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

2016-02-04布,马

中国水利 2016年20期
关键词:日喀则市西藏自治区农牧民

普 布,马 虹

(西藏自治区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850000,拉萨)

建设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

普 布,马 虹

(西藏自治区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850000,拉萨)

拉洛水利枢纽;可行性;必要性;西藏

一、工程概况

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以下简称拉洛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和桑珠孜区境内。根据处于同一气候区的江孜气象站资料统计,该地多年平均气温4.8℃,极端最高气温28.2℃,极端最低气温-23.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43%;多年平均风速2.6 m/s,历年最大风速29.6 m/s。

工程所在夏布曲流域水面蒸发量为1 323 mm。降水多表现为夜雨,海拔5 000 m以上多为降雪。根据水资源评价降雨等值线图,夏布曲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0~330 mm。

坝址以上流域控制面积 3 366 km2,夏布曲干流水资源丰富,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1m3/s,多年平均径流量4.47亿m3。平均海拔4 300 m。

拉洛工程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泄洪发电隧洞(兼导流隧洞)、溢洪道、拉洛电站、鱼道、德罗引水发电隧洞、德罗电站(尾水接灌区总干渠)等组成。

配套灌区由申格孜、扯休、曲美、聂日雄四大灌区组成,四大灌区为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地表土壤为低盐性黏土。设计灌溉面积45.39万亩(1亩=1/15 hm2,下同),设计灌溉引水流量19.40 m3/s,总干渠全长 42.734 km,7条分干渠总长117.431 km,总干渠、分干渠交叉建筑物主要包括分水闸、渡槽、排洪渡槽、渠下涵洞、桥、跌水、倒虹吸等。

拉洛工程施工总工期58个月,工程总投资49.532亿元。

二、社会自然经济概况

日喀则市为西藏自治区6个地区之一,地处西藏自治区的南部,距西藏首府拉萨277 km。日喀则的藏文意思是“最如意美好的庄园”,日喀则市是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服务中心,东邻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和拉萨市的尼木县,北靠那曲的班戈、申扎县和阿里地区的措勤、改则县,西接阿里的普兰县。

日喀则市高山耸立,雄伟峭拔,岭谷相间,南半部为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系,北半部为冈底斯山脉。境内地貌千姿百态,以冰川、高山寒漠土、原始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为主的高山及高山地貌是日喀则市最主要的一种地貌类型,占全地区总面积的60%;宽谷河流地貌是另一种较常见的地貌类型,此类地貌是以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为主,土层厚、肥力高;该地区还广泛分布着湖盆地貌,这些湖积盆地大部分地形平坦开阔,一般发育程度较深,土层较厚,主要为沼泽土、草甸土及相应的地带性土壤。

日喀则市除喜马拉雅山南麓外,均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类型区。海拔在5 0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属 “全年皆冬”类型区;海拔在4 500 m以下为主要农区和半农牧区。日喀则市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年降水量200~430 mm,年平均蒸发量 1 340 mm,属于典型的高原干旱气候。

日喀则市水域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1 983万亩,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30 000 MW,河川年径流总量约为350亿m3。

日喀则市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中草药和旅游资源,地区资源开发潜力极大。

日喀则市下辖桑珠孜区以及江孜、白朗、萨迦、萨嘎、定日、南木林、拉孜、昂仁、亚东、定结、康马、岗巴、仁布、仲巴、谢通门、吉隆、聂拉木等17个县。据统计,2010年年底日喀则市常住人口72.51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63.31万人,占地区总人口87.31%,非农牧业人口9.20万人,仅占地区总人口12.69%,人口密度3.98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11.25‰。

日喀则市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地区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共同发展。据2010年统计,日喀则市国内生产总值863 878万元,居西藏自治区六大地区之首。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08 778万元,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4.17%;工业生产总值216 067万元,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5.0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39 033万元,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50.82%。

三、建设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的可行性

拉洛工程开发任务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和防洪等综合利用,并为促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根据有关规定并参照有关工程实践计算本工程实施后的灌溉、生态、发电和防洪效益,进行工程寿命期的投入产出计算。

国民经济评价的计算指标主要有内部经济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经测算,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7.18%,按基准收益率6%测算的经济净现值为77 680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14,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的评价标准,本工程建设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拉洛工程建设除可量化的灌溉、生态建设、发电和防洪效益外,还具有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有效保护和建设工程区域内生态环境,为实施生态移民创造条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巨大的社会效益。工程的开发不仅对改善地区的生态与环境、提高农牧民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本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因此,该工程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四、建设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的必要性

维护西藏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

坚持发展是解决西藏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迫切要求水利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西藏水利的目标是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骨干电源工程、农业灌溉工程、牧区水利工程、城乡防洪保安工程以及流域综合开发,为西藏自治区产业发展以及人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水资源、电力、防洪安全等全方位的保障。

拉洛工程建设是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当中拟建的重点骨干工程之一,建设拉洛工程是西藏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农牧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对推动西藏特别是日喀则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能有力地促进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对建设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具有重要意义。

1.拉洛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

拉洛工程是承担灌溉,兼顾供水、发电和防洪,并促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开发任务的综合水利工程,工程是夏布曲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性工程。拉洛工程建设符合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工程建设是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体现,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日喀则市人口占全区人口的24.7%,农田占西藏农田总面积的37.9%,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为自治区农牧民年均纯收入的90.7%,贫困人口占自治区总贫困人口的21.8%,是西藏人口密度最大,农田面积最广的地区。同时也是全自治区贫困人口最多、人均收入最低、增长速度最慢的地区。“十二五”期间,日喀则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增收是实现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有力保障。

