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研究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职业病流动人口孕产妇

袁 城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研究

袁 城*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流动人口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加上在公共管理上针对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措施滞后,导致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率低、流动妇女孕产妇保健水平低,以及流动人口传染病、职业病高发。文章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面对的健康问题和当前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评述性研究。

流动人口;健康;传染病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流动人口的迁入为城市带来的大量的劳动力,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满足了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和迁入地常住人口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稳定有所关联。本文针对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做一评述性研究。

一、流动人口概述

中国的流动人口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迁移方向上,基本上是从乡村到城市、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2)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上,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15-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绝大多数。(3)文化程度不高,受教育年限较少,大部分人只具有初中文凭,健康保健意识淡薄。(4)从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工厂、建筑工地等生产第一线工作,工作环境差、收入低,很多工作还处于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5)生存状况堪忧。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于集体宿舍或临时搭建的简易彩钢房,住处内人员多、闷热不通风,基本没有什么卫生设施,食堂简陋,不具备消毒设施,建筑工地上食堂无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情况普遍存在。(6)医疗保障体系不足。由于流动人口工作更换频繁,加之各地医疗保障政策的衔接问题,导致许多农民工丧了失基本医疗保障的权利。当流动人口患上各类传染性疾病时,由于收入低、保险不到位以致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造成疫情扩散,严重危害到迁入地人口的健康。[1]

二、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分类

(一)传染病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之也导致各种传染病传播的几率大大增加。流动人口是易于被传染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他们迁移流动的频繁性,经常将病毒携带到迁入地。以苏州为例,1994—1999年间苏州市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因为当地人口对一些传染病没有免疫能力,万一外来农民工感染传染病,非常容易造成迁入地传染病的爆发。

影响流动人口的传染病主要有肠道传染病、性病和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流动人口由于居住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2005年8月份,浙江省嘉兴市爆发霍乱疫情,患者中接近80%是外来农民工。[2]一些流动人口的工作场所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缺乏基本的保健措施,很多工厂没有对工人进行入职时的健康体检。另外,很多农民工在外地打工,长期和爱人两地分居,经常出入当地的一些色情场所,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蔓延。山东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1992年到2001年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接近70.91%的人群是农民工[3]。结核病主要是穷人的疾病,全球95%的病例和98%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4]。由于流动人口生存环境恶劣,而且在居住上又非常集中,这必然导致结核病的传染几率风险增大,并将对广大健康人群产生更大的威胁。人口频繁流动和集聚是导致疟疾爆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速度加快,进而加剧了疟疾传播的传播速度。在1984年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疟病例扩散至其它地区仅有2个省的9个县,到了1999年就增加到16个省的114个县。[5]。

(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国家免疫规划实施30年来,在公共卫生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流动儿童接种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儿童的接种率,外来的流动儿童免疫状况缺失严重。综合各地的调查数据,流动儿童4苗接种率普遍不高,低的甚至只有21.7%[6],流动人口中由于免疫原因导致的传染病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发生,有资料统计低

年龄外来儿童发病主要以疫苗针对传染病及肠道传染病为主[7]。全国2001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4.5%,流动人口儿童的保健卡建卡率、体检率、计划免疫率等各项保健管理指标均低于常住儿童。[8]。如何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正常的保健和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降低流动儿童各项传染病的发病率,已成为各地政府所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之一。

(三)职业病防治

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于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自身学历低、技能差,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体力劳动,这些工作很多都是危险性高、职业病风险大,加之这些农民工自身的保护意识淡薄,对自己面临的职业病认识不足,导致流动人口职业病呈高发趋势。

在广东省深圳市,每年发生的工伤事故中,大部分受伤的工人为农民工,其中有近100例死亡事件。2000年,广东省惠州某企业为了创造效益,强迫农民工每月工作超过500小时,导致了部分流动工人因过于劳累而猝死。2005年8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流动人口是最主要的同受职业病困扰的群体。职业病相关问题既包括伤痛、疾病,同时也包括职业性损伤。调研结果表明大约3%的流动人口受到过职业病的伤害。而2002年在杭州某医院进行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医院外科接诊的病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因工作中职业病而就医的流动人口。[9]职业病不仅给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损害了流动人口的家庭生活,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流动人口面临的职业疾病损害已成为中国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孕产妇保健

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排斥,他们在生活上与当地居民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当地的初级保健机构很难掌握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情况,不能进行正常的孕期管理和保健宣传。而这些流动人口往往倾向于求助于一些私人小机构,经常发生一些孕产妇死亡的情况。由于缺乏围产期保健和临产后未到医院分娩,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常住人口的平均水平。以宁波市为例,2003年到2005年流动人口婴儿活产数共28235例,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6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27·50/10万,明显高于本地孕产妇死亡率(2003-2005年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9·54/10万)。

三、对策

(一)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

收入低、经济实力不足是流动人口医疗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政府在政策上将流动人口纳入医疗保障的整体范围之内,但流动人口的参与明显动力不足。各级政府应当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提高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险,消除其后顾之忧,更好地实现公共卫生的公平性。

(二)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

要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此外,在换联网和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管理传染病疫情和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各地的管理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小学在入学时,要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入学体检和摸底调查,掌握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建成流动儿童的健康档案,以利于后续的跟踪调查研究。有资料报道,开展“地毯式”查漏补种是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有效办法。

(三)将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围

流动人口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是各地卫计委卫牵头,在防治上属于“民不举官不究”,只有有人举报后,监管部门才会上门执法,而且卫生监管机构由于执法权的限制,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管理方式相当被动,没有做到预防为主预防在前,基本都是出了问题采取处理。建议顶层设计可操作的政策,在执行上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执法。并且将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纳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范围。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改变职业病在某些行业流动人口易发和多发的状况。

(四)设立救助基金,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

针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意识淡薄,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产前检查,为各地流动人口建立居住证,纳入流入地统一管理,特别是目前高龄产妇较多,各地社区卫生保健机构务必要为流动人口建立完整的孕产妇档案。对于那些特别贫困或病情危重需要大量医疗费用的孕产妇,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救助基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1]胡连鑫,陈燕燕.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J].2007,(1):96-98.

[2]俞慧芳,陈中文等.嘉兴外来人员生活环境与肠道传染病相关知信行现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12)911-912.

[3]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等.山东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28-30.

[4]Grange J M,Zumla A.The global emergency of tuberculosis:what is the cause?[J].J R Soc Health,2002,122(2):78-81.

[5]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九九九年全国疟疾形势[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3):129-131.

[6]顾炎权,邵志祥.外来流动人口对卫生防病工作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5,11(1):44-46.

[7]邓海巨,舒明,沈渊,等.上海市普陀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8):375-377.

[8]林良明,顾雪,米杰,等.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1):50-54.

[9]乔晓林,崔雪,陈玉琴.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785-787.

袁城(1979-),男,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口迁移与健康。

G

A

猜你喜欢

职业病流动人口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