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03詹向红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郑玉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石教研室中医药

詹向红,曹 珊,刘文礼,王振亮,霍 磊,陈晓辉,郑玉玲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中医多学科研究】

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詹向红,曹 珊,刘文礼,王振亮,霍 磊,陈晓辉,郑玉玲△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以中医基础类学科为主体的中医基石学科是中医药院校的立足之本。鉴于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河南中医药大学近3年来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围绕中医基石学科建设从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学科与教研室并重,实施建制并行,促进科室优势互补,实现科室协调发展,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中医基石学科可持续发展综合建设模式。

中医基石学科;学科建设;模式

中医基石学科主要是指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和方剂学等为主体的中医基础类学科,他们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是特色中医药院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奠基石,因其学科性质和地位的重要性,我们采用“基石”来表述。

1 问题提出

近代以来尤其是建国以后,中医基石学科从无到有,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日益深入,学科内涵和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然而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全国中医院校的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面临整体下滑的严峻局面[1],直接影响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1 体制机制模式僵化

多科合一的学科(如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合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等)建设模式,教研室被弱化或取消,课程和教材建设直接受到影响;大一统的学科定位不准,学术研究凝聚力不足,教学建设任务及发展方向不明确,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取消教研室的院校教研室主任变为课程负责人,对外交流受限,教师从事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学科队伍日益萎缩。

1.2 科学研究理念偏差

受现代医学和逻辑思维的影响,忽视中医学科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完全以现代医学解释、研究、评价中医,导致本体研究缺乏(该类科研立项、获奖困难)、中医思维弱化、传承不力、创新不足、实验研究低水平重复,真正对中医学术提升的贡献不大。

1.3 优秀师资后备不足

受多方因素影响,中医基础类研究生历年来调剂生源较多(甚至包含少数非医学背景生源),中医基本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加之近两年国家政策对中医学术学位研究生报考执业医师的限制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规定,客观上打压了优秀生源报考中医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热情。此外,中医功底深厚的优秀硕、博研究生指导教师大多年资偏高、精力有限,而新的导师遴选不注重中医功底的考核,中医思维在研究生阶段很难得到强化,引进的青年师资质量受到影响。

1.4 价值取向偏重功利

目前教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容易滋生“重科研”、“重临床”、“轻教学”的趋利价值取向,中医基石类学科教师不重视中医基本功底的积淀,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基础不稳,直接导致人才培养特色不显,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探索符合中医发展规律、学科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已刻不容缓。

近年,一些院校和学者已尝试对中医基础类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2],但多侧重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提高等方面入手。我们认为,中医基石学科发展不仅需要强化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突出体制改革、制度保障、条件支持,需要深化适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全方位内涵建设。为此,我们在对全国独立设置的23所中医院校大量调研基础上,又将我校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鼎盛时期和现阶段建设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经多次研讨、多方论证研讨,建立了新的学科建设模式并付诸实践。

2 改革举措

2.1 建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与教研室并行管理机制

以学科内所设的不同课程体系为基础单元,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暂行)》所设定的一级学科中医基础医学学科项下二级学科分类,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等原来由2个或2个以上教研室合并的学科,在学科下恢复教研室设置,原属学科与新设教研室行政建制并行,并对学科与教研室权责利进行界定:教研室主要负责课程、教材、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学科主要负责重点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及其他整体协调工作;教研室主任兼任学科副主任,教研室在上述学科所属工作开展时服从学科管理。实行学校-院部-学科(教研室)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2.2 制定学科发展建设规划,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及兄弟院校同学科发展成熟经验,全面评估、科学谋划,制定院部、学科、教研室不同层面年度建设计划和5年发展规划,经专家论证、修订完善后,按计划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科建设。

根据各专业对中医基石类课程的需求程度,我们组织中医基石学科教师与专业所在院部会同学校教务部门相关人员共同研讨、论证,合理扩大中医基石学科核心课程的专业覆盖面,把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理念固化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3],为培养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中医思维能力稳固的人才奠定基础。

2.3 形成内培外引、整合吸收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格局

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仅仅依赖引进人才的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已不能满足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特聘教授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加强对基石学科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邀请全国同领域知名专家作为骨干教师的校外导师,加强科研协作和指导,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能力,扩大学术脉络。此外,为及时补足中医基石学科师资队伍缺口,还从校内其他部门整合具有相同学科背景和学术方向的优秀人才吸收加入中医基石学科,壮大规模、改善结构。内培外引、整合吸收相结合的建设举措,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格局。

