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专访节目中男女主持人的会话策略差异

2016-02-13靳莹雪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持人

靳莹雪(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人物专访节目中男女主持人的会话策略差异

靳莹雪
(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尤其是在交际策略上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中国的男性和女性主持人在主持人物专访节目时具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男性和女性主持人主持的人物专访节目中具体会话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探究他们在采访中所使用的会话策略上的区别。

关键词:会话分析;社会角色;语言性别差异;人物专访;主持人

在社会角色当中,性别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性别的不同不仅导致社会地位和角色等方面的不同,还会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无论是语言学界还是社会学界都十分注重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在会话分析中同样有谈话参与者承担的性别角色对谈话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2012年到2013年间人物专访四期节目,分析男女主持人在主持访谈节目时会话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

一、会话策略上的语言性别差异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性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构造”,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文化构造导致其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上均产生差别,并且可以在语言中体现出来[1]。因此,语言的两性差异对会话交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和女权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到了八九十年代,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于男女话语风格上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两性之间的交际失误问题,而在分析两性语言差异的原因这方面则产生了诸多如“本质论”“权势论”“差异论”等学说[2]。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上的差异从许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孙汝建指出,一般从两方面研究语言性别差异,“一是从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等角度来探讨男女在言语使用中的差别,二是从言语交际方面对比考察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的特点”[3,p169]。尤其在言语风格和谈话策略上男女的差异十分明显,女性是通过谈话来建立和保持彼此间的友好关系,所以更倾向于涉及个人关系的话题,而男性则是通过传播信息和阐述个人观点来引人注目、保持独立和建立或提升自身地位,也就是男女通过谈话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十分不同的[3,p169-170]。伍兹也指出,在语言交际方面,女性偏向于“融入式”“合作式”和“表达式”的交谈方式,男性则偏向于“主张式”“竞争式”和“工具式”的沟通方式[4,p228]。竞争式的沟通方式使男性倾向于控制话题选择和谈话机会,话题转换也较为突然,女性对合作和平等的注重使得她们十分注意保持交谈的连贯顺畅,话题转换也比较缓慢[3,p170]。除了从言语上直接表现的差别外,男女在作为倾听者时也体现了很大的不同:女性在倾听时会给予说话者更多的语言以及注视上的回应,会通过点头以及“嗯”“是的”等方式积极地表现出自己感兴趣的状态,而男性则较少以语言的方式回应对方,而且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经常在对方讲完话之前就打断对方[5,p139-140]。

二、语言性别差异的根源

1. 语言性别差异的起因:不同的诠释框架

社会学家坦嫩认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诸多不同,是因为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诠释框架,即话语在某一特定情景中对不同性别有着不同的理解方法,而这是男性和女性在角色和地位上的非对称性分化演变导致的[6,p283]。坦嫩总结了9个维度以体现男女之间诠释框架的不同,总体上讲,女性的诠释框架关注谈话伙伴之间平等和睦甚至亲密的关系,男性的诠释框架则关注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信息的直接传递。两性诠释框架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对信息和超信息的关注的不同,即男性更关注信息本身,话语风格更为直接肯定,而女性更关注超信息,也就是信息是如何诠释的,所以女性注重与谈话伙伴的关系,为维持友好和睦的关系,她们会使用更为委婉和表现平等性和合作性的语言[6,p296-297]。

2. 语言差异的背后:生理差异、心理差异和社会差异

语言学家在进行性别语言差异研究时提出了解释两性语言产生差别的深层原因,如“生物决定论”“缺陷论”“权势论”“支配”“差异论”“社团实践论”等,这些观点是通过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角度来寻找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

从生理上来讲,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其生理上的不同。现代医学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脑部在化学成分和结构上都不相同,这使得男性和女性会寻找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面对压力时,女性喜欢诉诸于向他人倾诉,而男性更愿意独自承担,也是由于荷尔蒙分泌量的不同[4,p226]。语音语气上的性别差异也可以从男女发生和呼吸器官的不同找到解释[3,p146]。

