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瑶族长鼓舞与壮族蜂鼓舞的文化研究比较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民风瑶族

陶 媛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广东瑶族长鼓舞与壮族蜂鼓舞的文化研究比较

陶 媛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南端,是著名“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区。因此,无论是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以及艺术舞蹈都独具特色,具有浓烈的地域文化特点。位于广东的瑶族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瑶族渐渐的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艺术,尤其是在舞蹈方面,瑶族最为有名的就是长鼓舞,铜鼓舞等数十种舞蹈。在今天,瑶族的长鼓舞早已声名远扬,并且深受大家的青睐和喜爱。而国家对这种民俗民风也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长鼓舞的声名远播让更多的人们去认识瑶族。

瑶族长鼓舞;壮族蜂鼓舞;文化研究

引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不同的习俗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而岭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原始性文化[1]。因此,岭南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分布在广东的瑶族是一支十分古老的民族,而在2008年6月7日瑶族的长鼓舞已经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每到喜庆或者是节日以及庆祝丰收的时候,瑶族人民就会跳起长鼓舞,它已经成为了瑶族人民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以及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在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左手要握住鼔要上下翻转,右手就随之拍打着鼔头,一边击鼓一边跳舞,而不同的节日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在壮族,也有类似于长鼓舞的舞蹈叫蜂鼓舞。蜂鼓舞的源流沿革蜂鼔,陶腔皮膜,以绳绷紧,腰细两头粗,酷似蜂体[3]。这段话介绍了蜂鼔舞的名字由来,而蜂鼔舞和长鼓舞的鼓型相似,都是两头比较大中间比较小,而且两头都可以用来敲击。所以由此我们便可以对长鼓舞与蜂鼓舞进行研究比较。而它们又与中原的同类型鼔一脉相传,体现着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以及瑶族文化的影响,闪耀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光彩[4]。

一、研究长鼓舞与蜂鼓舞的文化意义

岭南鼔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品类繁多,而且各有千秋[5]。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很多鼔类,有足鼔,雷鼔,路鼔等数十种鼔类。中国鼔类的发展历史十分精彩,不同的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鼔类。而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古至今,鼔一直被用于重大的事情当中。很多地方依然把鼔文化保存的非常好。长鼓舞和蜂鼓舞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这两个舞蹈分别代表了瑶族和壮族。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而这些鲜明的民族特色正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标志。广东处于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岭南文化多为原始性文化。说明岭南文化保留了自己原有的特色以及神秘感,没有因为时代的演变以及其他文化的入侵而逐渐失去本民族的民俗。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古文化必须要研究岭南文化,因为他保留了古文化的完整。研究长鼓舞与蜂鼓舞也是因为它们是原始的舞蹈,是表现民俗民风的舞蹈,这对研究中国古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慢慢受到入侵。长鼓舞与蜂鼓舞如何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保留自己的特色,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去保护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的尊严,我们因为中国文化而闻名世界。而瑶族文化和壮族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有利组成部分,我们因为有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风,民族艺术文化才能使中华文化熠熠发光。研究长鼓舞与蜂鼓舞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中国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在继续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去认识。所以,对与长鼓舞和蜂鼓舞,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并且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去创新。这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去接受和学习,这样有利于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二、长鼓舞与蜂鼓舞的特点

(一)长鼓舞的特点

长鼓舞是少数民族的舞蹈,在跳舞的时候要边敲击长鼓边舞蹈而得名。长鼓舞由女性演奏则优雅而欢快,男性演奏则潇洒而活泼。长鼓舞的表演方式是舞者用竹鞭或者使用鼓錐一边拍打一边跳舞,跳到高潮的时候或是进行技巧表演时手持鼔鞭随乐起舞。长鼓舞的表演时人们都会穿上自己民族的衣服,以柔软的抗手,伸剪,雀步等一些动作来完成。以肩膀来固定长鼔,右手持着鼔一边敲打一边跳舞让身体,长鼓,以及跳舞者的精神融为一体达到高度的统一,突出本民族的特色。在跳舞的时候左手打着低音鼓,右手打着高音鼓,因此敲打出的长鼓高低音不同,节奏不同变化多端伴随着优美的舞姿,让人赏心悦目。通常敲打长鼓舞时也是由低音到高音节奏逐渐加快,最后嘎然而知。而瑶族的长鼓舞最能反映出瑶族的民俗民风。人们便用长鼓来纪念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庆丰收、起新房、过春节、祭祀等活动。而长鼓舞也成为了瑶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向往。

