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咏叹调演唱探析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费加罗

王 刚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咏叹调演唱探析

王 刚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本文通过对《费加罗的婚礼》中阿尔马维瓦伯爵咏叹调《当我叹息时我将看到》演唱段落的处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如何把握伯爵形象特点提出了几点个人见解。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伯爵;演唱探析;角色把握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讲述的是17世纪中叶,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附近堡邸的故事。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凭着他的机智成功捉弄了罗西娜的监护人巴尔托洛医生,从而造就了阿尔马维瓦伯爵与罗西娜的婚姻,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然而,如今的伯爵夫人却受到了丈夫的冷落,其原因是伯爵此时的兴趣在自己仆人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伯爵夫人的女仆)身上,他企图恢复早已废弃的贵族领主对仆人新娘的“初夜权”占有苏珊娜。因此,这部歌剧的中心则围绕着费加罗和苏珊娜通过智谋捍卫自己的婚姻这一主线而展开,最终他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当我们被苏珊娜和费加罗这一对恋人获得美满幸福的光芒所吸引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剧中的“大反派”——阿尔马维瓦伯爵,他的形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且充满了戏剧性色彩,也是众多剧中人物中的一颗闪亮之星。纵观全剧,虽然阿尔马维瓦伯爵有且仅有一首咏叹调《当我叹息时我将看到》,但该咏叹调却突出地展现了伯爵的形象特点,有着画龙点睛之效。

一、咏叹调《当我叹息时我将看到》背景

该咏叹调出现于剧中的第三幕,地点在伯爵家中的大客厅内:阿尔马维瓦伯爵觉得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很奇怪(在前两幕中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困扰着生性多疑的伯爵)。心想如果苏珊娜出卖他的秘密,就逼费加罗与马尔切琳娜(费加罗先前的房东,同时也是巴托洛医生的老管家,这老妇人十分喜欢费加罗,现在听说他马上就要结婚了,内心非常着急,于是就请来了巴尔托洛医生帮忙,希望能够阻止这场婚礼。而马尔切琳娜的王牌则是费加罗早些年与她签订的以结婚为条件的借债契约。于是他们跟伯爵联合起来,试图通过打官司来操控局面阻止婚礼的进行,以获得各自的利益。)结婚。这时苏姗娜进屋帮伯爵夫人借嗅瓶,伯爵趁机引诱她,并请她在晚上到花园里和他幽会,苏珊娜答应了(其实这是伯爵夫人与苏珊娜制定的计划),伯爵不知是计非常高兴地离开了客厅。这时费加罗上场,苏珊娜急忙告诉他说,她已完全掌握了伯爵,咱们不用律师就能打贏官司。没想到这些话竟被伯爵听见,接着便唱出了这首咏叹调。

二、演唱段落处理

此曲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宣叙调,后半部分是咏叹调。

第一部分:宣叙调(1-40小节)

(1-4小节)宣叙调以庄严高贵快板开始,当伯爵听到苏珊娜对费加罗说不用律师就能打赢官司的消息后,先是惊讶,再回想刚刚苏珊娜答应晚上与自己幽会之事是谎言时,开始起疑,反问自己落入了什么样的一个圈套?(5-13小节)随着一小节强有力的大三和弦奏响,速度和调性随即转变,伯爵的愤怒之火顿时燃起,他心想自己贵为伯爵,权利至高无上,非但私欲得不到满足,反而要被下人欺骗玩弄,颜面何存?于是决定以喜欢的方式实施报复。(11-13小节)音乐转为小调,色彩逐渐暗淡下来,他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分析当前局势。(14-17小节)速度转为行板,乐队先是以均分的八分音符稳定奏出,但经过三小节之后很快就停止了,速度也随之回到初始的快板。(18-30小节)伯爵起初还在想费加罗会不会还清债务呢,但一想到当下的有利局势,这个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30-40小节)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假设与分析,伯爵自认为掌控了全局,于是准备给这帮不识趣的下人们点颜色瞧瞧。

在演唱宣叙调部分时,演唱者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感及语气的处理上,以说带唱。并且要了解每句词的语义,结合角色内心变化把握好语言上的轻重缓急。建议在练习时,可先不带旋律单独把词念熟,读准逻辑重音;然后,根据词义结合语气,按节奏朗读;最后,再配上旋律完整演唱,对于快速乐句要先慢练,待熟练后再逐渐提回到原速。

第二部分:咏叹调(41-160小节)

第一乐段:41-87小节

段落一(41-65小节):(41-44小节)D大调,庄严的快板。乐队先是奏起快速密集的下行音阶,宣战由此展开,但随着伴奏织体的拉伸,一开始的激烈氛围逐渐变得沉稳。(44-48小节)人声部分进入,伯爵想象着自己情欲得不到满足,而情敌费加罗却逍遥快活的画面,所造成的强烈反差给伯爵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48-51小节)与前奏相同的间奏,彷佛是脑海中的画面再次浮现。(51-55小节)他发问,为什么自家的仆人可以和自己所爱的人结合?(55-65小节)他再次发问,苏珊娜唤起了自己心中的情欲,为何不能行使权利得到她,难道要以自身痛苦来成全家仆,造就一场想得却不可得的结局吗?

