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的钢琴伴奏

2016-02-03马晓婕马晓婵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伴奏者器乐钢琴伴奏

马晓婕马晓婵

(1.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省大同市北岳中学,山西 大同 037006)

音乐教学中的钢琴伴奏

马晓婕1马晓婵2

(1.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省大同市北岳中学,山西 大同 037006)

钢琴伴奏艺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与独奏的区别、钢琴伴奏者在伴奏中的受益、深入了解作品风格及声乐与器乐作品伴奏的差异四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增进大家对钢琴伴奏艺术的了解重视,共同提高钢琴伴奏水平。

音乐教学;钢琴伴奏;演奏;音乐作品风格

在音乐表演中,钢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专门的表演艺术。目前在钢琴伴奏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了高质量的伴奏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出现。在我们的音乐实践中,包括高校音乐教育、社会团体组织等等,都十分需要钢琴伴奏。但有相当一部分钢琴专业的学生,是不愿意承担伴奏这个角色的;也有的同学自己想弹好伴奏,但力不从心,苦于没有必要的指导。

下面,我把在学习及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弹伴奏的体会分以下四点来阐述。

一、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与独奏的区别

钢琴专业的学生大多时候是在“自我欣赏、个人陶醉”式的演奏,他们更习惯于独自练习,而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小的团体中,作为合作者来练习并倾听自己的琴声及双方的合作。因为缺乏合作,所以在实践中给别人伴奏时就会出现你演你的,我演我的,顾不上去听对方的声音的现象,造成“水火不相容”的音乐。比如有的同学在伴奏时像弹独奏曲一样,好心地认为力度越强效果就越棒,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喧宾夺主;还有的把自己的角色搞混了,伴奏本身是绿叶,被伴奏者才是红花,而有些伴奏者凭着自己主观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来处理乐曲的强弱力度、速度快慢和情绪变化,从而使被伴奏者变成了“追随者”,变成了“绿叶”,不能发挥应有水平,音乐表现受到了约束和牵制。在一次用钢琴伴奏的器乐独奏演出结束后,曾有人遗憾地说:“这哪是在伴奏?分明是独奏!”所以平时要经常有意识地弹某些伴奏,时时要倾听,处处讲默契。

把钢琴伴奏弹得如同独奏一样固然不妥,不过,如果把伴奏仅仅当成是声乐或器乐独奏的附属、陪衬,那也显得有些消极被动了。比如:合作者赶拍子,伴奏也跟着赶,合作者拖节奏伴奏也跟着拖、随声附和,而没有去协助调整;当伴奏部分是主旋律时,弹奏仍然是一带而过、轻描淡写;当乐曲进入高潮部分时,伴奏没有推波助澜、烘托气氛,而是“稳坐钓鱼台”。这些现象都会使演唱或演奏者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而得不到伴奏的补充、烘托,从而削弱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既能正确理解发挥钢琴伴奏的功用,又能把伴奏的表演质量弹得像独奏曲,那听众将听到更美好的音乐。

钢琴伴奏讲究的是默契,练习的秘诀是逻辑性,要用头脑去工作,伴奏者可以先通过单独练习,达到能基本按作品原速流畅弹奏,而不至于因不熟而干扰独奏者,然后再进行合作练习,在合作过程中,伴奏者须积极听取合作者的意见,在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应首先听取来自专业教师的指导要求,其次是作为艺术指导的伴奏教师,在演奏技巧上应更尊重专业教师的教学要求。下面来说一下钢琴伴奏的合作步骤。

第一步:初步合作——伴奏者与合作者之间要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听觉上要逐渐从生疏到习惯于接纳对方的音响,并在倾听中发现双方合作中的问题,做到心中有谱。为使听觉、视觉照顾得更周到些,不要急于按原速合,钢琴也可以轻一点弹,以便更仔细地听对方。

第二步:细致磨练——合作双方在初步练习之后,还应在细节上进行精细的加工处理,逐句磨合、逐段熟练,难点着重加强练习。统一双方的音乐处理,即要求除了要有协调一致的音乐进行外,从乐音、乐句、乐段到双方的音乐情感交流都必须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才能算得上是合作较为熟练。

第三步:逐步完善——这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重点应放在音乐的表现力及完整性上,如果曲目较大、篇幅较长,就有必要养成中途不随意打断、完整地演奏完全曲的习惯,如有机会应争取走走台,并同时约请专家或同行朋友提提意见,采用录音、录像来对照检查也是从客观上来发现不足之处的好办法。

二、钢琴伴奏者在伴奏中受益匪浅

当伴奏者接触到一位优秀的合作者时,他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力、欣赏力和表现力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而有所提高,因为无论是声乐或是不同器乐的演奏,其音乐语言是相通的。特别是在艺术院校,为不同专业的音乐学生伴奏时,可以受益于各位专业老师的指导。通过与不同人的合作、比较,伴奏者可以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并且明白如何来辨别音乐表演质量的优劣。

