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操作规范

2016-02-01夏联恒付晨菲李晓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8期

高 杰 夏联恒 张 雅 付晨菲 李晓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操作规范

高杰夏联恒1张雅1付晨菲1李晓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周围血管;电针夹脊穴;操作规范

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治疗比较困难,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1,2〕。祖国医学认为该类病因虽然可分为寒、湿、热或气血虚弱、阴阳不足,但总病机都要转换到气滞血瘀这一点上,因此活血化瘀是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治疗法则〔3〕。传统针灸疗法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作用,对改善肢体缺血症状有一定疗效,一般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应用于临床。本专科在临床上针灸颈部夹脊穴及腰部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4,5〕。电针夹脊穴治疗法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科研积累的经验,将脊髓刺激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研究与中医针灸理论相结合的技术——以微弱电流直接刺激脊髓脊柱技术,通过针刺棘突两侧肌肉丰厚处,刺激兴奋传入神经粗纤维。

夹脊穴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理论上针刺夹脊穴可以调节气血,使气机正常运行,血瘀自除。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电针刺激大鼠的夹脊穴可以增加皮肤血流〔6〕,这种电针夹脊穴所产生的血管舒张效应可被辣椒素类似物RTX〔辣椒素受体-1(TRPVI)的失活剂〕、CGRP8-37(CGRP-1受体常用的拮抗剂)、格列本脲(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拮抗体)、蝎毒素(钙离子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拮抗体)部分阻断,因此证明电针夹脊穴法激活含有辣椒素受体-1的传入神经粗纤维,释放扩血管因子,诱导下肢血管的扩张。该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也为临床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安全可靠,理论研究充分,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7〕。本专科为进一步推广电针夹脊穴疗法,规范了电针夹脊穴治疗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操作流程。临床操作规范参照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定: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8〕,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9〕,GB/T 21709.1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10〕,GB/T 21709.20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11〕。

1电针仪准备

1.1脉冲电疗仪选择长城牌KWD-808I脉冲电疗仪(苏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60566号)。

1.2检查电针仪确保输出电极线导电性能正常。

1.3毫针选择用于电针治疗的针具为1.5寸28号毫针,符合GB/T 21709.20针具选择的规定。

1.4穴位选择颈部夹脊穴为第3至第7颈椎棘突两侧,颈椎后正中线旁开1寸,腰背夹脊穴第1腰椎至第5腰椎夹脊穴,腰椎正中旁开1寸,双侧成对穴位,腧穴的定位符合GB/T 12346-2006的规定。

1.5体位选择针刺颈部夹脊穴时取俯伏坐位,针刺腰背部夹脊穴时取俯卧位,符合GB/T 21709.20体位选择的规定。

1.6环境要求保持治疗环境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1.7消毒治疗前医师双手皂液清洗后用75%乙醇棉球擦拭,对所使用一次性毫针用75%乙醇棉球消毒,用75%乙醇棉球签在针刺穴位由中心向外做环形消毒,不可回檫,消毒操作符合GB15982-2012的规定。

2操作方法

2.1治疗前检查确保电针仪输出旋钮已调整在初始位置。

2.2针刺皮肤穴位消毒后,毫针斜刺颈部或腰部夹脊穴,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左右倾斜刺入,采用三指持针法持针、舒张进针法进针,进针深度根据体质、年龄、病情、部位,刺入深度以患者得气或医师手下有沉紧、涩滞感为度,符合GB/T 21709.20针刺的规定。

2.3输出连接患者针刺得气后,将电极线输出端两级分别连接于相平行两侧穴位毫针针柄上。

2.4波形、频率选择电针仪开机后调节波形为疏密波型,频率为疏波4 Hz,密波60 Hz。

2.5输出强度调节患者自行调节输出强度旋钮,嘱其缓慢增加强度,以自身可耐受为度。调节时为防止病人产生“电震”感,调节幅度应小。

2.6关机治疗结束后,首先缓慢减小输出强度,待输出强度为零度在关闭电针仪,从针柄取下电极线,动作要轻柔。

2.7出针按毫针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出针操作,押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刺部位,刺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退出皮肤后,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符合GB/T 21709.20的出针规定。

2.8电针治疗持续时间宜30 min,符合GB/T 21709.11电针治疗持续时间。

2.9疗程1次/d,3 w为1个疗程。

3适应证

针刺腰部夹脊穴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病等;针刺颈部夹脊穴用于治疗雷诺氏病的手指病变等。

4注意事项

4.1电针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首先立即停止电针治疗,起出所有毫针,患者平卧休息,若较危重,需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4.2治疗中严格确保输出电流通畅,避免电针仪输出端与电极线、电极线与毫针针柄之间有接触不良。

4.3毫针使用注意事项,也适用于电针。

5电针治疗禁忌证

皮肤皮损处、肿瘤局部、安装心脏起搏器;过敏体质及已知对针灸、电针治疗不耐受;患有出血性疾病及难以控制凝血障碍。

6参考文献

1杨维娜,王璇,蓝茜,等.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1):73-6.

2郭水英,冯蔚芬.医生应高度关注老年人的周围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哈尔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3郭伟光,李凤男.活血化瘀12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6:90-5.

4高杰,严雪芹,李令根.电针夹脊穴治疗雷诺病2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5):609-10.

5张茜.电针夹脊穴辅助治疗Ⅰ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6杜景辰.电针刺激夹脊穴对大鼠后肢血管舒张作用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

7夏联恒.电针夹脊穴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8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0GB/T 21709.1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1部分:电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1GB/T 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016-01-10修回〕

(编辑曲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8-203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8.116

通讯作者:李晓陵(1957-),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诊断及教学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14);黑龙江省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项目(LBH-Q1200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立项(2015年)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作者:高杰(1971-),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