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14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05郑雯君

教学与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郑雯君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14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郑雯君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8)

2016年4月16日,“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14次学术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本次会议由首都经济学家论坛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经济学动态》与《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20多所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红旗文稿》等多家媒体,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教授、首都经济学家论坛主席白暴力教授先后致辞。吴付来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主题既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要求,也契合了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具有前沿性、必要性、紧迫性。白暴力教授强调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下滑状态,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中高速发展的现实,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为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研究

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成为党中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要把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要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即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顾教授强调,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要讲清楚三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二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研究员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要坚持以下八个重大原则:一是科技领先型的持续原则,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二是民生导向型的生产原则,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公有主体型的产权原则,强调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是劳动主体型的分配原则,强调坚持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共享发展的理念;五是国家主导型的市场原则,强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六是绩效优先型的速度原则,强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七是结构协调型的平衡原则,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八是自力主导型的开放原则,强调坚持双向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认为,科学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远未形成。从理论层面看,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存在三套概念和范畴体系,包括马克思经济学的宝贵遗产、现代经济学的各种工具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难以整合成一套科学的概念和范畴,不宜草率进行理论体系的固化;从实践层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在探索中,不宜过早作出规律性总结。他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中国原则和发展原则。

中共中央党校王天义教授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要在理论体系内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进行逻辑上的自洽。他认为,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对立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表明,商品生产的条件并不是私有制,而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他指出,《资本论》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逻辑,实际上是价值规律作用过程中的市场价值与供求、竞争和价值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结合我国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他认为供给和需求本身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说到底是一个价值问题,而非单纯的市场问题。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康研究员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导向问题。他指出,对时代性质的判断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实践决策的重要依据。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当前的时代,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理论并未过时,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仍然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郭飞教授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二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三是提出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观点;四是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关系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钱津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商品范畴,研究的基点则是整体性的劳动范畴。他指出,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整体性,但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时,只表达了完全主体化的劳动范畴,这是存在矛盾的。他提出要统一劳动的客体与主体,形成整体性劳动范畴对主体性劳动范畴的替代。

中国人民大学孟捷教授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不仅包括以《资本论》为核心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应当包括当代古典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寻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分散决策,只能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当代古典经济学承认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会产生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但同时主张危机有可能被协调。因此,当代古典经济学可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南昌大学马先标教授梳理了政治经济学的多种称谓及其关系,认为概念含义的厘清有助于规避理论混乱,认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他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要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关注在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王明友副教授指出,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要问题是怎样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他对有学者质疑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提出了再质疑,认为绕开劳动二重性理论,无视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用流通领域问题否定生产领域问题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清华大学朱安东教授作了题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大会发言。他指出,我国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基础性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有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集体经济受到削弱,导致按劳分配的占比降低,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他认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在初次分配中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充分发挥工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再分配中增加政府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的力度。

中国石油大学方凤玲教授认为,不完善的能源法律法规、危害生态环境的高碳能源结构、制约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相对落后的能源科技水平等是制约我国绿色发展的能源瓶颈。她提出实现绿色发展,要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科学低碳的能源体系,加强能源科技创新。

中国改革报社谷亚光研究员等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深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抉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一要深化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二要加强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三要倡导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要推进开放发展,增强开放的力度、深度与广度;五要坚持共享发展,以人民利益为导向。

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甘肃省委党校宋圭武教授对中国农村改革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认为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因素形成合力推进了中国农村发展,而家庭承包制并不是主因。他指出,推动农村进一步发展,从体制上需要真正形成统分结合的有效经营体制,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合作化。未来中国农村经济应该形成以合作农场为主体,以各种类型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户经济、协会带动型农户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为补充的多元经济发展主体格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吴群研究员关注了“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为破解中小企业难题提供了新模式、新业态、新机遇。中小企业要以开放心态和互联网思维,发展平台经济、关注微创新、充分发挥新三板作用,寻求新突破。他指出,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要通过制定“互联网+”战略、探索落地实施途径、搭建中小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创新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等措施。

北京大学王在全副教授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提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他指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经历着“农民——农民工——市民”的转变过程,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户籍差异以及农村土地和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健全等。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二要实现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中央民族大学马光秋教授等关注了农民兼业经营的问题。她指出,我国目前农户家庭经营呈小规模和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农民为追求收益进行兼业经营,另一方面,农业兼业经营降低了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的低下又导致了农户更倾向于兼业经营,从而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对农业生产现代化形成制约。她认为,通过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实现进城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化这两种途径,能够解决农户微观个体利益与国家宏观农业产业之间的矛盾。

中国农业大学张晖副教授梳理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她指出,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今,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经历了从高度统一、形式单一的人民公社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主的实现形式的转变,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她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创新土地经营体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社和联合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

西南财经大学胡国平教授指出,我国目前偏远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薄弱、规划不科学、产业配套不足以及产业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他提出建立一套分阶段引导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差异化、阶段化原则,着力发展民营企业,合理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他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推动国内一体化,如何保持社会凝聚力。他分析了近年来中央财政预算支出情况,指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内社会凝聚力下降。因此,我国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盲目追求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应当注重保持社会凝聚力,确保经济增长和转型覆盖到所有国民。

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阐述了供给侧改革问题。他认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价值规律理论,而非有些学者所说的萨伊定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张生产决定消费,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交互作用的系统,这里讲的生产就是供给;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表现为总供给不仅要在数量上与总需求相等,还要在结构上与总需求的结构相匹配。而萨伊定律强调“供给创造需求”。他强调,当前供给侧改革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供给侧改革,即通过“去产能”、“去杠杆”等经济手段改革;二是制度供给侧改革。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黄石松教授以城市养老问题为例,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底数不清、定价难题、运营方式不科学的问题。他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民为本,改革政府的运行方式,确立法治思维和公共治理模式,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万宗凤教授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思路。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把握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主体与各类变量之间的本质的、动态的与长期的关系,树立多维度的开放性思维,包括可持续性思维、互联网思维、大国思维、全球化主动性思维等。她强调,发展和共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中保副研究员探讨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但对经济危机的根源作出了不同的理论阐释,包括社会生产的无计划论、比例失调论、生产过剩论、消费不足论、利润率趋于下降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但各理论间是共生关系,可以结合起来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谢超峰讲师运用价值价格的分析框架解释货币失踪之谜。他通过对货币流通公式中各变量的分析,指出自然价格是进入货币流通公式中符合逻辑的变量,而货币宏观总量的微观基础是相对价格,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以货币为度量的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因素。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具有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构建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要重视文本研究,也要注重现实维度,着力增强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提高理论的政策贡献度。

王天义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大会秉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的宗旨,围绕“十三五”规划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要求展开了讨论,活跃了政治经济学界的学术气氛,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坚持了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陈翔云]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