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在这里延伸

2016-02-02王洪芳袁玉兰

兵团工运 2016年6期
关键词:技术员连队兵团

□王洪芳袁玉兰

梦想在这里延伸

□王洪芳袁玉兰

清瘦的面庞总是挂着微笑,一双大眼睛闪着智慧与机敏,个头修长的她干什么事情总是很利索,快人快语的性格更是显出她的果敢与干练,她就是七师一二九团七连连长李慧霞给人的第一印象,从技术员、副连长到指导员、连长,她的人生轨迹就是默默地在团场连队的土地上奉献着青春和智慧,团结支部一班人,创造了农业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她个人也荣获兵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我是团场一个兵

“来到兵团我就是兵团的一员,我愿意在兵团广阔的田野里锻造自己,把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运用到生产中……”这是李慧霞在大学生交流会上说的一段话。

李慧霞是来自甘肃的一名女大学生,2002年毕业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学系的她,辞别父母来到七师一二九团工作,融入到了兵团这个大家庭,成为了兵团的一个兵。由于工作积极,能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农业新科技知识,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2005年她经过推优担任了连队农业技术员。刚担任技术员工作的时候,她生怕自己不熟悉兵团的气候特点,掌握不好虫情测报和土地条件,干不好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于是就向团生产部门的老技术员学习,向连队的老职工学习。在工作中她从来不言苦,总是第一个下地最晚一个回到宿舍,仔细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汇报,2006年是一个大旱的年份,她每天主动观察作物长势,及早发现了有虫情蔓延的趋势并适时进行物理防控,由于防控得当及时,她所在的单位农作物没有受到虫害侵袭,为职工避免了经济损失。

依靠科技抓管理

在农业连队,每项新技术在刚推广的时候是最难的,职工们还没有看到效果都不敢尝试运用,她总是为大家一遍遍分析测算,让职工在理性上接受新技术新措施,执行过程中她总是严格执行技术参数和技术标准,很多个新技术推广都是由职工不理解到理解,再到认可,这样的过程虽然她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辛劳,甚至还听了很多难听话,有时还被职工埋怨。但是最终看到四月苗、五月蕾、六月铃、七月花、八月絮的喜人景象,职工喜笑颜开喜获丰收之际,也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再苦再累她也感到十分欣慰。刚到七连的时候她发现连队职工接受教育的层次不同,特别是职工对精量点播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持徘徊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一现状,她采取三招:一是坚持加强素质教育、展开技术培训活动;二是利用每周一次职工现场会、观摩会、外出参观取经等形式,循循善诱,现身说法,使职工亲身感受科技带来的效益;三是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管区领导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办法,并带领业务干部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全连田管大检查,对管理到位的承包户进行表彰奖励,对个别不负责任的承包户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使七连棉花单产稳步递增。

在推广杂交棉稀植、棉花早打顶、一膜三行等技术措施时,连队职工群众不理解,总是受“棉籽下的多发芽率就会高、棉花苗越多越好、个大力不亏”等老观念影响,一穴一粒播种和定苗、早打顶技术推广十分困难,她就一户户去做工作,苦口婆心给职工算经济账,白天忙地里,晚上回来要到职工家里做工作,在她的坚持下这些新技术和常规管理模式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通过几年的积极引进、推广、消化、吸收,连队的每一个承包职工都成了科技运用的行家里手,每一项新技术推广在七连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也有力推动了各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各阶段田管目标的圆满完成,促进了连队棉花、玉米、小麦、油葵、打瓜、大棚的亩产创历史新高。

“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群人,我们的收入却增加了3倍,连长李慧霞功不可没!”该连老党员侯海滨肯定地说。

职工冷暖放心上

“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脱贫致富奔小康上,在致富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李慧霞的话总是掷地有声。

李慧霞任职的五连、七连都是一二九团较偏远的连队,职工群众的生活好不好,有没有困难,还有哪些需要帮忙的,这些都是李慧霞日常最为关心的事,她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一年四季带在身上,那里面密密麻麻记着连队的大事小情。在五连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由于连队位于通古特沙漠边缘,地下水位低,多年来,全连职工吃水困难,庭院用水更困难,小家院子种不了菜,所以吃菜也成了职工头疼的事。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在团党委的支持下,对五连自来水管道进行修改,并更换了水表,解决了全连职工吃水难的问题。在解决了职工吃水问题之后,在她的精心设计、协调和全连干群的努力下,利用连队泵房管理面积较少的有利条件,为全连家属区通上加压滴灌,使全连职工彻底结束了小家庭院用水难的历史,都吃上了自己种的菜。

为了鼓励职工大力发展自营经济,李慧霞除了在广播上大力宣传外,还带领领导业务走家入户,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大力宣传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通过努力,连队庭院种植业从空白发展为家家有果树,全连种植果树356.4亩,养殖户167户,切实实现了家家有果树、户户养禽畜,使全连职工收入大幅提高。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是对李慧霞工作的高度浓缩,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技术员连队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不许撵他走
转运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八路军留守兵团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