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工作人员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对策*

2016-02-04缪可嘉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替代性求助者工作者

缪可嘉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高校心理工作人员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对策*

缪可嘉*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本文通过对替代性创伤进行概念描述,挖掘其产生原因、症状表现,以及对于替代性创伤的自我检测,对心理工作者如何进行替代性创伤的应对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替代性创伤;高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危机干预

近年来,高等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给学生个体造成了一系列创伤性反应。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各高校都组建了相应的队伍,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工作者,高校心理工作人员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也就成为了危机干预事件亲历者。

然而,在众多学生工作一线教师中间,真正从事心理学研究者数量甚少,这部分心理工作者大多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很多都是根据经验或他人教导来处理紧急事件。而学校和社会,对这部分心理工作人员要求却甚高,许多心理工作人员在处理危机事件中,面对危机混乱的场景,以及负担过重,会导致这部分人员心理疲惫且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从而产生替代性心理创伤。数据显示,急救机构工作者在一次严重自然灾害后,有大约10%的人在心理调整上会发生困难[1],相对于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心理工作人员所承受的替代性创伤研究却寥寥无几。

一、替代性创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症状表现

(一)概念

Doukessa Lerias 和 Mitchell K.Byrme将替代性创伤的基本定义是这样的:具体是指整个人正处于严重创伤或者是相当程度的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目击者或者回事救助者的不良反应。事实上在一九九六年的时候,Saakvitne 和 Pearlan也曾经为这类创伤做过这样的定义,在他们的观点里,这是助人者内在经验的转变方式也是同样环境下投入该类创伤题材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二)产生原因

替代性创伤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与个人自身素养有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和自我有关联的种种因素所在,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是价值观念,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观念、能力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和应对策略。

在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实际运行的环境因素,还在很多实际方面与当事者的互动环境有关联。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这个运作过程当中,人们所经历的细节程度以及社会支持度等等方面都会对整个深入其中的救援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特定的环境原因有关,尤其是与当事人的互动过程有关,如互动的频率、互动中创伤经历的细节被揭示度、社会支持度等都将对救援者产生影响。

(三)主要表现

厌食、体力下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都是替代性创伤的表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二、替代性创伤的自我检测

(一)替代性创伤的主要理论依据

事实上,代替性创伤的基本概念来自于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英文简称为CSDT,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建者自我发展相关理论。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人们受到创伤的时候,都会应用以往的经验来应对这种创伤,这种经验来自于人际、文化家庭、社会等等。区别于传统的构建模式和构建方法,我们可以理解CSDT对于传统模式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将直接表现在病理、症状等具体环节当中。对于这个理论,著名的McCann和Pearlman教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构建模式和构建理论,在他们的观点里具体提出了相应的表现内容。传统模式当中,人们具体应用的是经验。而这项系统则根据参照系统和自我能力以及记忆知觉等方面来具体进行。这项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表现为动机缺乏等这些有根本性的侵入性想法。

(二)运用量表进行替代性创伤的测量

美国创伤压力机构(TSI)编制的信念量表主要评估“个体认知图式”的改变。根据建构者自我发展理论编制而成。包括安全、信任或依赖、自尊、亲密感以及控制感等10个分量表,为自评量表。创伤症状调查被用来评估过去6个月内创伤症状发生的频率,包括100个条目,内容包括:警觉、强迫性侵入、防御及回避、分离感、自我认知损伤。

三、替代性创伤应对策略

(一)一般应对策略

著名的Saakvitue和Pearman教授指出,我们在应对代替性创伤的时候有三个最为基本的原则所在:1、觉察;2、平衡;3、联系等等。这三个基本的因素在于具体调整在即内在的不平衡状态。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觉察的核心理念在于接纳和关注范畴,像是需求和资源方面的不平衡的探究大多都属于该方面的基本内容;平衡则是让自己的保持平稳的生活步调和生活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将具体包罗一些内在的差距内容。具体到联系环节则是要让自己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以此来进行经验和认知性的觉察。

专业方:对工作保持热情,在工作中寻找价值认同;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量,如与学生谈话的人数、不要超时工作等;接受专业方面的培训;向上级咨询师或同事寻求帮助。

机构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如在舒适安静的环境工作;尊重求助者;促进同事间的相互支持;提供合理的待遇,重视适量的工作时间和数量。

(二)特殊应对策略

Saakvitue和Pearman针对求助者的思维、体能和经验,设计了思考、行动和情感三类活动,每一类活动都涵盖了一定的联系。这些活动适合在团队中使用,有一些也进行修改,并运用在两人小组和单独的个人身上。

四、高校心理工作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应对

根据Saakvitue和Pearman的三原则理论,即觉察、平衡和联系,我们可以提供给高校心理工作人员以下应对策略。

(一)要进一步做好心理支持工作

要知道,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拥有着很为独特的情感职称内容。而他们的心理素质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提供帮助。具体来说,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像是家庭、朋友、邻居、单位等等场所及其场所中不同类型的人员都包括在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些人员可以对高校大学生提供信息共享、经验交流、陪伴和归属感等,个人产生心理危机后的保护垫。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来说就有了极大的缓解。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保持该类环境无条件的接纳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系统内容的接纳条件和心理治疗技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工作的基本内容所在,让他们在感受到我们这些工作者的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尽量早些走出心理阴影。

(二)关于新时期个人认知模式的调整

著名的弗洛伊德先生曾经将心理危机归结为一种心理因素失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内容和问题都将有了极大的影响和缓解。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一个人来讲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持续策略是在持续发生变化的。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认知来进行调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求助者的自我认知和观察等方面的具体环节。这时期的他们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变化非常敏感的阶段,同时,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求助者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发生整个理念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和事务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发展。另外,整个内容下的认知和观察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何积极调整个人认知的整体模式所在,使其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危机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一大重要课题。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工作

从目前来看,应对方式需要靠与相关事件和环境相符合的方法和基本手段。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这其实是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范畴。所以说,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应对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危机。

(四)积极关注帮助其成长

每个个体的身上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力,是成长的潜在动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当在分担对方的痛苦的同时,也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和动力,对心理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积极面进行捕捉,并给予正向引导,使其在困境中崛起,促使其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和正向的改变,同时调动求助者本身的自我潜能获得心理成长,强化他们的自我心理素质。

我国对于替代性创伤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还多方面需要努力。在应对一些危机事件时,不仅需要我们提前做好替代性创伤的干预工作,还要做好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更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减少心理工作者在施救过程中的心灵伤痛。

[1]Weiss Ded.Predicting symptomatic distress in emergency service personne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5,63:361-368.

[2]Doukessa Lerias,Mitchell K.Byrme.Vicarious traumatization:symptoms and predictors[J].Stress and Health,2003,19:129-13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灾难教育及PTSD恢复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FDY099)阶段性成果。

缪可嘉(1981-),女,江苏无锡人,硕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

G

A

猜你喜欢

替代性求助者工作者
美国少年司法替代性教育项目的运行框架与经验启示——以德克萨斯州为例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拒绝的正确方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低素质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