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微笑设计技术在17例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2016-02-07田瑞雪唐旭炎徐锦程朱梓园

山东医药 2016年47期
关键词:前牙口腔医学微笑

田瑞雪,唐旭炎,徐锦程,朱梓园

(1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32;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数字微笑设计技术在17例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田瑞雪1,2,唐旭炎1,徐锦程2,朱梓园3

(1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32;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 观察数字微笑设计技术在17例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4例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学修复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口腔数码照片采集导入Keynote软件,进行数字微笑设计分析,分析的结果用来指导技师制作诊断蜡型、诊断饰面和最终修复体。修复完成后让两组患者采用直观模拟量表分别对修复体的形态、颜色、舒适度、龈缘形态、表面个性特征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观察术后修复体脱落损坏发生情况及牙龈健康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修复体损坏情况。结果 修复后观察组修复体形态、颜色和个性化特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舒适度和龈缘形态评分相比,P均>0.05。32例患者术后6个月后复诊,修复体无脱落、损坏,其中2例患者(均为对照组)修复体处龈缘红肿,转牙周科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好转,其余30例牙龈健康,无红肿、出血。2例失访。随访12个月,对照组1例患者修复后11个月左上中切牙全瓷冠近中切1/3折裂,后将全冠拆除后重新制作。结论 数字微笑设计技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效果满意。

数字微笑设计; 前牙美学修复; 修复体;直观模拟量表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数字技术也广泛应用口腔医学领域[1~5]。数字微笑设计(DSD)是当今口腔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美学修复设计手段,其以口腔美学标准为基本准则,采集患者颌面部及口内的数码照片,通过苹果电脑自带的keynote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对患者的正面微笑照进行美学分析和设计,指导制作前牙预备前的诊断蜡型,最后通过诊断饰面转移到口内,帮助实现精确的美学评估,对患者诊疗具有指导意义。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们在17例患者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数字微笑设计技术,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修复科接受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34例。纳入标准:①上下前牙,咬合正常;②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四环素牙、死髓牙(完善根管治疗后)等有牙冠颜色异常的牙齿;③ 冠折、过小牙、畸形牙等有牙冠形态异常的牙齿;④存在散在间隙或是轻度扭转的牙齿。排除标准:①牙冠严重扭转、错位者;②牙龈炎、牙周炎未得到控制者;③外伤或者龋坏牙,断面位于龈下2 mm者;④有精神病史且处于发作期;⑤严重夜磨牙患者。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8~46(27.3±4.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患者满意度评价及随访方法 两组患者在修复后采用痛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从修复体的形态、颜色、舒适度、龈缘形态、表面个性特征5个方面主观评价对修复体的满意程度,每个方面分别评分,0分代表完全不能接受,100分代表完全满意[1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观察术后修复体脱落损坏发生情况及牙龈健康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修复体损坏情况。

2 结果

试戴时观察组患者均对修复体表示满意,无一返工;对照组1例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不满意、1例患者对修复体形态不满意,重新制作修复体后达到满意。两组患者修复后VAS评分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组形态、颜色和个性化特征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舒适度和龈缘形态评分相比,P均>0.05。32例患者术后6个月后复诊,修复体无脱落、损坏,其中2例患者(均为对照组)修复体处龈缘红肿,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好转,其余30例牙龈健康,无红肿、出血。2例失访。随访12个月,对照组1例患者修复后11个月左上中切牙全瓷冠近中切1/3折裂,后将全冠拆除后重新制作。

表1 两组患者前牙美学修复后V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数字微笑设计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先用单反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一般为33张,包括美学修复及正畸专业所需的所有照片,若有条件,颌面部照片最好在影棚内拍摄完成。将采集的照片进行软件分析,在微笑正面照片上利用软件的画图功能勾勒出美学信息的各种标识线,包括软组织形态、牙齿长轴、笑线、切端弧度、龈缘高度等,然后用前牙特写照去重叠微笑时的照片,再依照先前画好的标识线,利用更为清晰、暴露软组织更为充分的前牙黑背景特写照进行牙齿及牙周的设计,最后将虚拟设计交于技师、牙周科医师或正畸医师,技师可按照虚拟设计制作诊断蜡型,牙周科医师进行牙周手术定位,正畸医师进行正畸前的间隙测量[18]。

患者是否认可决定了美学修复成功与否[19]。传统的美学治疗过程,患者常处于被动地位,在最后一步试戴时才能看到修复效果,即使最终效果不十分满意,考虑到返工程序的繁琐及治疗周期的延长,仍会勉强接受。数字化微笑设计中,患者在最初的美学方案的设计时就参与进来,通过不同角度的局部特写照片及美学标识线的观察,将自己的要求告知医师,医师再根据美学标准和患者的要求,分析后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软件的虚拟设计让患者能直观了解修复后的美学效果,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在诊断蜡型及诊断饰面制作完成后,患者仍可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制作出患者满意的修复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体形态、颜色及个性化特征评分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出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数字微笑设计,患者主动参与设计方案的制定,能明显提高其对最终修复体的满意度。

