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

2016-02-13滕明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医院检验科新疆伊犁哈萨克833203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计数

滕明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医院检验科,新疆伊犁哈萨克 833203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

滕明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医院检验科,新疆伊犁哈萨克833203

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该院的体检人员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人员进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人员进行末梢血采集,采用血液分析仪和快测血糖分别测定血常规和血糖,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快测血糖值结果。结果 实验组人员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5.57±1.43)×109L、平均红细胞计数为(4.97±0.60)×1012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46.60±13.30)g/L、平均红细胞比容为(43.70±3.40)%、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65.30±59.70)×109L、平均快测血糖值结果为(5.20±0.41)mmol/L,其中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其他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人员的快测血糖结果和对照组人员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对于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快测血糖的结果基本无影响,静脉血采集的优势比较明显,其采血量较大,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快测血糖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047

血常规和快测血糖检验时临床上常用的化验手段,血常规检验可以对细胞数量、形态的分布和变化进行检测,其结果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发现,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血常规检测主要的采血方法有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将采集的样本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末梢血采集的优势在于采血方便、采血速度快、患者疼痛感轻,但是其容易受到组织液稀释,影响检测的结果。临床研究发现,静脉采血的采血量大,检测结果相比末梢采血更加准确[1]。快测血糖检验可以尽早的发现体检人员的血糖异常情况,是糖尿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该研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该院的体检人员,分别采用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进行采血,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的体检人员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9.7±4.2)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8.6±4.7)岁。两组受检人员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其他类型疾病。

1.2方法

两组受检人员均保持空腹状态,在清晨时段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人员进行末梢血采集,采集人员在受检者的食指或无名指采集血样,采集前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利用采血针将受检者的手指表皮刺破,适当挤压手指,使血液流入抗凝管。实验组人员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人员在受检者的肘部静脉位置采集血样,采集前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将一次性采血针及真空抗凝采血管连接,采集血液2 mL。在两组样本中融入稀释液并摇晃均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检测所采用的稀释液、清洗液均为与设备匹配的试剂,抗凝管为真空抗凝管。采用快测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所有检测要在2 h之内完成。

1.3统计方法

通过软件SPSS 19.0 for windows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距进行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人员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5.57±1.43)× 109L、平均红细胞计数为(4.97±0.60)×1012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46.60±13.30)g/L、平均红细胞比容为(43.70±3.40)%、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65.30±59.70)× 109L、平均快测血糖值结果为(5.20±0.41)mmol/L;对照组人员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6.48±1.46)×109L、平均红细胞计数为(4.62±0.50)×1012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36.60±12.70)g/L、平均红细胞比容为(38.6±3.80)%、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31.10±43.85)×109L、平均快测血糖值结果为(4.98±0.52)mmol/L,其中实验组人员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人员的快测血糖结果和对照组人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血常规和快测血糖检验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检测手段,其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常规检验可以清晰反应检测细胞的数量、形态等分布和变化,有助于受检人员尽早发现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其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快测血糖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检测手段之一,其可以发现早期血糖异常情况,对于糖尿病的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采血方式主要包括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等方式,两种采血方式是否会对血常规和快测血糖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要内容。末梢采血的特点有采集方便、速度快、疼痛感轻,但是其采血部位多为毛心血管,血液流通不畅,采血量较少,采集过程中需要挤压手指,容易使血液样本中融入组织液,以致稀释血样样本,降低标本的浓度,导致采血时间延长,影响检测的结果[2]。也就是说,末梢采血无法真实的反映出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静脉采血的部位一般是肘前静脉,其采血量充足,重复性强。在检测结果受到干扰时可以反复检验,其适用需要血液量大的分析仪。静脉血的成分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真实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其检验结果要比末梢采血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快测血糖检测往往都是选择末梢血,很少采用静脉采血,而一般急诊患者的血常规检测都是采用静脉采血,如果检测血糖再采集末梢血的话,操作比较麻烦,患者也不愿接受[3]。传统的监测血糖的方法是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较长,如果血糖异常,影响患者的治疗时间。如果临床上可以在通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时,可以预留血液样本进行快测血糖检验,这样就能够简化采血过程,缩短检验的时间。因此,只要静脉采血的结果和末梢采血的血糖结果差别较小,此方法就有助于医生对于采样的分析和判断。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人员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5.57±1.43)×109L、平均红细胞计数为(4.97±0.60)× 1012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46.60±13.30)g/L、平均红细胞比容为(43.70±3.40)%、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65.30±59.70)×109L、平均快测血糖值结果为 (5.20± 0.41)mmol/L,其中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其他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人员的快测血糖结果和对照组人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对于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快测血糖的结果基本无影响,静脉血采集的优势比较明显,其采血量较大,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高梅,张凌峰,付永航.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38(24):46-48.

[2]周丽华.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8):1122-1123.

[3]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0(21):590.

R58

A

1672-4062(2016)05(b)-0047-02

滕明锦(1964.9-),女,四川绵阳人,中级,中专,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2016-01-23)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计数
泰兴市打通末梢堵点 提升治理精度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古人计数
血常规解读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