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
——在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6-02-03张岂之

华夏文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口素质张岱座谈会

□ 张岂之

·文化评论·

春风化雨
——在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 张岂之

编者按:本文系张岂之教授1994年5月17日撰写的发言稿,是为当月21日中午12时举办的纪念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小型座谈会准备的稿件。张岱年先生过世十多年,但他关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依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愿望。该文没有公开发表过,刊登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衷心祝贺张岱老八十五寿辰,谨祝岱老健康长寿。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张岱老带头宣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我想起杜甫《春夜喜雨》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精神境界的滋润,仿佛春雨的浸润万物一样,虽然“细无声”,但它的哺育功能却是不可低估的。当前有些人习惯于只看到有形的物质利益,往往看不到甚至漠视无形的精神作用,这最好请他们读读杜甫的这首诗。

张岱老在《文化发展的自觉设计》一文(发表于《华夏文化》1994年第1期)中说:“传统文化已达到的真善美,不但不应抛弃,而且应加以发扬。对于西方文化的真善美的成就,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吸取,主动拿来。对于今后文化发展的道路应有自觉的设计。”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具体言之,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研究和普及,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注意;有些方面已达到“自觉设计”的程度。例如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书刊和大学里开设有关这方面的课程,亦已引起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注和鼓励。可以断言,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令人欣喜的局面。

今年二月初我给张岱老一封信,谈到提高12亿人口素质的问题。二月十八日张岱老给我回信说:“接来信,十分高兴!提高人口素质,确是一个重大问题,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有益于提高人口素质,此乃吾辈所应担负的历史任务。我们不是复古主义者,也不是新儒家,但确信传统哲学中的精粹思想,至今仍能发放真理的光辉,对于正人心、移风易俗确有助益……”事实正是这样。文化演进和发展的规律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文化,其民族化越是充分,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是发扬充分,则越加容易准确而有效地吸收世界文明的优质;民族化才是国际化的立足点和基石。我们应当像张岱老所说的那样,在研究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更多更好的工作,而且力求在传统和现实之间架设桥梁。因为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还是为了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为了“正人心、移风易俗” 。

总之,用“春风化雨”这四个字来概括张岱老的学问、道德、人品是非常恰当的。谨祝张岱老在传统文化研究的园地不断取得新的果实。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七日

猜你喜欢

人口素质张岱座谈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民国时期山西人口素质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