(二)蜂鼔舞的特点

蜂鼓舞是壮族人们表达情感的舞蹈,每当丰收的时候或是节日庆典的时候,壮族人民就会身穿盛装,在蜂鼔的伴奏下欢快的跳起舞来。蜂鼓舞是闻名于唐代,在唐代时期,民间有跳财神的传统,而蜂鼓舞就是在跳财神的基础上演变而产生的。在古代,蜂鼔还被称为“仗鼔”还有“拍鼔”而名字的得来也是因为演奏方式。蜂鼓舞是壮族历代传下来的一种舞蹈,舞蹈多反映生产生活所以即兴的表演比较多。蜂鼔音乐多为混合击膜鸣乐器,是一种古老的击乐。在演奏的时候要将蜂鼔用彩带挂在腰间,在拍打鼓面的时候既可以用双手拍打,也可以左手拿着木头,右手拍击右侧形似喇叭状的鼓面。蜂鼔舞在北魏的时候也曾经风靡一时,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因为他的节奏欢快。而蜂鼓的制作也同样是用树木做成,在两端的框用磁瓷做成,蒙皮用绳子绷紧。在很多重要的场合壮族人们就会用蜂鼓舞,比如壮族的巫师在求雨祭奠,超度亡灵,驱邪,庆祝丰收等等一系列活动的时候就会有蜂鼓舞表演,而蜂鼓舞在壮族民间也是最为主要的表演,逢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有喜事的话都要用蜂鼓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而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俗。

三、长鼓舞与蜂鼓舞的演奏方法

(一)长鼓舞的演奏方法

瑶族的长鼓舞是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舞蹈,它体现了瑶族人的刚健有力,民风淳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扬。长鼓舞的演奏方式也有很多的技巧,一般有两种坐姿,分别为盘坐式和内外盘坐式。高鼔音在右侧而低鼔音在左侧,通常要靠左手边摆放。在击鼓的时候,右手敲击高音鼔,使用的力气也要比左手的力气要更大一些。瑶族人们在跳长鼓舞的时候不仅手要打鼓,还会跟着节奏舞动起来。在演奏长鼓舞的同时一般还会有唢呐,盘王歌等来助兴。

长鼓舞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为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动作特点主要是刚健,粗犷,勇猛,有力,雄劲,果断,洒脱来表现瑶族男人的勇猛。在跳长鼓舞的时候每个起、跳、蹲、仰等动作都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劳动的热爱。并且表现出了瑶族男人的刚劲有力。瑶族长鼓舞所表现出的内容一般都是与生活有关,他们的基本动作都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有的动作形似盖房,有的形似耕地,有的形似家禽等等,长鼓舞反映了瑶族人们的生活气息。这也是岭南文化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原因,这些民俗民风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

(二)蜂鼓舞的演奏方式

蜂鼓舞是壮族人们最为有名和常用的舞蹈,也称为细腰鼔。壮族的蜂鼔与朝鲜族的演奏方式相似,在演奏蜂鼔时,将蜂鼔横挂在腰间,拍打圆球一面的鼓身会发出“哒、哒”的高音,拍打喇叭状的一面会发出“咚,咚”的低音。所以,蜂鼓舞也有高音和低音之分。而不同的制作材料发出的声音也会不同,如果是陶瓷制作的蜂鼔侧面,发出的声音则会清晰明亮,悦耳动听。如果是木质的侧面则会鼔音柔和,低闷沉稳。在表演的时候,壮族蜂鼓舞刚劲有力,体现了壮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敲打以及舞蹈上都很有节奏,舞步刚劲有力,欢快活泼,在每个动作转换之间都很有力道。蜂鼓舞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因此,人们在一起庆祝节日的时候可以都参与到其中。

