APP下载

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效果观察

2016-02-13陈小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糜蛋白酶腹腔创面

陈小英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江西 赣州 342100)

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效果观察

陈小英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江西 赣州 342100)

目的探讨应用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总共纳入孕妇600例初次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300例孕妇行常规剖宫产手术为对照组,观察组为300例孕妇行常规剖宫产术后应用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比较两组术后盆腹腔疼痛发生率、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及粘连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盆腹腔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剖宫产手术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盆腔总粘连率降低(P<0.05),且手术时间缩短(P<0.05)。结论 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在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减轻术后盆腹腔疼痛中起一定的作用。

剖宫产术;贝复新;糜蛋白酶;盆腹腔粘连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初次剖宫产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300例孕妇行常规剖宫产手术为对照组,另300例孕妇行常规剖宫产术同时应用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3±2.3)岁,观察组产妇为21~37岁,平均年龄(23.5±2.3)岁。两组产妇既往均未行过任何腹部及盆腔手术。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孕妇仰卧,常规消毒铺巾,予下腹部耻骨联合上2cm的下腹部处横行切开约10-12cm长皮肤,腹腔逐层打开,于膀胱反折腹膜上1-2cm的子宫下段处横弧形切开子宫浆膜层3cm,把羊膜刺破并将羊水吸净,将子宫肌层向两侧撕开约10cm,取出胎儿,向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并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将胎盘、胎膜完整取出,用湿纱布擦宫腔2次,再用碘伏纱块擦宫腔3次,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膜层,确认子宫术口无出血和双侧附件正常后,清理盆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清点器械无误后,对照组立即关腹。而观察组则取重组牛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商品名:贝复新,规格:21000IU/5g/支)1支,均匀涂抹子宫手术切口表面,并将糜蛋白酶4000U加生理盐水30ml溶解后用注射器喷射在子宫切口周围肠管表面后再关腹。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盆腹腔疼痛发生率

对照组中有27例(9.0%)产妇出现术后盆腹腔疼痛,而观察组中仅有6例(2.0%)出现术后盆腹腔疼痛,统计分析示:观察组中产妇术后盆腹腔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9.43,P<0.05)。

2.2 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行再次剖宫产术时的粘连情况和手术时间

两组产妇术后1-2年因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的粘连情况见表1。观察组中再次剖宫产126例,其中盆腹腔粘连12例占(9.5%);对照组再次剖宫产123例,盆腹腔总粘连27例占(22.0%);观察组中盆腹腔总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5,P<0.05)。

表1 再次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n(%)]

观察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41.2±5.4)min,对照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55.1±6.2)min,对照组比观察组的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延长(t=4.32,P<0.05)。

3 讨 论

剖宫产在解决难产、挽救产妇和新生儿中起重要作用,为妇产科采用最多的手术之一。近些年来,术后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能带来盆腹腔疼痛甚至肠梗阻,为再次手术增加难度,且可能影响生育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造成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后果,可伴随终生[1]。术后粘连的产生与大量含有纤维蛋白原的渗出液包覆受损害的组织或器官有关,其产生机制涉及纤维素形成、免疫抑制、组织缺血或出血、异物损伤、感染、纤溶抑制等有关。在临床过程中,为预防和减少粘连,医生在手术时应尽可能避免手术手法过于粗暴、过多使用电凝,避免手术过程中残留异物,确保止血,减少组织损伤及盆腹腔创面,擦洗盆腹腔,同时可以使用防止粘连的药物,避免术后感染。研究显示,重组牛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简称贝复新)对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真皮细胞等具有修复和再生作用,其可通过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创面微循环,从而促进创面愈合[2-3]。将子宫切口表面均匀涂上贝复新,可以抑制子宫切口表面纤维蛋白沉积,从而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或吞噬作用,还能对子宫创面起润滑和物理屏障作用,从而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另外,贝复新对胶原的合成、分泌具有调控作用,进而对创伤浆膜的生理性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糜蛋白酶为蛋白水解酶,能够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其可分解炎症部位的坏死组织和血凝块,使创面净化,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而且,糜蛋白酶可以预防局部组织的出血和渗出物因为水分吸收而浓缩,或者血液凝固机化而进一步粘连,对产妇的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4]。因此,我院回顾性分析了剖宫产术中应用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在预防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术中运用贝复新联合糜蛋白酶不仅减轻剖宫产术后带来的盆腹腔疼痛,降低了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而且还使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为产妇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带来益处,因此该方法简单有效、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波君. 不同剖宫产术式二次剖宫产手术时盆腹腔及腹壁粘连请况的对比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5(23):74-75.

[2] 黄素碧,易强英,张杰敏,等.重组牛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压疮创面:随机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7):1300-1304.

[3] 薛令法,许尧祥,岳金,等.重组牛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预防拔牙后干槽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6(34):6097-9102.

[4] 刘满英,刘柄琴,姜殿风,等.粘连宁联合糜蛋白酶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224-225.

R71

B

ISSN.2095-8803.2016.10.069.02

猜你喜欢

糜蛋白酶腹腔创面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及抑制机理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糜蛋白酶的研究概况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重组人糜蛋白酶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