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合理路径

2016-02-13李晓语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体西用反省现代化

李晓语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合理路径

李晓语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程的梳理,避开“体用模式”的陷阱,探索出“创新模式”以提出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矛盾的合理路径。

传统文化;现代化;体用模式;创新模式

一、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换: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之路

由于中国处在外发型现代化的条件下,即是一种被动的、强制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从“外在冲击”开始的。正是这种冲击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确立了科学、民主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促使中国文化在被动之中开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1]。

(一)从器物、制度方面的反思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这是第一次文化反省,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承认自己在枪炮、技艺、练兵之法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但在政治体制、礼仪文化方面认为不必向西方学习。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为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论的核心精神就是不改动国家的根本的传统体制,以西学来弥补中学的不完美,因此,它仅限于学习西方文明的表层的东西。更由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具有的封建性、依赖性、买办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学到西方真正先进的东西,这次文化反省也逃不了枯萎的命运。只是出其意料的是,他们向西方求富、求强迈开的第一步便如同推倒了首张多米诺骨牌,其后的连锁效应是其远未料及的[2]。

第二次文化反省出现在甲午战争失败以后,主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在经过甲午战争的剧烈创痛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只学习西方的皮毛枝叶是不能实现富强的根本大计的,强烈要求改弦更张、去陈用新。他们要求政府设新式学校、开报馆、创学会、成立立宪团体、建立革命组织。可见,这次文化反省是从制度文化方面学习西方,不流于表层了。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环境里,长期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次文化反省最终成为昙花一现。

由此可见,中体西用理论的提出是被动中的无奈之举,是洋务人士的应急之作,它历史性地圈定了西学传入的范畴和规模[3],当运动一旦突破器物层面,突破中体西用设定的框架,必然就会导致运动的夭折。无论是改良派还是洋务派都没有触及到根本,但与洋务派不同的是,改良派开始认识到了政治体制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障碍,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依旧停留在“外在冲击”带来的被迫改变阶段。

(二)从精神层面、价值体系方面的反思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逐渐由“外在冲击”向“内在转换”转变,走上了扬弃西方文化的道路。

自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力图挽救民主共和,继续进行军事斗争。与此同时,文化先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从思想文化层面对假共和的本质和人民的麻木进行深刻揭露,力图改造国民性、开民主、新民德,通过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但由于行动上很少与国民接触,只是局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圈子,因此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将中国人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精神层面的差距是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学习西方的精神文化为主,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进行彻底解构的新文化运动也构成了第三次文化反省。

二、从“体用模式”到“创新模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合理路径

(一)摆脱“体用模式”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意象。“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这是“体”与“用”的最表面最简单的含义。而“体用模式”被广泛用于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为攘外安内而做出的政体模式方面的改变,如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模式。

近代以来,国人利用“体用模式”寻求解决之道。中体西用的失败,迫使人们开始寻求其他解决方式。而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不能逆现代化潮流。新文化运动后诞生的自由主义西化派、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家派是文化的代表。

自由主义西化派又叫文化激进主义,主张以偏激的方式进行文化批判和重建,认为只有彻底摧毁传统文化,中国才能顺利进行现代化。西化派认为,只有彻底摧毁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才能使中国人站在新的“文化基线”上接受现代化[4]。这种思潮中包含了以西学为体的含义,其实也是“体用模式”的一种。

文化保守主义企图通过复兴儒家文化来拯救中国的文化危机。但它并不是要恢复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也不是完全反对现代化,而是主张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理念为基础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其实还是中体西用。

(二)寻求“创新模式”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成熟的文化,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表现出巨大的阻力,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比其他国家更具难度。文化的积淀与其保守的惰性成正比[5,p20]。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探索出实际可行的新型模式。

一方面,在现代化变迁中,传统文化发掘出与现代化价值理念相通之处重新加以创造和选择。金耀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含有创造和适应的因子,文化主体如果不创造只是消极适应外来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文化的适应过程本是也是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是能动选择的,是有目的的积极借鉴[5,p23]。经过这样的转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就可能超越体用二元的简单化思维,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本土与世界的、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侵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正在丧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逐渐呈现出西化的趋势[6]。

另一方面,应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去看,似乎传统与现代就是对立的、不相容的,打破那种把传统等同于过去的思维方式。传统应该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轴中的一种过程,它的真正落脚点在未来而不是过去。传统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创造之中[7]。换句话说,传统并不是固定已死之物,它超出时间的界限,与我们每个人、每代人紧密相连,是由我们每代人在某段时间内对它们重新进行理解、创造。传统文化就是在我们对它的重新解读中获得新生,赋予新的意义。

[1] 李翔海:论中国文化现代发展的三大阶段[J].南开学报,2005(2):18-23.

[2] 孙旭红,魏志祥.从“中体西用”到“中国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3):16-22.

[3] 邓海成,高峰.“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历史启示-兼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J].人民论坛,2014(20):174-176.

[4] 武斌.解释·选择·转换——走向现代化的传统文化[J].学习与探索,1993(4):53-59.

[5] 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0-23.

[6] 韩立娟,姜德辉,张小忠.高校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6):123-125.

[7] 李毅,张凤江:选择与裂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探索[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6(4):31.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Modern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I Xiao-yu
(Colleg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00, China)

This paper, by reviewing modern deve 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voids the trap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and finds an “innovative method”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ization; learning from the West; innovative method

G122

A

1009-9115(2016)04-0120-02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4.030

2016-05-15

李晓语(1992-),女,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中体西用反省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壹月记事簿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反省与克制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浅论“中体西用”中的“实用理性”
“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