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派绘画“光色”与印象派音乐“音色”之对比

2016-02-05冀里萃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光色德彪西印象派

冀里萃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印象派绘画“光色”与印象派音乐“音色”之对比

冀里萃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印象派的绘画和音乐的存在和感知方式不同,但是二者在印象派创作上存在相通的共性。文章以印象派为切入点,对属于这一流派的绘画、音乐创作的“光色”和“音色”进行对比,旨在充分挖掘印象派创作的精髓内容,并立足实际,追寻印象派创作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印象派;音乐;绘画;对比分析

在科技的发展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发展下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运动,在绘画和音乐领域都有应用。印象主义对人类的感知进行了再次塑造,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学科融合,在艺术创作的内容上不再局限于题材本身的定义,而是通过光和色的变化来展现世界,通过光色变化再现自然世界给人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震撼性冲击。文章结合印象主义的经典作品,对印象派绘画“光色”与印象派音乐“音色”进行对比。

一、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的特点

(一)印象派绘画特点

印象派绘画在艺术创作上不局限于大众,着重强调探索新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印象派绘画强调光色之间的变化,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注重捕捉色彩,特别是瞬时色彩。印象派绘画的创作会应用补色﹑重叠的技巧,从而构建出多样的绘画语言,给人们带来别样化的视觉冲击。比如雷诺阿的绘画创作通过光色笔触的变化展现了多变的阳光中的裸女形象。

(二)印象派音乐特点

印象派音乐的创作形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调式上。改变了传统大小调的表现方式,着重应用五声音阶或者全音阶的形式来表达。第二,在和声方面遏制了调性的作用。印象派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德彪西。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和当时的政治制度之间是独立的,表现为音乐创作不具有主人公,音乐节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冲突,音乐不具有清晰的主题。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主要是应用合理的音色音响来表达音乐的流动性,因此也被人们称作是标题式的音乐。

二、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之间的比较

(一)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创作的相同

1.印象派绘画和音乐 表现内容﹑题材的相同

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创作在题材选择上有相似的共同点。印象派绘画主张描绘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景色,通过生活画面的展示向人们揭示生活中的美。印象派的绘画创作会将生活中人们认识的事物融入到绘画的创作中,并在创作中增强生活事物本身的色彩,表达对生活的褒贬,比如莫奈的《火鸡》﹑《午餐》等。印象派音乐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是自然景物,以生活常见景物为自己创作的题材。由此可见,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创作都注重描绘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景物,通过艺术创作升华生活。

2.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创作审美情调的相同

在印象派画家和音乐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产阶级,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能够进行独立化艺术创作,不需要受雇于任何人。印象派的音乐家和画家能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喜好来选择创作素材﹑创作主题,并在作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审美。

3.印象派绘画和音乐所表现出的艺术意境相同

艺术的欣赏需要调动多种感官来实现。印象派的音乐和绘画都注重艺术场景的安排和环境氛围的营造。比如莫奈的《韦特伊的田园》﹑《秋天的河岸》以及《阿尔让特伊的桥》﹑《印象·日出》与《干草堆》等,这些作品虽然内容简单,但是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创作者对以音乐的理解,给人营造了充满意境的画面。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创作灵感来自于象征派的法国诗人马拉美所作的同名诗歌,诗歌中的情境架构自然,曲调轻松,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二)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创作的不同

1.选择了不同的创作技法策略

印象派的绘画注重强调光和色的变化,印象派的音乐则是强调实现对音色变化的合理应用。比如莫奈的《水中倒影》画作,在画的左边区域是深绿色和蓝色为主的冷色调,作品的右边在应用了绿色和蓝色之外还应用了其他辅助性色彩。通过左右差异的水面处理给人带来了强烈的直观视觉感受。在画作左边的安排上,出现了画作右边树的倒影,倒影颜色上使用的是深绿。画面的左边在水面色彩的明暗冲突之间应用了大量的白色,通过灵活的色调安排体现了水中波纹的特点,营造了波光粼粼具有动态化视觉效果的画面。

印象派音乐的创作,比如德彪西的《水中倒影》,通过反向和和弦策略能够将工地工作的场景进行再现。通过对物体落入水中﹑打破水面宁静声音的音乐表达表现真实的生活场景。比如德彪西《海》这部钢琴音乐作品,通过音乐节奏的连贯表现展现出海浪波涛汹涌的场景。再比如德彪西的《水妖》,应用震动的声音凸显出了微小的波动现象,在水面出现涟漪之后,应用音阶迂回的艺术创作策略,通过音乐给人营造了一种水波荡漾的真实情境。

2.艺术观念上的差异比较

印象派绘画充分吸收借鉴了简明干净的创作风格,实现了由明朗画面向模糊画面的转变,给作品本身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惠斯勒﹑莫奈的绘画创作都受到了日本版画的影响,在绘画作品中将空间意象进行重新组织,像怎样对色彩进行调整﹑怎样安排色彩的使用比例。惠斯勒的《金色和金色的》绘画作品,艺术创作者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将东方因素充分应用到了画家的绘画创作中。

印象派音乐的创作充分吸收借鉴了东方文化因素。比如钢琴家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受到了佳美兰音乐的影响。这种音乐的表达一般需要通过击打来实现,一种打击乐器的表现形式,是合奏音乐的一种。在演奏这种音乐的时候需要演奏者对自我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不能将个人情感的宣泄凌驾在音乐的表达之上。音乐演奏者之间的演奏要做到默契的配合,将音乐演奏技巧和人的基本信念目标结合。德彪西的管弦作品《大海》需要进行总谱的交付处理,在创作的时候选用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作为封面。但是在封面的使用上没有将整幅画面应用在封面的设计上,而是选择了波浪,将音乐创作的抽象性体现在波浪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根据印象派主义创作特点,对印象派的绘画﹑音乐进行对比性创作。印象派的音乐和绘画创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绘画强调光色之间的变化,音乐强调音色的变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印象主义的绘画和音乐创作在思想﹑技巧应用﹑创作主题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绘画和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促进各自领域的创作发展,通过作品的展示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新事物的接受。印象派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们了解艺术创作的意义。为此,当下的绘画和音乐艺术创作需要充分吸收借鉴印象派创作的积极成分,拓展艺术创作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创作发展。

[1]陈婧.让瞬间成为永恒——印象派绘画“光色”与印象派音乐“音色”之对比[J].当代音乐,2016,(06):77-79.

[2]傅晓龙.光色与音色—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异同探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3]刘长林.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16.

冀里萃(1982—),女,山西汾阳人,汉族,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光色德彪西印象派
钢琴家德彪西(上)
「印象派画家」金农
美丽的邂逅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论述舞台灯光设计中光色的应用探讨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室内设计中灯光的艺术设计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
电视照明中光色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