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即语文课程

2016-02-01王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麋鹿语文课程课文

王萍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你这个人。这句极具个性的表达生动地阐述了“语文教师即语文课程”。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就是一门生动的语文课程。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唤醒和培养课程意识呢?

一览众山小——胸怀课程,整体把握教学

郭元祥教授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是对教育活动体系中课程系统的一种整体认识,是教师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这段论述强调了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即教师怀有一定的课程信念,对课程整体把握的意识,以学生最终发展目标为指引,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认识。课程意识的唤醒除了一般的课程理论学习,更要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语文课程标准等国家重要的课程文件。这些文件与规章,从不同层面体现国家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与基本精神,是语文教师建立“语文课程”意识的前提,是语文教师完整、准确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础。目前,不少语文教师不会从课程整体思考语文课程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例,往往就课文教课文,而非从课程整体中把握眼前所教课文或习作的地位。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能前沿后续,体现课程整体性。换言之,语文教师不应把“课程”仅理解为“科目”或“教科书”,而要把课程理解为学校全部教育行为与学生实际经验。具有课程意识的语文教师,会自觉与教科书对话。根据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主动对教科书进行“增、删、调、改、换”等二度加工,进行班本化改造。站在课程的高度来理解课程,设计教学,教学的格局才会与国家规划和学生发展合拍同步。

引源头活水——旁征博引,灵动实施教学

课程意识不仅是理念,更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课程与教学相互勾连、互生互长。

课程目标指引课堂教学。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隐藏在文本中,需要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价值的指引去发现与提炼。应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后进行比较、判别、筛选,最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确立课程方向和课堂目标,并以此为航标,课课、堂堂、时时,咬定语文课程目标不放松,不偏离航道。在薛法根老师的《哪吒闹海》课例中,故事情节耳熟能详,不教也懂。薛老师将内容聚焦在文本语言形式的运用上,确定了“概述、讲述、转述”三个核心内容,概述重在“通过抓要点,把一个故事说成三句话”,讲述重在“通过想象,把一句话讲成三句话”,转述重在“转换角色,一个故事讲出不同说法”。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学生口语表达中三种主要表达方式的训练和习得,更为称道的是用具体教学践行课程标准中“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课程意识指引下的课堂可谓是目标和方向明确,方法和环节简约,教学成效自然显著。

课程资源创生灵动课堂。教师要有“教师即课程”的自觉,要在生活背景中把握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与其他学科交织中把握语文课程,促进语文课程实施突破课堂限制、学科约束与学校藩篱,并使之与其他学科融通,与生活融通。

我们来看看蒋军晶老师的《麋鹿》一课中,课程资源引用的“神来之笔”:(1)利用插图,三辨麋鹿。A教师投影图片,问“你能不能判断这是不是麋鹿?”B提供信息:这只鹿俗称四不像,认为它是麋鹿的请举手。待学生整理出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特点:角尖指向、尾巴、毛色、蹄子。从而明确小结:只取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特点来写,就像我们平常写作一样,哪怕是一个铅笔盒,也要写出特点来。C从文本找证据,证明他不是麋鹿,只是驯鹿。重点要读哪一段?很能干的同学可以找到三条、四条理由证明它不是麋鹿。找到做记号,待会儿交流。(2)虚拟场景,进阶讲解员。教师设计凭借文本,循序挑战,难度渐增,虚拟实境的活动,让语文成为学生每日沟通与表达的灵活工具:A是依据文本的初级讲解员:根据教师圈画的红色线索,依循说明该动物是不是麋鹿。B是活化语言的高级讲解员: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提问,且蒋老师所设的问题,学生必须根据文本进一步推论,方能回答,设计巧妙。C是举一反三的特级讲解员:教师提供园方书面解说牌,请学生以课文为据,小组合作完成。

知识性文本《麋鹿》教学中,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有科学课中的插图与文本对比阅读,让孩子明确了写事物要抓特点;有拟实设境,用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引发阅读和表达的兴趣和欲望,激发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有层层训练,降低难度,提高熟悉度、增加练习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之中,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工具性能力能不与日俱增吗?

百川皆归海——以人为本,多元引领教学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经验对接,与自然沟通。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寻找,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大自然就是孩子们的无声之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课堂上教师的滔滔不绝,绵绵不断,语文教师就是孩子们的无字之书;课堂生活中,孩子或眉飞色舞、欢呼雀跃或静思默想,涵咏品味,课堂就成了无谱之乐曲……

看,站在讲台上的你就是语文!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麋鹿语文课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背课文的小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