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治理结构 避免公司内部人控制

2016-02-03管利军

中国石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司法经营权董事

□ 管利军

优化治理结构 避免公司内部人控制

□ 管利军

避免和降低内部人控制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就是要合理平衡相互关系,严格界定股东、董事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

对于现代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股权结构分散是其内在特点,但股权分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过度在一些领域就会逐渐形成内部人过度控制,如公司的有些决策,所有权人无法提出合理意见,甚或公司资产被掏空。这些具有经营权的人员被赋予“内部人”角色,其好比层层代理关系,董事、监事、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只对公司有具体实际的控制权,无分红索取权,而股东则有分红索取权,相对控制权薄弱。

近期,“宝万之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那么,什么样的治理结构是最合理的,又该如何防范内部人过度控制?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引发内部人控制

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种治理结构的模式是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正常经营,从而保证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股权过于分散,经营权与管理权可能会严重脱节,股东可能会失去控制权,引发内部人过度控制。

“宝万之争”事件印证了这一点,万科股份股权分散,小股东数量庞大,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在此次事件中,对已经成为大股东的宝能,董事会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欢迎态度。从法律上讲,股东对公司拥有所有权,是公司的所有者,董事会只是公司内设的权力机构,而不应选择谁成为股东。另一方面,新进大股东在董事会无一席之地。作为大股东的利益,董事会不应该无视。

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大权力机构产生是有先后顺序的,没有股东也就产生不了后面的董事、监事。按照《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管理者由股东选举产生是法定权利,而不是反过来,管理者去挑选股东。

要充分发挥和增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监督控制职能。除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股东在拟定公司章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赋予独立董事应有的权利,不参与经营,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真正体现其独立性。监事会与其他权力机构也是监督的关系,依法发挥监督职能,对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予以纠正。

几大权力机构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遵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比如,在“宝万之争”中,争论较多的是关于向深圳地铁定向增发的董事会决议是否有效?万科一共有11名董事,在作出此重大事项表决时,需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此次决议,有3名董事反对,1名董事回避表决,7名董事投票赞成。由于新进大股东没有进入董事会,所以其利益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内部人过度控制的弊端

上市公司如果缺乏对经营者权力的制约,公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经营者位置上出现效率低下或踌躇不前,甚至错误决策,从而可能对公司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多数企业仍然维持老旧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一股独大的公司,基本上是经营者说了算,董事会还可能被架空。权力过分集中,更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

在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如果股东尤其是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没有话语权,那么,基本上股东就失去了对公司经营权的控制和监督,就会产生内部人控制弊端,给公司利益甚至股东利益带来损害。在现实中若仅仅靠《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股东诉讼权来维权保障的话,那么股东的投资成本会多高?不难想象,当宝能取得了万科25%股权的时候,就有权利争取话语权,争取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否则,公司的经营发展与他的意志无关。

应对策略

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和降低内部人控制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就是要合理平衡相互关系,在给予自主经营权的同时加强监督,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内部规范界定股东、董事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并付诸实施。

逐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通过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各种行为。比如,大股东依法正常的行使股东权利行为应予以保护,但是前提是不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能干预公司正常的经营,要明确大股东的诚信义务。享有经营权的人员应当充分代表股东,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大股东小股东一同保护,一视同仁。

加强公司内部自身控制。不仅要有代表大多股东利益的内部人,而且也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要求。企业内各个内设机构要相互制约,既要独立运作,也能相互支持。各机构发挥各自的作用,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探索相应约束和规范行为措施。建立内部控制人诚信档案,对失信的要加强监管和披露,探索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并进而给股东造成损失的内部控制人的赔偿追究责任机制。通过定期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监督、内部控制规范检查等,约束经营者的行为。

(作者单位:化工销售公司)

猜你喜欢

公司法经营权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效能发挥的法治密码
分析公司法与公司监管体系研究
法条的公司法转变到实践的公司法的意义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现状研究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
从法条的公司法到实践的公司法
公司法上的利益归入:功能界定与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