在某些钢琴独奏作品中,有些片段是模仿管弦乐音色效果的,如果对各种乐器不太了解的话,就很难产生共鸣。而作为伴奏,如果能经常与不同的器乐学生合作,就会逐渐了解、发现各种乐器的特色,甚至会发现同一乐器在不同的音区,也有音色上明显的差异。比如小提琴极具穿透力的高音区,柔美的中音区,丰厚的低音区;音色浓郁而坚实的大提琴;声音明亮辉煌的小号;音色圆润浑厚的黑管等等。伴奏者常与这些不同的乐器合作,会使自己的想象力更丰富,再演奏独奏曲,遇到模仿其他乐器音色时,就更容易产生共鸣,能准确地意识到是在模仿哪一种乐器。

在高校音乐学院,学生每年都会有毕业生音乐会,平时也有很多演出活动,这时伴奏者会有不同的合作对象,同时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音乐作品。有时演出任务重,而排练时间紧,伴奏者不得不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认谱、视奏,进入合作。甚至有时拿来一首新作品,马上就要边视奏边合作,以便马上应急演出。这就要求伴奏者提高自身的视奏能力,首先思想要高度集中,做到眼比手快——视觉反应要异常迅速,在手指弹奏前眼睛已提前看过乐谱。其次,还要有格外敏锐的听觉反应,既要倾听自己的弹奏,更要抓住独奏或独唱者的乐思。通过这种实践训练,伴奏者的潜能被极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能力提高了,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三、深入研究作品风格是钢琴伴奏者的必修课

任何音乐作品的成功表演,都是表演者在尊重原作基础上的再创造。但有时由于伴奏者急于上手练习,忽视了作曲家及其作品风格以及乐谱上的有关标记,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不利于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容易偏离作品风格。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平时注意积累一些知识,熟悉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风格特点,了解他们的重要曲目,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高练习。比如古典作品,和谐匀称又有分寸感;浪漫派作品,既强调丰富的内心情感,又强调自由抒发主观情感;形形色色的近现代作品,往往通过非传统调性、频繁多变的和声,以及音色、力度、节奏的变化对比,做一些朦胧闪烁的奇妙气氛渲染,制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了能够忠实地表现原作风格,就要不断研究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作曲家风格,并进一步研究其某一作品在共性中的个性。这就给伴奏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艰难的任务,但通过这样研究、练习,可以使伴奏水平逐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四、声乐与器乐伴奏的区别

人们常会好奇地问:“声乐伴奏与器乐伴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声乐带有歌词。它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两者的有机结合,歌词内容可以更准确地引导演唱者和伴奏者,使他们能更好地把音乐旋律转化为作者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使音乐打动人心。伴奏者在为声乐作品伴奏时,除了要注重分析旋律线条,也要对歌词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配合好歌词去伴奏。

2、有形与无形。一般乐器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而声乐却是无形的。乐器是靠人来操纵的,而声乐是演唱者直接通过自己人体内的声源系统,呼吸器官,共鸣腔体的综合配合来发声,通过演唱来抒发丰富情感的,它的变化更细腻。声乐伴奏与器乐伴奏相比,前者要配合得更讲究、细致一些。

3、灵活的声乐演唱。声乐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灵活性,演唱者本人就相当于一件“活乐器”,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个性气质、情绪等都因人而异,发声器官、演唱方法也各不相同。在与伴奏者合作时,吐字发音、共鸣音量、音色音域都要配合得很默契,必要时可以灵活运用即兴伴奏或移调等特殊技巧来伴奏。器乐伴奏也有其特殊之处:比如曲式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庞大,需要严谨地组织布局;某些作品难度较大,需要艰苦的练习过程;有的前奏,间奏及尾奏规模大而份量重;要了解多种乐器的特性及大量曲目……总之,声乐伴奏与器乐伴奏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虽有相对特殊之区别,而又无绝对难易之分,只要用心去专门研究,就能使自己的伴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五、结语

钢琴演奏与音乐教学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要遵循以教学促进演奏,演奏又反馈于教学的原则,钢琴伴奏也从中体现了自身价值,让我们共同把钢琴伴奏这门艺术重视起来,努力提高我们的钢琴伴奏艺术水平。

[1] [英]J.雷蒙德.托宾著,克纹译.怎样即兴创作钢琴伴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8.

[2] 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8.

[3] 梁广程,潘永璋.乐器法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1.

猜你喜欢

伴奏者器乐钢琴伴奏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钢琴伴奏应具备的能力及表演中的注意事项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器乐演奏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