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基层治理的历史镜鉴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8期
关键词:德治治国道德



中国社会基层治理的历史镜鉴

关于如何治理,不妨来看一看先人的智慧。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国基层治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政以德

在中国传统治理体系中,道德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人治社会,较少用法治来规范社会行为,那么就需要用道德来引导、来约束、来感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在现代社会治理中需要延续下去。因为,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主要是要靠法律的力量。但是,道德的力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对公民的教化作用,是法律的力量所不能够达到的。因此,一个社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定要将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非常讲究法制的确立和完善,但平等、诚信、敬业、环保等道德理念的灌输从未受到过轻视。正是由于这些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这说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才有根本保障。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德治思想和传统其实更为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成功的统治者,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越深,越有一种敬畏感:一个是头顶上的星空,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历史上有两个事例:一个是典型的法治——秦朝刚性治国,来源于商鞅变法的法家思想。公元前221年,秦朝在战争废墟上挺立起来,这个时候应当以休养生息的德治来教化百姓,而秦始皇尝到苛政的甜头,马车收不住了,结果15年就灭亡了。

北宋实行的是德治,重文轻武,是文人的天堂。开国之初,太祖、太宗定下崇文贬武之国策,举农工商之业。一时间,国家似乎展露欣荣,教育、经学、科技、史学等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一个文气典雅的国度诞生于柔风细雨之中。据史载,自太祖时代始,铸币叠增到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整个明朝276年所铸之总和,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也不过32万贯;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产生在宋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属于宋。举世皆赞其文化造极之盛世,经济登峰之时代。但不幸的是,赵宋集团消极地吸取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宋朝的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实质上是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的。宋徽宗、宋钦宗两帝最后都死得很惨,这是北宋的最后结局,自然是它治国策略的必然结果。

秦朝也好,北宋也好,最后都没有治好,原因都是只偏重了一面。

限制权力

社会生产力、文明程度还没达到之前,不适合搞“有限政府”,或搞“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而且我们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情况复杂,治理国家涉及很多因素,我们的社会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想做什么”的问题。

目前,我们离“小政府大社会”,或者“有限政府”的要求,可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哪个政党,或哪个人在执政期间不愿意去努力、去填补造成的。我们社会的发展由于巨大的历史惯性,现在可能还没达到这种条件。这个惯性既是文化的,又是民族性的。

另外,有一个人人皆懂的道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文明程度还没达到之前,不适合搞“有限政府”,或搞“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而且我们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情况复杂,治理国家涉及很多因素,我们的社会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想做什么”的问题。

那么,将来我们要破解社会治理上“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第一要转变观念,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体系。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依靠多元社会主体和社会力量来管理社会事务的理念,把它们动员起来。

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迅速培育一批有资质、有影响力、能承接政府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让它们成为社会管理的新型的骨干力量。

第二,以市场改革为契机,紧抓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拓宽政府职能转变的领域和范围,该放给社会的放给社会,该放给市场的放给市场,该放给下级的放给下级。用中央公报的话来说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转移什么内容?基层社会治理哪些是需要转移的?以什么方式转移?转移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社会治理的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研究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应用理论问题。

比如,我们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者委托社会组织进行服务,既发挥了它的优势,又提高了它的竞争力,降低了行政成本。“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在各个历史阶段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今天我们用社会组织来加强社会治理,不失为一种最佳的方式。

多元参与

中国社会内核始终是一个以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的“面对面的社群”或“圈子社会”。这一群体中的成员“不但对人,对物也是熟悉的”,因而,“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熟人社会”的这个现状没有改变。记得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熟人社会”概念,以分析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费孝通先生的“熟人社会论”获得当代许多研究中国乡土社会流变问题的学者的一致赞赏,它揭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社会内核始终是一个以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的“面对面的社群”或“圈子社会”。这一群体中的成员“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因而,“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这里所说的了解,指的是接受同一个意义体系,人们经熟识后所生发的集体亲密感觉和共同领悟。熟人社会这个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同样存在;不仅农村中存在,就是高度发达的大中城市也存在;不仅亲情来往时存在,而且履行公职时也会出现。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要着眼农村当前的实际,有效探索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路子。

首先,自治组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探索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明确基层政府及其派驻机构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事权划分及其相互关系。强化政府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政府扶持、市场运行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统筹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治安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综合效益,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社会全覆盖。

其次,基层群众自治治理结构要清晰。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广扁平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改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综合性信息平台,实现各项管理服务的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

再次,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应该说,现代基层治理创新对利益板结化是有所冲击的。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农村村委会普遍进行了好几次换届选举了,规范化程度逐届提高,数百万“村官”实现了由过去的任命制到直接选举的转换。在长期的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指导村委会选举的一系列原则,这自然会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中国青年报》2016.2.18、《法治周末》2016.2.16等)

猜你喜欢

德治治国道德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荷叶礼赞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基于德治的视角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