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老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医”

2016-02-11天津市民政局

中国民政 2016年12期
关键词:照料医养天津市

天津市民政局



让老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医”

天津市民政局

近年来,天津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个层面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

一、居家养老医养结合

从2008年,天津市开始实行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补贴。2011年,《关于对我市困难老年人增加居家养老护理补贴的意见》规定,补贴对象具有本市户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中60周岁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8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市级劳动模范、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基础上增加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补贴。居家养老护理补贴与服务补贴合并使用,按照需照料的等级分为轻、中、重度分别给予困难老年人每月150、200和400元的居家养老补贴。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补贴约7400余万元,惠及困难老年人近3.4万人。

为满足居家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让他们享受到养老机构专业化的服务。2012年,天津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虚拟养老院)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资金补贴(每个机构给予10万元护理设备补贴),医保、用工和风险防范政策支持的方式,鼓励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延伸服务,把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引入社区家庭,入户为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共扶持了21家医护型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延伸服务,社区延伸服务床位2072张。2013年,该政策被民政部评为养老服务全国十大创新政策之一。

二、社区养老医养结合

2009年,天津市民政局制定了《关于建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并连续8年将其纳入到20项民心工程。目前,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已建成1100个(照料中心695个、照料站405个)。其中照料中心(站)的建设标准中都必需配备医疗保健室,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2014年,天津市开展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承包运营日间照料中心,在完善4项基本功能(呼叫服务、配餐送餐、家政服务、便利店)的同时,鼓励试点照料中心积极引进医疗卫生资源,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同时给予试点的照料中心12万元运营补贴资金支持和用工补贴等扶持政策。

三、机构养老医养结合

目前,天津市有59家(其中有30家取得了医保资质)养老机构内设有医疗机构(医护型养老机构),床位18687张,占全市养老机构(428家)的14%,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61028张)的31%。有93家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由医疗机构提供对口支援,医疗机构定期派出医疗力量上门诊疗,开辟绿色通道等。

2014年底,天津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调整养老机构补贴标准的通知》,大幅度提高了养老机构补贴标准。其中:收住自理老年人每年每张床位补贴1050元;收住失能老年人每年每张床位补贴2250元。通过差别化的运营补贴,鼓励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收住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全市收住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有36251张,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的59.4%。

天津市民政局还积极配合市人力社保局,借鉴引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解决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困难,从而形成比较成熟的长期照护制度。

猜你喜欢

照料医养天津市
医养当兴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有趣的云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