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构建“带动唱”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6-02-05潘加才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法音乐教学模式

潘加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初中音乐构建“带动唱”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潘加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带动唱”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教学模式,它能将音乐学习中的“动”与“静”完美结合起来,使音乐的律动元素在带动唱中释放出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最终提升音乐素养。本文从借助自由表达形式,激活带动唱思维;借助个性化的引导,引发带动唱的热情;借助赞赏性的评价,提升带动唱的能力三个方面阐述。

带动唱;自由表达;个性引导;科学评价

音乐教材是静态的音乐符号,而音乐本身却是充满激情和律动的,在传统的音乐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音乐。“带动唱”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提倡动静结合,使学生能用多元的形式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教师如何构建“带动唱”的音乐教学模式?

一、借助自由表达形式,激活带动唱思维

在运用“带动唱”教学法组织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自由编创肢体动作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由的肢体动作展示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达水平。在传统的“模仿性”被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学生喜欢探究﹑乐于创造﹑善于表达的性格特点完全背离,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在自由的“带动唱”教学模式中,学生可较为容易地感知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并可按照内心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自由地编创出个性化的肢体动作,从而较好地克服传统音乐教学中动作训练的枯燥性与机械性缺点,有利于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如在学习《江南好》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基本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自主编创一些肢体动作,以表达自身对本歌曲的理解与感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感知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江南好》曲子,并鼓励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大胆地编创一些能适时表达自己感受的动作,同时,教师不为学生限制太多的条条框框,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自由的心态去欣赏作品﹑感知作品﹑释放情感。可以说,自由的肢体动作激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作品的音乐情感会随着学生的舞动而逐渐被学生理解,从而让学生以另一种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让在动中学习歌曲,视唱歌曲,最终感受带动唱的乐趣。

二、借助个性化的引导,引发带动唱的热情

由于每个初中生的音乐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都不尽相同,他们的音乐学习需求也具有较大差异。传统的音乐教学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不仅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带动唱”教学法着眼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由于“带动唱”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很多学生从没接触过,因此在用该教学法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挑选一些音乐基础扎实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在实验教学中将该教学法的优点充分展示出来,以有效激发其他层次学生参与此活动,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有效让“带动唱”教学法绽放出魅力,有效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在学习《青春与世界联网》时,教师可用“带动唱”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首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名胜古迹和相关的意境;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感受歌曲,并通过多次播放歌曲使学生充分熟悉歌曲旋律﹑意境,进而深刻体会蕴含于音乐中的愉悦情绪及明朗节奏,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主编创歌曲欲望。最后,教师将音乐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有的学生用跳舞的方式表达歌曲,有的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歌曲,课堂成为了学生个性化展示的课堂,学生对歌曲学习产生了兴趣,并在带动唱的氛围中逐渐感受到此模式的优势所在,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态度融入带动唱的教学模式中。

三、借助赞赏性的评价,提升带动唱的能力

在“带动唱”的教学模式里,学生自由编创作品是一种重要策略,但由于编创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结合相应的动作才能完美的表现作品,并在带动唱中有效学习音乐。面对学生在编创作品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可用严厉﹑消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行为,而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尝试全面而精准地了解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学生带动唱的能力。

如在学习《青春舞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青春”为主题自主编创一个带动唱的作品。带动唱离不开跳和唱这两个基本元素,而在设计带动唱的作品时,歌曲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情感特别重要,学生的动并不是随意的﹑漫无方向的乱动,它必须结合歌曲的意境有意识的动,因为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为好地唱,动与唱是相互融合的。青春是什么?青春该用怎样的舞蹈去表现?青春该用怎样的歌喉去展示?这是带动唱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由于学生在编创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思维不够成熟,编创的作品可能会存在问题,而在带动唱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少问题,此时,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创作活动,即使学生在编创曲目的过程中有一系列不合理的做法,教师也应尽量中找出学生的一些优点,哪怕是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闪光点也可以是教师肯定与称赞学生的依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心,同时,教师用委婉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师对自己的在乎与关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即使遇到困难也愿意改正过来。可以说,“带动唱”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教师睿智的教学评价能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带动唱”的灵感,从而体会“带动唱”的乐趣,进而增加编创能力。

总之,“带动唱”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注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将会对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想在音乐课堂有效运用“带动唱”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把握“带动唱”的教学特点,精心搭建表演和表现舞台,从而借“带动唱”激活课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1]吕光明.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中应用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5,(09).

[2]张琳.“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6,(03).

猜你喜欢

教学法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音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