从心理角度来研究性别差异,主要是从男女的感知差异、记忆差异、思维差异、想象差异、注意差异、情感差异、意志品质差异、成就差异和个性差异等方面来研究两性的不同,可以解释为何女性经常使用色彩词汇和委婉语以及表达上的不确定性,男性则表现得更为坚定独立且容易打断他人。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差异,都因社会因素而使男女差异得以一直维持,男性和女性角色作为社会角色更是一直受到社会规约甚至约束。由于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明确划分,一直“存在不同的性别角色的期待以及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4,p223],在这种固定的性别角色期待中,男性就应刚强、具有责任、在事业上更有追求,而女性则应温柔细腻、以家庭为重。由于两性一直处在这种固定的社会规约下成长和发展,性别语言差异也按照“期待”而产生和发展确定下来。

另一方面,语言差异也影响着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实用主义话语系统更推崇男性关注的方面,而忽视女性关注的方面,所以语言上的差异最终又强化了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差异[6,p293]。

三、我国男女主持人的语言和会话策略差异

1. 我国男女主持人人物专访节目的差异

我国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从1993年白岩松主持的《东方时空》一直到现在,发展出高端访问类、文艺类名人专访、娱乐类专访甚至对普通百姓的专访等多种类型[7]。而众多类型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持人和嘉宾在如演播室这样较大的空间进行的访谈,如男性主持人主持的《小崔说事》《艺术人生》和女性主持人主持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另一类是只有主持人和嘉宾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进行的一对一式的访谈,如女性主持人主持的《面对面》《杨澜访谈录》和男性主持人主持的《可凡倾听》《高端访问》等。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主持人所采访对象的身份和从事职业具有较大的差异,《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采访的嘉宾多为影视明星,而《小崔说事》采访的嘉宾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艺术人生》和《可凡倾听》采访的对象虽然多是著名人物,但是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有歌手、导演、作家和画家等;水均益主持的《高端访问》主要的采访对象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卫视推出的著名的人物专访节目,发现以影视明星为采访对象的人物专访节目多会采用女性主持人,如《背后的故事》。男性主持人的人物访谈节目采访对象多为学者、作家或者企业精英和经济专家,如《非常说名》。由此可见,在人物专访节目中,女性主持人多会主持采访对象为影视明星的节目,男性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所邀请的嘉宾身份和职业更具有多样性。

2. 男女主持人的语言和会话策略差异

本文选取了2012年到2013年间四期人物专访节目,女性主持人的有《面对面》和《鲁豫有约》,男性主持人的有《小崔说事》和《可凡倾听》,男女主持人的节目均为一档主持人和受访嘉宾一对一形式的专访和一档有现场观众的演播室访谈,每档节目选取一期作为此次论文中会话分析的语料。

(1)关于提问和非提问的话语

从本文的会话转写语料中可以看出,女性主持人提问时会比较多地用疑问语气词“吗”“呢”“吧”且会将重音放在语气词上,句子表现为升调;男性主持人则较少使用疑问语气词,即使使用,也很少将重音放在语气词上,且提问的语句多表现为降调,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对方对自己话语的肯定。另外,女性主持人会更多地使用提问的方式作出一步步的引导来维持对话,并对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入地询问,如在《面对面》中主持人董倩问嘉宾莫言挨饿的事情是“几岁时候的事”,并针对这件事发生在莫言儿时却令他印象深刻这一点追问“您还记得”和“为什么……记忆会这么深”,在此处不仅关注细节性的信息,更注重询问对方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女性对情感的注重和心思细腻的特点。

男性主持人大多不会在细节上频繁提问,为使访谈氛围更加愉悦,会说一些评论性的内容或者调侃性的语句,如在《小崔说事》中,主持人崔永元在当阎连科透露自己真实学历后说:“您公开说好,要被方舟子挑出来不好。”十分巧妙地利用方舟子打击假文凭的事件幽默地回应阎连科承认自己过去文凭作假的事,利用当今人们在微博上发表对名人的评论甚至攻击性话语这一点来回应阎连科不介意别人评价的态度,语言十分诙谐幽默,引得全场观众阵阵笑声。又如曹可凡将白先勇祖母唯独宠爱其父亲的行为幽默地形容为眼光准确投资精准,将白先勇父亲严格管教儿子总结为“以治军手段教育儿子”,既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进行了回应,又让采访能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

