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五灯会元》中的释迦牟尼佛偈

2016-02-03邱震强

华夏文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效法金刚经自性

□ 邱震强

释《五灯会元》中的释迦牟尼佛偈

□ 邱震强

中华书局本《五灯会元》中的释迦牟尼佛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五灯会元〉白话全译》译为:“法本是效法无法,无法之法也是法。今天在此托付无法,效法之法何曾真有效法?”

《景德传灯录译注》译为:“正法本效法于无法,无法之法亦即正法。今日传付无法之时,所效法之法却又是何法?”

本偈用“法”甚多,所以首先应该弄懂“法”的含义。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佛学大辞典》解释最详:“【法】梵语dharma,巴利语dhamma。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昙。(一)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括之,可类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就任持自性之意义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解之意义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言之,法系指所有之存在。同时,诸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二法。又就诸法之分类而言,最常用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之五位 七十五法、唯识宗之五位百法。

“若就规范、教法等含意而言,佛典中常见之用语如: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即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盖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

那么,这里主宾位置上的“法”究竟是指“一切的事物”、“所有之存在”还是“佛陀之教法”呢?背景知识告诉我们,“法”应该是指前者。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研究禅语,这是对禅语总纲的把握。纲举才能目张,偏离总纲的解释是不可取的。禅宗语录可以根据两大教学内容分类,根据第二大教学内容(“成佛之法”)“戒、定、慧”分出三类禅宗语录,“戒”类禅语包括“无住类”“不舍类”“不思类”。要做到“无住”,就必须破相,不破相,就会处处住;破了相,就会处处不住。所以禅宗语录到处讲破相,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以《金刚经》为修行指南,《金刚经》就是破除对“相”的执着,所以该经中的“法”一般指“一切的事物”、“所有之存在”这种“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三藏法数》:“【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金刚经》的“六如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王日休曰:“法,谓心之所校较量思维者。”陈雄曰:“意着法尘,起种种业。”(朱棣《金刚经集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法尘】(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综上,释迦牟尼佛偈中所提到的“法”,只有第二个可解作“效法”,其余均应解作“(一切)事物”。由于此偈涉及甚深佛理,直译可能因文害意,故宜意译。全偈宜释译为:

一切万法(一切的事物)虽名为“法”,然其本来面目实是无有一法(事物)可立。

虽实无一法(事物)可立,却又不妨碍森然万法(事物)之因果运转。

如今在付与这“无”法(事物)之际,

须知万法(事物)从来不曾有一可执著的实体。

(作者: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邮编410004)

猜你喜欢

效法金刚经自性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从敦煌写经看唐代《金刚经》的版本与流传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如何读《坛经》
《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刚经”炼成记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郑淑万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