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2016-02-05谢淑娴

魅力中国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党员

谢淑娴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 414000)

所谓“人文关怀”即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及个人需要的肯定。这源于人的需要这一自然本性,需要确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实施人文管理,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实现管理目标的目的。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揭示的是员工价值主体地位的发展和确立,使他们在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努力得到精神上的认可,从而实现人与单位的和谐发展。坚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是将人文关怀情感渗透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去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是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人文关怀的根本。

一、政工工作引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引进党内,通过更多地关爱党员,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现阶段党内人文关怀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解决转型时期党内各种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时代催生的崭新课题。所谓“党内人文关怀”: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思想引入党内生活,在政治上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以及应有的权益和需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关怀党员、党组织内党员间相互关怀等措施,对全体党员进行真情关怀服务,使党员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实现党内和谐。“党内人文关怀”是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认真分析当前党建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应该是个体的人生和谐,以人生的和谐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每个人的和谐人生是小和谐,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是大和谐。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前已经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中共政治思想工作新时期的到来。

二、人文关怀工作建设的总体思路

要从政治上关心、保护党员合法权利,而制度建设则是根本性的,必须建立先进的党内人文关怀的制度和机制,使党内人文关怀制度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是社会制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构建,保障生产力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为取向的经济政治制度日益建立和完善。”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使政治日益民主化。“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对党员的人文关怀而言,建立公平的干部人事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就是对党员的最大人文关怀,也是对党员进行心理疏导的最有利武器。要在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籍、心理上疏导、发展上帮助党员。这是党内人文关怀。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实际办实事是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热心、真诚帮助人,是检验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深刻变革,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尤其是生活和心理上需要得到关怀和帮助。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方法,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不仅仅要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要什么、干什么、烦什么,还要联系人们思想产生行为的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根源,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对策和办法。

事业单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发展。如何满足职工个人发展诉求与单位发展相统一、相促进,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以正确引导。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的有效手段,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引领效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务于职工个人发展诉求,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在人的发展目标一时难以达到或实现时,要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石,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四、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实现人文关怀,又要注重心理疏导工作

所谓“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行为的目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整个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引发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如升学、就业、家庭变迁、疾病等导致人们的压力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极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如因处理不当而演变为社会心理危机,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人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清除人们的心理失衡和失调的外部诱因,引导人们用和谐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明显缺少人文关怀,达不到心理疏导的目的。

总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十七大精神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导向作用,开拓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

[1]马新颜.思想政治工作应倡导人文关杯[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2]项久雨.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初步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1)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人文绍兴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