现代的口腔诊疗中,很多病例都需要跨学科治疗。首诊的修复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专科检查、辅助检查及拍摄数码照片进行设计后,制定详尽的诊疗计划,可将以上资料上传到云端。Keynote软件中有不同颜色的图标,在一张图中,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标记成不同颜色,清晰、明了。所涉及到的相关科室医师可在患者就诊前,通过云端查看其资料,大大节约了诊疗时间。任何一个参与诊疗活动的医师都可以随时调阅患者治疗进展情况,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上传到云端,相关科室医师可就病例进行讨论,形成多学科会诊。

数字微笑设计仍有它不可忽略的不足之处。首先其对于口腔摄影是有一定要求的,医师不经过正规培训学习,拍摄的病例照片很难到达可以使用的程度。其次,数字微笑设计成功与失败,在于医师对于keynote软件的掌握及熟练程度,更在于其对美学修复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能力的高低对设计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keynote软件功能强大,短时间内很难熟练掌握。再次,数字微笑设计主要是针对二维图片的处理,无法精确适应三维的环境,而诊断蜡型是个三维形态。数字微笑设计能够帮助提高制作诊断蜡型的精确度,但仍存在一定误差。

本研究2例对照组患者在修复后的6个月复诊,出现修复体处龈缘红肿,最可能的原因一是多余的树脂黏合剂进入到龈沟的深处,未能完全去除,其作为刺激因子,不但能直接引起牙龈炎症,而且易使菌斑附着,破坏牙周组织[17];二是牙龈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后,患者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形成局部龈缘炎。

本研究中34例患者的修复体材料均为E-max热压铸陶瓷,是二硅酸锂加强型玻璃基质陶瓷中的一种。因其具有良好的半透明性、应用效果稳定、价格适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15]。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E-max热压铸陶瓷制成内冠,再在其表面烧结饰面瓷完成制作,也可直接选择合适颜色的陶瓷直接制作成贴面、全冠或嵌体,个性化特征通过局部染色得以体现[16]。本研究1例对照组患者在修复后11个月出现单个修复体的折裂,究其原因:一可能是由于玻璃基质陶瓷较差的强度和折裂处修复体的厚度不足共同造成;二可能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缺陷,本身已存在的隐裂纹未被发现。

综上所述,将数字微笑设计运用在前牙美学修复中,使医师之间、医技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直观,为制作出更加美观、合理、个性化的修复体提供条件,最终提高了患者对前牙美学修复的满意度。

[1] 罗媛,罗娟,周军,等.IPS e.max Press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边缘适合度及颜色匹配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5):4017-4021.

[2] 谭建国.牙齿美学修复的美学分析与设计[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8):449-450.

[3] Machado AW, Moon W, Campos E, et al. Influence of spacing in the upper lateral incisor area on the perception of smile esthetics among orthodontists and laypersons[J]. J World Fed Orthod, 2013,23(2):169-174.

[4] Fasbinder DJ. Computerized Technology for retorative dentistry[J]. Am J Dent, 2013,26(3):115-120.

[5] 武庆华,张晓东,朱坤,等.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866-868.

[6] 董树君,周延民,王林,等.三段式硅橡胶导板在前牙区美学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4,24(1):11-14.

[7] Viana PC, Correia A, Neves M, et al. Soft tissue waxup and mock-up as key factors in a treatment plan:case presentation[J]. Eur J Esthet Dent, 2012,7(3):310-323.

[8] 骆小平,钱冬冬,袁宇,等.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值得注意的事项[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2):113-117.

[9] 宋旭纯,阿兰,徐文洲.审美指导对前牙美学修复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2):99-100.

[10] 吴茫茫,张先琴.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科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医药,2014,5(27):83-84.

[11] 陆跃智,李俊颖,于海洋.前牙美学修复中的线面法则[J].北京口腔医学,2015(5):241-244.

[12] Cooper GE, Tredwin CJ, Cooper NT,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height-to-width ratio on perceived smile aesthetics[J].Br Dent J, 2012,212(12):589-599.

[13] 程竑,张富强.瓷贴面修复体与牙釉质黏结强度的研究进展[J].上海口腔医学,2014,34(1):120-125.

[14] Queiroz JR, Massi M, Nogueira L Jr, et al. Silica-based nanocoating on zirconia surfaces using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effect on chemical adhesion of resin cements [J]. J Adhes Dent, 2013, 15(2): 151-159.

[15] 肖静,滕伟.三维数字化扫描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1):63-67.

[16] 李中杰,谢翠柳,孟玉坤.贴面修复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4):489-492.

[17] 房红梅,孙文清,马伟.全瓷冠粘固前排龈线排龈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5(12):739-740.

[18] 王兴.中国牙齿美学病例精选.201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7-166.

[19] Schoenbaum TR,Chang YY. Dentist- technician collaboration in the digital age:enhancing outcomes through photography,teamwork,and technology[J]. J Calif Dent Assoc, 2011,39(8):559- 567.

[20] Subasi MG, Inan O. Influence of surface treatments and resin cement selection on bonding to zirconia [J]. Lasers Med Sci, 2014,29(1):19-27.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重点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J2016A480);安徽医科大学临床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xkj129)。

唐旭炎(E-mail: txy8302@hotmail.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7.023

R783

B

1002-266X(2016)47-0075-03

2016-03-22)

猜你喜欢

前牙口腔医学微笑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若想念,微笑吧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种微笑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