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合格与产品合格

2016-02-12朱梓明

质量与标准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法除草剂产品质量

文/朱梓明

【质量沙龙 第30期】

检验合格与产品合格

文/朱梓明

12名农户从经销商张某处购买某品牌除草剂并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在种植大蒜的田地上。半年过后,上述蒜田里均长满了杂草,而使用其他品牌除草剂的地块都没有出现杂草旺长的现象。农户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市场监管部门遂将农户尚未使用的涉案除草剂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论是:该除草剂有效成分含量大于包装说明书含量,检验合格。

面对检验合格的结论,这批除草剂是否属于合格产品产生了争议。

对此,我认为:涉案除草剂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26条的规定,属不合格产品。张某将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进行销售,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第50条对其进行处罚。具体理由如下:

一、检验是通过一定指标来认定或者推定被检测对象的质量状况,有其局限性

检验检测是技术机构根据标准规定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被检测对象的一定指标进行测量,进而认定或者推定其是否符合标准或者明示指标要求。一般情况下,检验检测的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其质量是合格的,但是检测检测也有其先天的不足和缺陷。如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对检验检测的功效作了全面而生动的演绎,也使检验检测的缺陷和不足充分暴露。当年阜阳大头宝宝事件发生后,国家要求乳品生产企业对原料加大检验,尤其是关键指标如蛋白质等必须符合国标要求。检测牛奶蛋白质含量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的含量。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约16%,国家标准规定,把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牛奶中含氮元素的只有蛋白质。一些商家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往牛奶中兑水,兑过水的牛奶含氮量随之下降。为了应付乳品厂的入厂检验,不法商家便往牛奶中加入白色无味且含氮量高达66.6%的三聚氰胺,以此来骗过凯氏定氮法获得虚假的蛋白质高含量。由此可见,检验指标显示为合格的产品,因检验技术的局限性并非理所当然地得出其产品质量合格的结论。也就是说,检验合格的,其产品质量未必合格。因此,本案中涉案除草剂虽然有效成分含量大于包装说明书含量,但不能得出其产品质量合格的结论。相反,一个产品质量合格,其指标检测则必然合格。

二、产品质量合格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国家质检总局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11〕83号)指出“不合格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产品”。

《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即一个产品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才是合格产品,对上述三个条件中任何一项的违反都是不合格产品。

具体而言,条文中的第(三)项是明示担保,系通过注明产品标准、产品说明和展示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第(一)和(二)项系默示担保,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强制适用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不仅必须做到而且也不能通过明示担保和合同约定等途径予以排斥。涉案除草剂经检验其有效成分含量大于包装说明书含量,只能说明它可能符合明示担保,即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却不能直接得出其产品质量合格的结论。

《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合格产品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合格的除草剂理所当然应当具备除草的功效。而涉案除草剂被事实证明是不能除草的,也就是说涉案除草剂不具有除草剂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第3项的默示担保的规定,是不合格产品。

三、检测检验结论是技术评判,非法律评判

涉案除草剂的检验结论是检验机构在对该牌除草剂检验的基础上,以科学为根据所做的技术判断。该判断只是对一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者推定。至于涉案除草剂在行政处罚或者民事纠纷案件中是否合格则是一法律上的评判,是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民事纠纷裁决部门在审查检验结论并认定该结论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做出的法律判定。因此,检验结论的“合格”只是技术意义上的确认或推定;在行政处罚案件和民事纠纷案件的办理中认定的“合格”是法律意义上的评判,需要考虑更多的要素,二者关系密切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读者互动

本专栏内容在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qasm)同步更新,欢迎读者与我们交流互动。

合格证是对批产品而言的

叶永和:随机原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始终存在,产品绝对不出现不合格品是基本不可能的。产品合格证不是单纯地对单件产品来说的,是对批产品而言的,是批产品中所含的不合格品数低于某一个规定数量的保证。

帅得掉渣: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产品总体中的质量合格产品比率,能够客观评价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统计结果来自第三方检验机构,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各地区和制造业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评价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对于充分发挥质量工作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报告不能替代合格证

黄小牛:质量检验报告一般来自委托检验,是一种普通的质量检验类别,委托检验的结果仅对来样负责,目的在于使受检方对送检产品心中有数,不能证明其他同类产品的质量。所以,质量检验报告不能代替产品合格证。

无法无天: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后,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合格证。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法除草剂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浅析服装产品质量抽检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羊绒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
《产品质量法》实施2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研讨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