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6-02-1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谋略

莫 云

(武警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碎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莫 云

(武警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着颠覆,碎片化阅读成为当代语文阅读的现实生态。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作为母语教育主阵地的大学语文必须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情绪体验、培养认知能力、读写转化三个方面探讨了碎片化语境下大学语文深度阅读的策略。

新媒体;碎片化;语文阅读;写作;大学语文

一、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以碎片化形式呈现

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许多人由读书转向读屏,阅读内容也日渐多元,随之出现的是阅读由深变浅、由精变粗。这种现象被称为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一词,据百度解释,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常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有关研究文献中。如今,“碎片化”已被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有研究表明,它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一一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新型阅读形式。对于碎片化阅读的理解:一是指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即人们利用茶余饭后、等车乘车等点滴时间段进行的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阅读;二是指内容的碎片化,即借助手机、iPad,通过下载阅读类APP、微信朋友圈分享以及消息推送、订阅微信公众号等基于新闻信息、资讯等的知识点集纳的阅读模式;三是指阅读方式的移动化,移动化的阅读工具和阅读终端展现出来的信息强化了内容的直观性,具有较鲜明的视觉效果。

碎片化阅读是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语境下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统计,2014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8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数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体现出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

大量移动终端、平台的出现,给读者带来多样化的选择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也使阅读成为在碎片化时间中浏览碎片化内容的浅阅读。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虚拟空间容易形成关系阅读效应,即人们多首选阅读朋友圈内分享的文章或者链接,如微信、微博等分享的阅读链接。其内容经“碎片化”+“集纳化”编辑,范围较为集中狭窄,但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易于快速浏览,信息获取频率却非常高。这种阅读甚至已经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中,学生习惯阅读短、快、简或总结结论式的文章,对于以阐述知识、分析研究为主的理性文章缺乏阅读耐心。事实上,很多年轻人使用手机、iPad阅读时也往往跳过篇幅较长的内容而更愿意关注那些经“集纳化”处理的短小内容。以往那种潜心通读纸质文本的传统阅读对很多年轻读者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1]。网络上有大量未经核实、内容偏激的信息,甚至有庸俗低俗、涉黄内容,传播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另外,为了吸引眼球,网络文本往往在行文逻辑思路以及遣词造句上不合情理,表达离奇,经常会出现模仿跟风甚至抄袭现象。长期而大量的网络阅读,致使读者尤其是在校大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前景堪忧。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涵养人文精神的重任,教师应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浅表性阅读的挑战,扬长避短,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提升其人文素质和语文素养。

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

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饱受诟病。这是因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具有说服力的效果证明其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母语能力的担当。教学方式偏离了学生的期待视野,没有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院校的大学语文已被取消或日渐边缘化,而部分继续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依然沿袭着精英教育理念和读经教育模式,没有很好地面向社会。旧时代读经尚可应科举,新时代读经应对公务员考试、任职需要都无法满足。“无用”“知识陈旧”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集中吐槽。尽管许多人对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浅阅读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而数字化的一切都是不可抗拒的大势所趋。对于碎片化阅读大可不必指责抵触,不妨与时俱进,因为它或有可能带来新的契机。