要实现自治区和日喀则市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目标和远期规划目标,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和畜牧安全,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建设拉洛工程,合理、科学开发灌区45.39万亩宜垦土地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拉洛工程建设产生的巨大效益,对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央调研组、水利部调研组多次建议及早建设该工程。因此,自治区将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视为实现小康西藏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是西藏水利“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头号骨干工程,也是迄今为止西藏投资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是实现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2.拉洛工程的兴建为扶贫搬迁提供物质基础

日喀则市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产区。日喀则市农牧民人数约占地区总人口的87.31%,农牧业在日喀则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无法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牧民贫困面大、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虽然日喀则市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已建成水利设施少,工程性缺水严重,生态与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能源短缺,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地区水利建设,解决好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饮水、用电、灌溉、防洪等问题,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确保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大灌区处于日喀则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发展区,农业生产技术发达,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是较适合农业生产开发区域,以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为主,规划为地区的粮食生产基地。灌区内耕种历史较久,广大农牧民在长期的辛勤耕耘中积累了丰富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且集中连片,可为地区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和生态扶贫搬迁点建设提供基本条件。对四大灌区的开发方式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四大灌区的开发既能改善灌区内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能为其他贫困地区居民扶贫搬迁提供条件,是解决地区贫困状况的唯一途径。

拉洛水库的修建,从根本上为灌区提供了灌溉水源保证,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将规划农地开垦为基本农田,本工程四大灌区开发符合当地经济特点,为地区农牧业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建设拉洛工程是打造我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海拔高,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显著。西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建设良好的高原生态环境是西藏及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工程涉及的四大灌区为典型的干旱气候区域,加之地质岩性、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气候等自然因素造成灌区生态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针对目前灌区内生态与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和载畜能力低下等情况,进行生态建设,涵养水土资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与环境,是四大灌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拉洛水库的修建,在满足灌区实施生态扶贫点搬迁建设粮食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针对目前灌区内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低下和生态与环境恶劣等情况,保护生态与环境并逐步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发展。进行四大灌区生态建设,涵养水土资源、防风固沙是改善生态与环境、农牧业生产条件、发展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西藏“贫、山、少、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打造我国西藏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4.项目建设为地区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提供基础条件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边陲,长期处于“雪山环绕,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西藏贫困地区存在着不同类型,其中资源缺乏型和环境恶劣型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日喀则市分散居住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农牧民来说,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资源十分匮乏。为了改善这些自然环境特别恶劣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并有利于搬出地生态自然修复,急需另择地点进行生态扶贫点建设,为日喀则市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土地保障。

拉洛工程的建设有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使当地的生态建设逐步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为外来生态扶贫搬迁的农牧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优质生产环境,按提供的土地资源,可安置生态扶贫搬迁人口约4.2万人,并使搬迁的居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保障了当地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使自然条件差地区的农牧民能够真正实现 “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

5.拉洛工程建设是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需要

拉洛工程是解决地区“工程性缺水”的控制性工程。四大灌区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是典型的干旱地区,且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在主要灌溉期4—7月,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226 mm,仅占全年降雨的51.5%,要解决四大灌区的灌溉用水问题,在设计保证率年份需从夏布曲引水约1.76亿m3。夏布曲水量丰富,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约占全年的76.1%,主汛期7—9月约占全年的72.9%,而灌溉期4—7月仅占全年的22.9%,8月径流最大,约占全年径流的33.9%。因此,为了满足四大灌区的灌溉引水要求,夏布曲干流开发首要工程措施就是建设控制性水库,调节年内来水量不均的现状,解决引水水源问题。拉洛水利枢纽建有年调节能力的水库,工程建成后,可调节夏布曲流域径流的年内分布,满足四大灌区灌溉用水的要求,是夏布曲流域开发的控制性工程。

拉洛水利枢纽是夏布曲干流开发的控制性工程,开发主要任务为灌溉,具备有效实施对申格孜等四大灌区自流灌溉的水资源和地形条件。建设拉洛水利枢纽是解决四大灌区灌溉用水需求的最优途径,是解决地区“工程性缺水”的控制性工程。

6.拉洛工程的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自治区南部,经济发展位居西藏自治区6个地区之首,土地总面积18.2万km2,耕地面积852.17 km2,天然草场为13.35万km2,森林面积为1.2万km2。日喀则市是西藏自治区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西藏自治区的40%,商品粮占60%,素有“粮仓”之称,农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 000 m左右的高寒地区。藏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也可酿制青稞酒,在藏族饮食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四大灌区工程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 860~4 050 m之间,地面天然比降小,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相对较长,自然条件较好,适宜青稞的生长。灌区建设是确保青稞及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根据西藏自治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保障粮食安全,西藏自治区农田灌溉有效面积由现在的260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350万亩,到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390万亩。2020年四大灌区保灌耕地面积可达21.27万亩,可产粮86 591.21 t,占西藏自治区粮食产量的9.1%,占日喀则市粮食产量的24.6%。四大灌区的林草地灌溉效益可为灌区生态建设增加多年平均生态效益2 123万元。

四大灌区的建设可保障日喀则市乃至西藏自治区粮食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自治区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可靠保证,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不可替代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该工程是自治区改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加快工程建设是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需要。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夏布曲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性工程,工程可彻底解决日喀则市四大灌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灌区内45.39万亩土地提供水源保障,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并为地区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提供土地保障,还可为藏中电网提供电力支持,并提高下游重要乡镇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加快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亦符合党中央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治水兴藏”战略。工程建设对实现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改善灌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防治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西藏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责任编辑 韦凤年

TV6

B

1000-1123(2016)20-0005-04

2016-10-18

普布,副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日喀则市西藏自治区农牧民
日喀则市唐卡传承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