(2)对采访对象的回应

从本文所选取的语料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女性主持人还是男性主持人都表现出了积极回应采访对象的姿态。一方面是因为采访对象均是年长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作家或者戏剧艺术家;另一方面这种人物访谈类节目基本都是一对一的谈话形式。即使同样是做出回应,男女主持人的回应方式也不同。女性主持人多会对对方的话语表示赞同,而男性主持人则会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小崔说事》中,主持人除了崔永元以外,还有一位女性主持人王雪纯,与崔永元相比,王雪纯会更多地使用使用如“哦”“哇”“天啊”“哎呀”等感情色彩明显的语气词或者以笑声作为回应,以积极表现自己认真倾听的状态和对采访对象谈话内容感兴趣的姿态;而崔永元就多次对嘉宾阎连科的话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如阎连科说到中国批评家对其很恼火时,崔直接说出“我们都很恼火”,将主语扩大到所有人,意即除了批评家,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对阎连科的论断都表示恼火。而女性主持人在与对方意见不一致或者受到对方反驳的时候会努力以多种方式进行“圆场”,即尽量减小与嘉宾话语的不一致性,并且会使用表现积极情感的正面的表达方式。如在《鲁豫有约》中嘉宾焦晃表现出对小孩子模仿自己的困扰,而主持人陈鲁豫说:“这其实是好事儿啊,说明那个角色大家记住了。”“这就是最初的影迷啊!”用这些赞扬肯定的表达方式化解了嘉宾口中的“困扰事件”。

(3)话轮转换方式:打断和主动给出话轮

进行话轮转换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打断他人的发言。对本文使用的四期访谈语料进行统计,发现男性主持人和女性主持人打断嘉宾的次数均在8-9次。由于对嘉宾年长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考虑,男女主持人打断的次数没有太大区别且相对较少。另外,由于人物专访中涉及的话题基本都是围绕采访嘉宾的,所以嘉宾此处承担的是功能性的角色,掌握更多更重要的信息,在话题内容上嘉宾往往比主持人更具有发言权,因此主持人不会轻易打断嘉宾的话语。

主持人在给出话轮、交出话语权时经常会通过提问的方式。除提问外,如果想要让嘉宾有意识地接过话轮,女性主持人通常会使用肢体或语气语调的变化等方式给出嘉宾暗示,如主持人陈鲁豫会将身体从面向现场观众变为面向嘉宾焦晃,通过这一姿势的转换让采访对象接过话轮或对主持人作出回应。相比之下,男性主持人会更注重运用丰富的语言内容启发嘉宾接过话轮,如在《可凡倾听》中,在谈到嘉宾白先勇母亲去世一事时,白先勇有陷入情绪低沉而话语渐少的趋势,这时主持人曹可凡针对白先勇书中和父亲的合照说:“啊,其实看到一个垂老的武将,一个充满生机的一个文学青年,觉得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用白先勇和父亲的对比表明白先勇作为年轻一代开辟了自己的新的时代,让话题脱离消沉的氛围,嘉宾白先勇也因此顺利接过话轮,使访谈继续顺利进行了下去。

四、结语

运用会话分析对两性的谈话特点进行分析是探究两性语言和会话策略的差异的重要方法。在所有谈话类型中,正式谈话中的人物访谈作为会话形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限制着谈话参与者在谈话中承担的角色及其权利义务。而同样作为采访人的男性和

女性主持人,在运用会话策略完成采访任务时会受语言性别差异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用语特点,并会采用不同的会话策略。通过会话分析的方法对具体会话实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男女主持人会话策略运用上的诸多不同之处。了解两性在会话策略甚至整个语言运用上的差异不仅可以让两性之间得以更好地沟通,还能从中了解双方各自在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根据这些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话和交际能力方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唐媛.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16.

[2] 李金凤.语言性别理论发展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J].妇女研究论丛,2004(6):48-54.

[3] 孙汝建.汉语性别语言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 周典芳.性别与人际沟通[A].沟通交际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9-260.

[5] 黛博拉·坦嫩.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M].周红,祝畹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概论[M].施家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 王若琳.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的心理互动[D].长春:吉林大学,2011:17.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历史学研究

The Explora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Discourse Strategies between Hosts and Hostesses in the Personal Features

JIN Ying-x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the use of language, especially in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ese differences originated from physiologic,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Chinese hosts and hostesses display obviously different in the interview programs. Through concrete discourse analyses of the personal features, man can elaborate the differences of discourse strategies between host and hostess in the interview programs.

Key Words:discourse analyse; social rolls;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interview; discourse strategies

作者简介:靳莹雪(1990-),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5-09-03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1-0048-03

猜你喜欢

主持人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