2.4 强化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强力支撑作用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着力课程建设,加大对教学质量工程的投入,陆续出台一系列资助文件,加大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的资助力度,为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活水源头。我们通过搭建临床基地、重点遴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通过跟诊、坐诊,不断临床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注意丰富教研活动,创新教学竞赛形式,开展说课、教学设计观摩教学活动,举办基本功竞赛、微课大赛、实验教学大讲赛,加强赛前培训,以赛促教,为教学骨干的脱颖而出提供展示和锤炼的平台,为广大教师营造了重视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设立中医基石学科研究专项,并加强教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注意搭建教研成果的交流平台,促进获奖教研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5 深化学科本体研究和平台建设对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

目前中医基石学科存在研究方向分散、协作意识不强、研究视角偏离学科内涵、条件建设不足等问题,我们鼓励和支持学科结合自身特色,不断凝练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学科本体研究,加强研究室、研究所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为深入开展学科本体研究提供坚实依托。同时,实施和推进中医基石学科和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共建方案,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专业科研技术服务为保障,促进学科科研项目在中心平台的落地生根;此外,注重学科优秀教学传统和科研特色的传承,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名医名师工作室,一批承古拓新的学科群体正在兴起。

2.6 构筑多种形式相互交融的学科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优秀经验交流和共享的重要载体。但目前以个人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为众多基石学科教师选择的主要学术交流形式,学术交流层次、范围和深度都有上升的空间。为此,我们在以往开展学科、教研室层面的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融合网络、学术会议、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构筑了层次高、范围广、效果好的深度学术交流平台。如依托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主网页,建立中医基石学科网络学术交流平台,使学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承办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诊断、方剂学学术年会并成立河南省多个学术分会;开展“悦读经典、分享提升”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举办中医基石学科教学改革及优秀教研成果研讨会,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不同学术思想碰撞、交流和共享,有力地提升中医基石学科整体建设水平。

3 建设成效

3.1 建制并行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探索建立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与教研室并行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分工明确,条理清晰,理清了教研室与学科的关系,激发了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开展教学研究的工作热情,提高了不同课程体系教师的工作效率,既有利于大学科优质资源共享,又有利于教研室课程、教材建设,充分发挥了学科和教研室的优势和潜力,达到了学科与教研室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的[4]。

3.2 多措并举提升学科水平

通过3年的实践,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医基石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等教学质量工程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教研科研立项和成果37项,教学竞赛奖9项(获全国竞赛奖5项,省级特等奖1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364篇;所有中医基石学科都建有自己的科学研究平台,10个学科中有7位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7位当选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术影响力明显提升。

3.3 学科建设助力人才培养

在大力推进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进程中,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带动了学生学习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近3年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各类竞赛奖179项。在2015年全国首届《黄帝内经》知识竞赛中表现出色,荣获二等奖。

中医基石课程群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考课程的一部分,其掌握情况直接影响考试通过比率。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权威发布,近3年我校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同类院校15个百分点以上,四门核心课程的平均掌握率也均超过全国同类院校。

上述成绩表明,中医基石学科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是中医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列为党政工作重点,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中医基石学科所在院部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创新性地建立了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出台了《河南中医学院关于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意见》,界定了建设学科,确立了建设目标,明确了管理体制,建立了考评机制,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临床基地、研究生招生、经费支持8个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强力推进了中医基石学科的发展。

在2013~2015年全国中医教学管理、中医教学研究会年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校长论坛上,我校关于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设想和实践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院士及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中国中医药报》、《河南日报》等纸质媒体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教育厅等网站报道了我校开展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情况。

我们相信,学科与教研室并重、建制并行、协调发展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新模式,将为同类院校中医基石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对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王振国.当代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形成的历史局限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5(1):3-5.

[2]冯济凤.略谈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2-4.

[3]霍磊,詹向红,曹珊,等.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 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37-39.

[4]曹珊,詹向红,李春晓,等.科学规划 改革建制 振兴中医基石学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4-6.

R222.19

:A

:1006-3250(2016)07-0922-03

2016-11-08

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SJGLX229)-基于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的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詹向红(1963-),女,河南许昌人,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研究。

△通讯作者:郑玉玲(1955-),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

猜你喜欢

基石教研室中医药
立足三个突出 奠定安全基石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核 安全基石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趣闻
散文大厦的三条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