段落二(65-87小节):相同的词配以不同的旋律,在音乐与情绪上形成对比。(65-73小节)两次快速三连音的推动,加上两次力度由sf-p-cresc-f-p的变化,如阵阵怒潮汹涌而至。(73-83小节)伴奏织体渐渐平稳下来,但局部颤音的介入,却流露出了些许不安,暗示怒潮尚未平息。紧接着(83-87小节),快速跑动的三连音及三十六分音符高低八度的交叠,像是此起彼伏的嘲笑声,与旋律声部调式主音高低八度的切换相呼应。这种一高一低,一正一反的对比,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伯爵的双重人格。此时伯爵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废除“初夜权”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又抑制不住想占有苏珊娜的强烈欲望。他不断发问,加入费加罗打赢了这场官司,自己将会被嘲笑,尊严何在?

第二乐段:87-160小节

段落一(87-106小节):(87-91小节)音乐经过短暂的停歇,速度转为很快的快板,乐队以行进的八分音符强弱交替地奏响,打破了一时的寂静。现在伯爵对费加罗可谓又妒又恨,情绪变得更加激动。(92-97小节)伴奏织体跟着旋律声部逐渐拉宽,几乎与人声同步进行,在演唱时应注意相同词的不同处理,尤其是在力度和语气上的对比。(97-106小节)伴奏部分回到之前的八分音符织体,加之连续切分节奏持续前行,把伯爵的怒火逐步推向高潮。(107-117小节)连续的颤音随音高上升,不停地涌动,似愤怒之火在狂舞。此刻对伯爵来说,唯有复仇才能如愿以偿地满足私欲,享受领主特权。

段落二(117-160小节):此段为前一段落的变化重复,处理基本一致。但在演唱时需特别注意(142-148小节)旋律声部连续的三连音要唱得准确连贯,一气呵成,不能含糊带过,这就要求演唱者应具备良好的音准及气息控制能力。另外,还要把握好人物情绪的变化,此时伯爵沉浸在所遐想的胜利之中,认为此次复仇定能成功,尽情享受着胜者的快感,情绪也因此转怒为喜。连续的三连音更像是伯爵的笑声,生动地展现了他的欣喜和自大。(151-160小节)乐曲结尾的高音应唱得坚定饱满,以示其内心的笃定,一切准备就绪,胜利近在咫尺。最后伴着激动人心的尾奏,满怀信心地离场。

三、如何把握伯爵形象特点

对于优秀的歌唱演员来说,成功演绎好一个角色并获得广泛好评并非仅是把所演唱作品的音符完成下来就能实现的,而是在于能否做到人﹑情﹑境三者的融合。这里的“人”指的是剧中人物,它包括该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情”指剧情和情感,以剧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推动剧情发展,不是随意的情感抒发;“境”指的是音乐语境,是作曲家通过音乐语言对整部剧的阐释。对角色恰到好处的演绎往往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这跟演唱者对角色的形象特点的捕捉有着密切联系。首先,应将所饰角色扎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了解角色人物的基本特征。阿尔马维瓦伯爵是17世纪中叶的西班牙贵族,拥有至高特权,生性风流的他,喜欢在其城堡之中到处猎艳。其次,对所饰角色的内在性格要有整体性的认知。把握好伯爵角色形象,关键在于能够认识到其双重性格,他既是一个富有激情的青年,曾经为追求爱情而奋不顾身;也是一个傲慢且贪恋美色的贵族,如今为满足私欲而不惜违背禁令。这种亦正亦邪的特质正是他复杂多变情绪的根源所在。此外,结合音乐语境及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充分合理地利用舞台道具与布景,巧妙地进行台位调度的构思,也可为演绎好该角色锦上添花。

[1]古斯塔夫·科贝[美].西洋歌剧故事全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9-26.

[2]保罗·罗宾逊[美].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斯特劳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7.

[3]王景彬.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抒情男中音(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20-127.

[4]程军.“情境逻辑”: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例[J].人民音乐,2009,(8).

王刚(1989—),男,硕士,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费加罗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唱风格探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伯爵咏叹调《你赢得了诉讼》的音乐分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试论印度影片《七宗罪孽的救赎》中人性的贪婪
分析《七宗罪孽的救赎》中的人物悲剧
从三次“愤怒之情”看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