(一)情绪体验——经典的打开方式

目前,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是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阅读赏析,无论怎样教改都必须围绕经典阅读展开。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对于经典的有效阅读?笔者认为要因势利导,转变以往经典教学学院式引经据典的高头讲章,以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导入,本着化整为零的原则聚焦知识点,发挥碎片化切口小、信息量大、源源不断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如:利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对经典文学中的精髓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诠释,以类似课程导读的形式让国学经典贴近现实生活;也可推荐现有优质教学资源(例如爱课程网中的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还可以鼓励学生分工合作,自制短片进行课堂交流,或者组织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及订阅微信公众号对相关内容摘编、分析评价……总之,要充分考虑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贴近多元、年轻、网络化的学生群体知识诉求,尽量让国学经典接地气、有趣味[2]。例如,微信公众号“国学心语”每期都会推送国学内容,如“茶道里的中国意境”“《左传》中令人受益匪浅的名句”“《二十四史》里的人生智慧”“毁三观:孔子这10句话你都理解对了吗”等等。这些碎片化内容往往既有文言原文、白话译文,又配背景音乐、图片,还有网友留言互动。如此一来,原本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化经典便以新鲜活泼、亲和通俗的姿态走入我们每天的资讯浏览中,这些国学知识的片段式了解也会刺激人们对经典的进一步深入或重新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在于宽和广,而经典式阅读和系统化阅读的优势在于深和精,这二者并非水火不容的,有很多碎片本身就是经典中的精华。很多人没有读过完整的《论语》,但是知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都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还有更多发人深省、流传很广的格言警句不都是这样经集纳荟萃而得到普及的吗?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调查统计后发布了“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在该榜前10名中,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全被囊括,《红楼梦》高居榜首。同为一部《红楼梦》,我们不妨来看看网络中的“碎片版”。仅“读者”“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粹”等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中,《红楼梦》相关内容就频频亮相,颇为引人注目:“林黛玉的情趣”“《红楼梦》中戳动人心的25句话”“贾母:一个藏得极深的女人”“北静王的诗扇与林黛玉的命运”“87版《红楼梦》演员和剧中人物惊人的相似命运”等等。内容涉及文学、历史、社会、心理学,类别有正史野史、心灵鸡汤、娱乐八卦……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从阅读效果来看,在浏览这些信息时我们会惊讶、感慨、兴奋、好奇……这些情绪,其实就是一种反思,在别人的人生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反省自我的行为进而修身正己。我们从微博、微信、电子书甚至影视宣传片花中获得了某部经典的只言片语,以此为起点,探索它背后的知识背景等相关资料,对于名著的关注和自觉阅读便由此起步。身处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被淹没在资讯的海洋中,除了在校学习,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开始于碎片化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海量信息中,惊鸿一瞥之后惊艳不已,醍醐灌顶,很可能就会找来全书系统认真地阅读。而经典和经典之间往往相互牵连,如若按图索骥,从一得二,从二得四,个人阅读体系就会由此有主题、有目标地不断扩充完善。知识点的价值不仅在于本身,也在于它是引发兴趣的契机或由此生发开去的探索知识的过程,这种带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了解来的知识才有可能纳入到学习过程中成为思维的一部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学生对问题的疑惑越大,在求知中自己的思考越多,得到解答之后的印象就越深刻。相对于教师或教材总是瀑布式地把整个知识结构一览无余地放在学生面前,以碎片化知识作为经典导读的打开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更能激发其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说,传承华夏文明,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以科学的方法适应现代社会。葛兆光先生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中曾说:“现在是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那些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变成资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一些‘包装’和‘烹调’才能使他们感兴趣。”[3]实际上,当今社会不仅实用、功利,还是一个价值多元化、信息碎片化、视觉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以文学经典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为内容的大学语文需要调整课程定位,适应时代变化。语文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民族文明与文化的承载。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着颠覆。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作为母语教育主阵地的大学语文必须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唯此才能融入现代社会,葆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二)认知能力——文本的深度阅读

尽管碎片化阅读有快捷、及时、交互等优势,但也呈现阅读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的弊端,并不能代替经典式阅读和系统化阅读。海量信息不等于海量知识,这是常识。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者认知能力的变化”。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知识结构。“碎片化”阅读体验会造成读者整体思维的“碎片化”,使其缺少逻辑系统的支撑。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人们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数字化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大脑的思考功能,让我们直接接受条款式的总结。网络上普遍流传的心灵鸡汤性质的东西,一遍一遍地总结思维定式,让人们习惯于直接接受条款式的总结而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读一本书或掌握重要的知识点,不可过于琐碎,时间也不可拉得太长,否则顾此失彼,不利于知识间的组织与联系。对于数字化信息的迷恋使多数学生失去了阅读长篇文字的能力和机会,不能再长时间关注一篇论文或者一本小说,不再愿意主动思考作者传递的信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阅读形式,学生会逐渐丧失阅读经典和具有哲理性文字的耐心,势必流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

阅读是意义的建构过程,绝不仅仅发生在打开与合上书本这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段。这只是阅读活动中的表层,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书本中读到的精华是否能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价值:智慧是否增加?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心态是否平和?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得到改善?这些诉求会使读者对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问题,并促进阅读的主动性,牵引阅读走向纵深,这就是深度阅读。文本本身的深度并不能带来阅读的深度,阅读的深度取决于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深度。碎片化阅读是灌输式的阅读,深度阅读则是对话性的阅读,读者可以反复琢磨,作标识,写读书笔记,甚至可以质疑、批判——充分实现阅读的主体性。作为一个深度阅读者,在“知道”碎片化信息之上,需要更多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如准确地理解,正确地判断、分析、认识等思维能力,形成知识。

