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研究

2016-01-30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围术期

路 雨(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研究

路 雨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 选取4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采取呼吸道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46例患儿中,治愈率为97.83%,病死率为2.17%。术后3 d,2例肺炎(4.35%)。结论 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加强呼吸道护理,能确保有效供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提升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临床中,肺动脉高压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合并症,是造成围术期死亡主要原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的高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容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甚至会发生心力衰竭。所以,为了确保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要重视围术期呼吸道护理[1-2]。本文主要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中,20例女,26例男,年龄为5个月~11岁,平均为(4.23±0.45)岁。3例右室双出口,2例部分心内膜垫缺,5例室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13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5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7例中度肺动脉高,2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为25~68 mm Hg,平均为(35.34±0.57)mm Hg。

1.2 护理。术前护理:了解患儿发病情况、病种、体质量等资料,观察有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肺炎等症状,做好术前准备;预防感冒,注重感染治疗;入院后,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能使心脏功能、心肌缺氧得到明显改善,减少肺动脉阻力。

术后护理:①机械通气。按照患儿病情、体质量以及年龄等对呼吸参数进行设置,注意潮气量不宜过大,防止导致气压伤;对接头连接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正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可适当的延长使用呼吸机时间,这能使肺动脉压力得以降低。②吸痰。及时吸痰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但由于伴有肺动脉高于,在吸痰时可能会对气道产生刺激,导致痉挛或者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引发肺动脉高压危象。所以,吸痰前后需给予纯氧;吸痰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定时更换导管防止污染呼吸道;对患儿呼吸道、病情、面色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向医师报告,并注意痰液量以及性质。③呼吸道湿化。呼吸道湿化能使咽部不适得到缓解,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稀释,排除痰液,避免发生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拔出以后,需持续进行湿化,并用面罩给氧。④肺部体疗。采取肺部体疗能使呼吸道分泌清除,确保呼吸道通畅,保持通气量,防止发生肺炎或者是肺不张。气管插管拔出以后,定时变换体位,有助于体位引流。每隔1~2 h进行1次排背,这能刺激患儿咳嗽。最好是在雾化以后拍背,这时痰液能顺利咳出。但需注意拍背位置需避开胸腔引流管或者是伤口;拍背应该在进食或者是喂奶1~2 h,动作尽量放轻,避免患儿出现不适。⑤震颤。震颤主要是加强手臂伸肌、屈肌收缩所形成的力,并通过手掌传递至胸壁,促进排痰。震颤力度需要参照患儿病情、年龄。通常使用微波治疗,具体方法为:将治疗仪把手握住,叩击头与患儿身体紧贴,从上至下慢慢移动,反复操作,每侧震颤时间为5~10 min。联合应用震颤与拍背,这样能刺激患儿咳嗽,排除痰液。⑥并发症护理。由于术后通气时间长、肺部淤血以及肺动脉高压等,会增加气道分泌物,体质较差患儿易合并肺部感染。术后应采取ICU空气消毒,采取无菌吸痰技术;及时吸痰,确保呼吸道保持通畅;每隔24 h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

2 结 果

全麻行体外循环下行修补手术31例,术后ICU监护,使用呼吸机时间为8~51 h,平均为(18.46±0.67)h,住院时间为11~5 d,平均为(1.23±0.67)d;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本组46例患儿中,治愈率为97.83%(45/46),病死率为2.17%(1/46),死因为恶性心律失常。术后3 d,2例患儿发生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

3 讨 论

临床中,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其心肺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患儿受到长期肺动脉充血影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提高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后患儿抽出、酸中毒、缺氧以及烦躁等情况会导致血管壁增厚,使得肺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危象。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机械通气,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呼吸机,防止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促进患儿恢复。本文主要在围术期采取呼吸道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常规鼻导管吸氧;正确机械通气,降低肺动脉压力;及时吸痰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呼吸道湿化,促进排除痰液;肺部体疗,可保证呼吸道通畅;通过震颤促进排痰;加强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愈率为97.83%,病死率为2.17%,术后3 d,2例患儿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这说明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加强呼吸道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提升治愈率,符合仇忆楠等[3]报道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8(26):122-125.

[2]邱笑丽,顾玉琴.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7):134-135.

[3]仇忆楠,浦凯,王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145-147.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75-01

猜你喜欢

肺动脉高压围术期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经济学研究进展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中ROCK及ET—1活性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