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槐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2016-02-07吴和平河南省沈丘县植保植检站周口4663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山药

吴和平(河南省沈丘县植保植检站,周口 466300)



无公害槐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吴和平
(河南省沈丘县植保植检站,周口 466300)

摘 要:沈丘县在悠久的山药种植实践中,形成了成熟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近年来,结合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出山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以期为指导地区山药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山药 无公害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制定《河南省周口地区无公害槐山药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槐山药。从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加工、包装、贮藏等全部过程的各个环节。

2 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

全年日平均温度12℃以上,≥0℃积温4 800℃,≥10℃有效积温 4 300℃,年平均降雨量450 mm以上,日照时数2 200 h以上。

3 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

3.1 品种选择

槐山药由凤山药中选育而来,是不结山药豆的长山药,地上部需搭架栽培,地下部需开沟种植,667 m2密度3 000株左右,4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一般块茎长1~1.5 m,粗5~7 cm,单株块茎重2 kg左右,重者达7~8 kg。皮薄毛稀,光滑少瘤,肉白质脆,汁多味美,易去皮加工。

3.2 种薯繁殖:标准化生产采用无性繁殖。

3.2.1 山药嘴子繁殖

在秋末冬初起刨山药时,将“嘴子”切下,切块长度25~30 cm,大小约100~150 g。折下的“嘴子”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沾切口,然后放在日光下稍晒,或在室内通风处晾晒1周,使断面伤口愈合,然后贮藏于室内。

3.2.2 块薯繁殖

在山药嘴子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山药段代替。把截好的种块放在阳光下晒种,下面铺草毡,薯块排成一层,不互相压挡,且经常翻动,保持晒种均匀。同时,注意防淋、防潮、防冻。一般每667 m2需要备种量为300~350 kg。

3.3 施肥、整地

山药需肥较多,底肥一定施足,一般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6 m3、豆饼肥100 kg、51%硫酸钾复合肥(氮17%、磷17%、钾17%)130~150 kg,撒施后,深耕(25~30 cm)耙平。在播种前30 d左右,用手扶拖拉机作动力开沟,利用长1.5~1.7 m的螺旋钻头,钻入地下旋转前进。

3.4 播种

一般谷雨前后,时间为4月15~20日。将馒头型垄顶,铲成20 cm左右的平面,然后在平面上,正对着深沟开挖好lOcm左右的播种沟,沟底用脚轻踩,以防止山药嘴子过长。将山药嘴子或山药段按25~30 cm株距,将种芽上端,朝同一方向平顺垄摆放于沟底,单行播种。

3.5 田间管理

3.5.1 疏苗

在土壤含水量18%~20%,地温10~15℃的条件下,播种后的山药嘴子20 d左右、山药段子30 d左右出苗。出苗时,发现有多茎的植株,可采取硬按轻拔的方法,每株只留1根粗壮的主茎蔓。

3.5.2 追肥

于5月底至6月初,每667 m2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60 kg,追肥的方法是,先在垄根开一小沟,将少部分肥料施入,再取两垄中间土覆于垄根。冲肥使用时间是7月中旬和8月中旬,每次用肥量25 kg/667 m2。

3.5.3 灌溉和排水

山药在出苗后10 d左右,即5月下旬至6月底,幼苗于放叶前期,应轻浇水,可以实行喷灌或滴管的方式。山药生长盛期和块茎膨大期,一般和夏日多雨季节相吻合,常年不需浇水。山药是肉质块根作物,怕积水,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严防雨水漫过畦面,以免造成塌沟和烂根。

3.5.4 除草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与山药争夺养分。前期可浅锄,后期以人工拔除为主。

3.6 病虫害和化学调控

3.6.1 放叶初期和甩条发棵期

此期是地下基端分生组织形成,并健全的关键时期,管理重点是促进细胞分裂。在放叶初期(一般5月底6月初)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3%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浇灌根部。

3.6.2 山药枝叶生长盛期

此期山药枝叶迅速增长,地下分生组织也进入旺盛发育期。在6月下旬或山药出苗后35 d左右,喷施块茎专用10%维它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0.4%磷酸二氢钾,预防斑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的发生。

3.6.3 根茎膨大盛期

从7月20日到9月10日左右,是山药迅速膨大期,此期主攻目标是“三防”,即防旺长、防早衰、防病虫害。具体措施:于8月,喷施10%维它灵5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1 5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

4 收获、贮存

10月下旬(霜降)以后,山药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即可收获。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山药贮存要求适宜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80%~85%。一般在室内堆藏,底层铺作物秸秆,温度低于2℃时,应加盖薄膜保温。

参考文献

[1] 胡明,温荣夫,杨建海,等.无公害农产品山药生产技术规程.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02):21~22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山药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山药买粗的还是细的
山药的养生吃法
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山药贮藏留种技术
玉稻51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