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阅读欣赏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部分篇章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已有所了解,在高等教育阶段,母语教育的任务就应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延展性——由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文赋多感慨深沉,流丽典雅。阅读时,我们需要会意,注重其思想性:深邃的哲思,悠久的历史,优雅的审美,独特的意象,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渴望和平的家国情怀等。这些并非是实用的技巧或工具,而是一种熏陶或文化底蕴。其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深度、审美趣味不同,决定着接纳外来文化时取舍之间的品格不同。这种思维的形成必须由深度阅读贯穿其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须由传统的阐释章句的主体角色转化为因势利导的主导角色,由解释文本转变为利用原始文本促成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转化应用,帮助学生养成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密推理,富于灵气机智,清晰敏捷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有效引导组织课堂讨论,尽量提高学生发言质量,成功引导话题,对学生发言提出有价值的评析,激发学生的原创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担负起选择、引导——组织、交互的任务。选择引导就是帮助学生遴选那些严谨、深刻、高质量的篇章以保证阅读文本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师要以文本为平台,通过相关文章的对比分析,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感悟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以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创新能力。教学中可采用专题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某一主题为线索选择相关联的文本对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对文学经典进行深度解读,还可链接著名学者专家的博客,或推荐《名作欣赏》等专业性学术刊物供学生参考;另外,深度阅读经典还应保持对经典的当代性观照,如新浪、搜狐、天涯论坛等论坛中的多角度解读及跟帖留言等都可经选择甄别推荐学生关注。网络中固然泥沙俱下、斑驳浮杂,但“智慧在民间”,网络内容鲜活鹿跳,更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在各种新媒体中,文学经典常以“大话版”“搞笑版”“戏说版”等形式被颠覆恶搞,反为年轻人所青睐追捧,奉为时尚。这种现象是否提醒我们对全民狂欢社会语境下经典的娱乐化、故事化解读应予以适时的关注?组织交互即多维度交流,这是深度阅读的具体表征。随着阅读的深入,填空、对话、兴味、理解、净化、延留等能动性行为会一一体现出来。教师要创造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互动交流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阅读不再是灌输,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感悟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能力都会得到锻炼[4]。

《左传》《战国策》是先秦叙事散文的代表,集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策略手段,云谲波诡,极具历史和文学价值。其也是“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各个版本中必不可少的选讲篇章。但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知识陈旧、年代久远,文字晦涩,读懂一篇而无法理解其他,趣味索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确定了一个关键词:谋略,以此为核心整合资源,围绕问题组织讨论,展开深度阅读。

1.《三国演义》是怎样写谋略的?这些作品反映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怎样的思想倾向?(讨论)

2.为什么古代社会如此崇尚“谋略”或“变通”?(讨论)

3.对比中国人崇尚的“谋略”或“变通”与欧洲的“契约精神”,列举有关文化、文学、历史、社会等事实现象并分析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

4.赵本山的《卖车》《卖拐》系列小品红遍中国,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认同?(讨论)

回答以上问题,学生需读懂原文,了解时代背景,阅读《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等名著,了解欧洲启蒙主义思想以及现代西方文明特点,查阅《社会契约论》等相关资料。在讲解之外,教师还可根据原著改编情景剧,组织辩论。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通过对比、分析、联想、追问接近问题的本质,一些平时难以注意到的深层面的差异性就会逐渐浮现出来,学生也有机会去审视自己的思维中到底存放了哪些错误信息,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得到锻炼提高。

