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强省”的浙江蓝图
——《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2016-02-13冯洁

浙江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走廊浙江交通

本刊记者/冯洁

“交通强省”的浙江蓝图
——《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本刊记者/冯洁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浙江加快推进现代交通“五大建设”,着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基本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综合交通建设集中攻坚期、综合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期、综合交通体制完善期和综合交通发展全面提升期,如何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勇立潮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交通强省”,是这一时期的重中之重。近期发布的《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为浙江交通运输的大发展、大提升描绘了一幅可期蓝图。

规划创新引领“交通强省”

“十三五”时期,不仅是浙江经济转型提质的关键五年,更是浙江综合交通发展提升的关键五年。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处处长杨敏剑提出,要把握“十三五”这一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认清“三大转变”,即由交通通道建设为主向通道与枢纽建设并重转变、由交通建设为主向交通建设与运输服务并重转变、由依赖要素投入为主向要素投入与机制创新并重转变。这“三大转变”,在《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现代交通五大建设,构建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努力打造省会到设区市高速铁路和全省空中1小时交通圈,率先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强省”。这一系列的发展理念及发展任务,均表明浙江交通运输在“十三五”时期将会有一番引领全局的创新作为。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院长蔡红兵认为,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规划》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引领性、全面性。其中,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邮政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引领性主要表现在,《规划》以“四大交通走廊”为纽带,充分体现交通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作用,与浙江经济的整体布局实现有机统一;全面性主要体现为,《规划》涵盖了建设、养护、管理、运输服务,以及安全、法治、人才、廉政等行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对此,杨敏剑亦有同感。“这次的规划与国家、省级各大战略实现了全面对接,立意之高、创新性之强,可谓是前所未有的。《规划》不仅与国家层面的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美丽经济等战略相呼应,也与浙江的海洋经济、都市经济等经济发展战略相接轨。”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罗斌则看到了《规划》背后强烈的民生价值,“除了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这也是一个让老百姓感受到充分获得感的规划。”罗斌分析,首先,《规划》旨在构建一个“内畅外达”的交通系统,无论是从核心城市辐射全省的“1小时交通圈”还是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农村公路“四个一万”工程,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惠及民生。其次,《规划》体现了环境优先的理念,明确提出了“公交优先”的概念,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公交分担率将达到45%。

除此之外,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理念,提出“加快发展智慧交通”,也是本次规划的一大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示范工程,整合“大数据”优化运输质量,利用物联网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这一系列的实施意见,将成为浙江交通运输以“互联网+”寻求创新突破的重要指南。

“四大交通走廊”接轨经济转型

作为多次参与各类交通规划编制的业界专家,罗斌坦言,初见《规划》文本的那一刻,最让自己兴奋的就是关于“四大交通走廊”的表述。“综合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就是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四大交通走廊”,恰恰是对这一理念的布局和实践。以‘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为例,它从浙江的产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自然风景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历史人文线四条‘线’,通过‘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将浙江的风景、产业、民生、历史串珠成链,体现了很强的全局意识。”

我特意找到和我们一起援疆的姜医生为她诊治,原来是令孩子难以启齿的肛肠问题。医生检查确定无大碍后,我们一起到药房买了药。怕年轻的孩子不会使用,对着药盒上的汉字说明,我一句句读给她听,告诉她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我去超市给她买了一个胶盆,告诉她要加强生理卫生,又去市场给她买了香蕉和橘子,让她减轻思想包袱,轻松应对。

采访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四大交通走廊”是本次规划的最大亮点。蔡红兵表示,“过去从未有一个交通规划能与经济发展贴得如此之近。《规划》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出发,提出了构建‘四大交通走廊’,体现了交通服务于四大经济的功能。构建四大交通经济走廊,其实质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城乡,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经济轴带为引领、以城市群为支撑、以中心城市和重点经济区为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对于如何构建“四大交通走廊”,《规划》作了详细而清晰的表述。对此,蔡红兵作了进一步阐释:构建都市经济交通走廊,重点是增强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并强化都市区之间以及都市区与其他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构建海洋经济交通走廊,重点是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以江海河陆多式联运为支撑,统筹内陆与沿海的协调发展;构建开放经济交通走廊,重点是依托海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重点是着眼于全省美丽自然资源,运用“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理念,建设自然风景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人文历史线,串联“山海林田湖、城镇乡村景”。与此同时,各地应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与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参与到“四大交通走廊”建设中。

“1小时交通圈”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根据《规划》制定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万亿元,包括轨道交通约5000亿元、公路约4000亿元、站场460亿元、水路700亿元、民用机场250亿元、管道35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投资最大、增长最快,将是“十二五”时期的2.8倍。

如此大的投资手笔,对浙江交通建设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杨敏剑介绍,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第一年,2016年,浙江已完成近1600亿元投资额,但就万亿元的投资目标而言,未来几年的投资增量要求仍然很高,平均每年必须要有15%-20%的增长。要完成如此大的投资量,主要还是依靠轨道交通。2016年,浙江已完成轨道交通投资400多亿元,基于一大批项目在今年开工,投资量有望在2018-2019年呈现井喷态势。

《规划》提出,要构建“三纵四横、对角贯通”的综合交通主骨架,重点推进杭温、杭绍台等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和通用机场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实现全省1小时交通圈。

事实上,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除舟山外,浙江高速铁路已通达各设区市,实现了杭州至各设区市的“2小时交通圈”。从“2小时交通圈”到“1小时交通圈”,将会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目标一旦达成,将大大提升浙江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优化浙江交通运输结构,各种方式的运输分担率将更趋合理。同时,也将有效促进人口、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带间的便捷流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蔡红兵分析。

除“高铁1小时交通圈”,构建“空中1小时交通圈”也是《规划》突出的一大重点目标。《规划》对“通用航空”这一新兴产业着墨甚多,提出要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完成东阳横店、建德千岛湖、绍兴滨海、宁海、德清等一、二类通用机场建设,有序发展水上机场,建设若干临时起降点,初步形成通用航空机场网络体系,为工农业生产、飞行培训、应急救援、航空旅游、岛际交通等提供服务。着力构建空中1小时交通圈,实现民航大省向民航强省跨越。“这或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浙江综合交通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杨敏剑补充,“浙江通用航空的发展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内尚属领先。为了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占领通用航空产业的制高点,我们应加快出台浙江通用航空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

完善机制提升综合交通治理能力

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建设,除了高水平打造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外,浙江还将高水平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升综合交通行业治理能力。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浙江将着力打造公平便捷、多元高效的客运服务体系,便捷可靠、优质专业的物流运输服务体系以及统筹城乡、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规划虽好,但贵在实施”,在罗斌看来,应该建立一个规划实施的反馈、评估机制,让社会公众、业界专家、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参与到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中来,共同推动规划的实施落地,让公众不仅是获得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言者。此外,在“万亿元”投资的宏伟目标下,如何保证集约化、节约化程度高的项目优先发展也将是一大重点。

当前,综合交通运输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牢牢把握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按照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工作措施,更好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走廊浙江交通
神奇的走廊
繁忙的交通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小小交通劝导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在走廊行走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