四、长鼓舞与蜂鼓舞的比较研究

(一)伴奏乐器的比较

演奏长鼓舞时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长鼓,长鼓的形状两边粗中间细,长鼓舞的表演者则左手持长鼓,右手进行敲击。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有时候会用唢呐、锣鼓进行伴奏。演奏蜂鼓舞时主要的乐器是蜂鼓,因鼓身形似蜜蜂而得名,演奏蜂鼓时,将鼓系以彩带横挂在腹前或置于鼓架上,圆球状一端的鼓面置于左侧。演奏时既可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也可左手执竹木鼓棰敲击、右手拍击。球状一端鼓面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喇叭状鼓面发出深沉浑厚的低音。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用于合奏。

(二)表演群体的比较

长鼓舞分为单人舞、双人舞、群体舞等形式,长鼓舞共有72种表演形式,长鼓舞动作大多数是粗犷、彪悍、刚进,体现了瑶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逐。蜂鼓舞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一人进行演奏,而且要配合相应的剧本进行说唱,多人演奏极少,蜂鼓舞主要是壮族人民为了庆贺和欢度节日的时候所演奏的,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之用。

(三)表演文化的比较

长鼓舞的主要动作多数是为了表现生产、生活内容,主要是建筑房屋、耕田犁地、模仿牲畜等动作,表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激之情,长鼓舞意在表现出瑶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渴望之情。蜂鼓舞主要是为了祭神驱邪、消灾祈福,蜂鼓舞还可用以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唱本都是七言韵文的长篇唱词,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时,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穿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高歌欢舞。

(四)音乐特点的比较

长鼓舞和蜂鼓舞在音乐特点上的比较及其鲜明,长鼓舞主要是为了表现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所以舞蹈主要是为了模仿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而形成的,而且长鼓舞的表演具有单人、双人和群体性,这是长鼓舞的主要特点。但是蜂鼓舞主要是为了在每年的节日中,为广大人民祈福消灾,为了祈求神灵对于生活的庇佑,蜂鼓舞在表演的时候多数时候都是由一人进行演奏,并且伴随着剧本的说唱进行表演,表现的内涵主要是人们为了庆贺丰收和欢度节日。这是蜂鼓舞的主要特点。

五、总结

舞蹈是人们表达内心感情世界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这个文章讲述了长鼓舞与蜂鼓舞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再生。研究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起着促进的作用。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的舞蹈一直都在受到追捧,也在中国舞中占有者重要的位置[10]。研究和比较长鼓舞和蜂鼓舞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的民俗民风,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通过表达人们生活日常和感情的舞蹈不仅让人们了解了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也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这样有利于增加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提升中国人的自信心,并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兴趣。

[1]Baidu.岭南文化http://baike.so.com/doc/5409250-5647261.html.

[2]Baidu.瑶族长鼓舞http://baike.so.com/doc/6002335-6215312.html.

[3]韦俊海,韦土良.民族艺术[J].1986,(4):139-150.

[4]壮族蜂鼓与瑶族长鼓渊考记.民族研究[J].1984,(6):66-69.

[5]王思民.试论黔南少数民族鼔艺术.鼔类研究[J].2012,(5):26-69.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乐器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鼔类是常用的乐器。壮族男子多为强壮有力,女性则婀娜多姿,所以蜂鼓舞在表演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蜂鼓舞是壮族的一种古老的击乐。长鼓舞与蜂鼓舞的演奏方式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要研究比较长鼓舞与蜂鼓舞的文化,就要了解他们的动手手法,历史起源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研究古文化不仅仅是对古文化的了解与保护,更多的是希望我们现代人能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了解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这才是我们研究长鼓舞与蜂鼓舞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民风瑶族
岭南文化名家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多彩民风
岭南文化遗产讲座——《仓东计划》的理念与实践在广州举行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
《粤海风》与我的岭南文化研究
王岐山: 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