(三)读写转化——检验阅读质量的最好方式

阅读的实质是吸收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吸收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表达自己。潘新河先生认为:“为读而读是一种消极的阅读,假阅读。为表现而读,为说写而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真性阅读。”[5]潘先生的观点是阅读的终极价值是表现,表现性阅读观可解释为阅读不仅仅是文本理解的过程,更应是披文入情和运思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写作。潘先生的观点指出了一个事实:能转化成写作能力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学生对大学语文没有学习热情,原因不是不爱学,而是觉得从大学语文中学到的不多,谁会在这个功利化、实用化的年代去苦学一门派不上用场的屠龙之技呢?因此,与其呼吁加强传统文化熏陶,提升人文素质等高蹈理念,不如让语文学习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写作来得更有意义。有一个例子:一个年轻人刚刚考取一位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的研究生。导师的第一个作业是让他花一上午时间观察鱼缸里的一条鱼,然后把鱼的主要特点写成报告。他用20分钟观察并写作,把报告交给导师。导师很不满意,随手指出他漏掉的几个特征。他回去和鱼一比对,果然如此。于是重写,记下了他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可是,再交卷时,导师又点出许多漏掉的地方。他第三次回去反复观察,发现最好的观察方法就是画。只要照着鱼动手一画,鱼身上许多原来视而不见的东西就突出出来了。第三次的报告导师终于通过了。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必须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学习,这样才能把平时视而不见的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启发出来。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转型期之一,无论学生从事什么专业,各种形式的写作是大学期间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校学习期间,需掌握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新闻宣传报道、学位论文等文体的写作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处理机关事务工作需掌握计划、总结、请示、会议纪要、讲话稿、述职报告、心得体会等文体写作技能。即便在微博、短信、微信等日常交流中,各种形式的写作也岁岁年年、时时处处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这些碎片化表达不也一样需要文采和情思吗?大学生写作质量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量太少。阅读贫乏者,一定是思想贫乏语言贫乏之人,其写作能力自然不高。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正如学的最好方式是教,读的最好方式是写。人的工作记忆有限,在头脑中思考问题时往往只能把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保持在记忆中,想来想去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打转,思维总是走不太远。而写作是对思维的缓存,是和自己的对话,也是和他人的交流。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没有付诸笔端的时候,思维多抽象模糊,甚至就是个不成熟的想法;一旦动笔,就会发现一些词语就像有灵性一样自己从笔下汩汩而来,还把其他的新想法也带出来了。这种效应拓宽或启发了思维,使写作也变成充满成就感的快乐游戏。读写从来都是水乳交融、双向共赢的,不可能判然两分。例如我们读《三体》,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仅仅讲述(或描述)一下就能极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从阅读中获得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本书,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是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阅读——写作是一个生长性的良性循环。深度阅读可以提升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大量的写作实践可以促进对阅读的理解和转化,养成严谨清晰的思维能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一贯的优良传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一旦置身于职业需求的条件下,读写转化就有了巨大的现实收益。学生对任职后所面临的巨大写作任务是心知肚明的,也迫切需要在校学习期间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读写结合,以写作能力的提高深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提升。近年来我院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学院校园网、第二课堂活动、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得风生水起,成果斐然。通过对校园网2015年上半年386篇学员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学员投稿踊跃,热情高;思想活跃,知识面广,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但是,写作体裁较单一,水平参差不齐;内容长于抒情性而思辨性欠缺;即时交流互动仍是短板等。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充分依托校园网等现有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或读写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写作活动,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和显现化的结果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依托校园网开展语文读写的优势是受众广,关注度高,其影响力远远高于课堂;不受教材与考试限制,内容新鲜接地气;采用论坛形式,师生共同参与,跟帖互动,平等对话交流,有活力。可具体采取以下方法:开设读写社区专栏,设置名著赏读(文章选择注重文化内涵和思辨性),鼓励学员拓展阅读视野,撰写读书笔记;设置专题阅读评论,以人文、科学、军事、政策理论等为关键词分类分期推送,也可链接央视网“文化访谈录”、军事频道视频等,看视频,写评论;设置军营新话题等时文阅读,讨论话题可针对时事、新闻热点由学员自行设定,经遴选确定题目,定期贴出;设置即时互动功能,师生可跟帖留言热评;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如根据点击量和人气指数确定精华文章和精华帖,记入课程考核平时成绩,数质量优秀者可免试相关课程。另外,还可充分利用我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或不定期推送师生佳作,刊登数质量亦可同样纳入课程学习考评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职业需求的读写训练在内容的选择设置上或可倾向于非文学性体裁的阅读和写作,强化实用性、专业性、政策性,为满足任职需要提供阅读导向和针对性写作训练。

新媒体时代,知识内容未必以纸质阅读形态呈现,可以多种手段来承载和表达,但真正的阅读应跳脱指尖滑屏的浏览,沉潜专注的阅读,在宁静耐心思索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丰盈。温家宝同志曾说:“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其殷殷厚望,令人动容。索契冬奥会开幕之际,习近平主席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言如黄钟大吕,催人省思。人类几千年的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1] 叶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直面的挑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5(1).

[2] 王艳玲.碎片化阅读:或可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之一[J].名作欣赏,2015(3).

[3] 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7.

[4] 潘双林.网络阅读深度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5] 潘新河.语文:表现与存在: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7.

(责任编辑 刘彦超)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e Context of Fragmentation

MO Yun

(DepartmentofPoliticalWork,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The arrival of the digital age is overturn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both content and in form. The fragmented reading becomes a real ec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eading. In this social context, College Chinese as the mai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has to actively respond to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in-depth reading effectively. This paper discusses in-depth reading strategy from the aspect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literacy transformed under the context of fragmentation.

new media; fragmentation; Chinese reading; writing; College Chinese

2016-02-28

莫云(1971— ),女,山西长治人,副教授。

G642.4

A

1008-2077(2016)11-0063-06

猜你喜欢

谋略
施明敬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
浅谈《三国演义》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生活三十六计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
毛泽东在长征中的高超谋略和领导艺术
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