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医院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2016-01-30裴海艳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凌源122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剖宫产率举措基层医院

裴海艳(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浅析基层医院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裴海艳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重点探究如何降低剖宫率的举措。方法 利用本院(县级医院)2013年~2014年农村与市区内自然分娩、剖宫产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处于上升趋势。经过问卷调查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结论 针对以上原因,主要采取以下举措,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服务模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因素;举措

当今分娩形式逐渐科学化,出现水中分娩、无痛分娩、绿色分娩等,总之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本性,减少人为干预,能经阴道自然分娩。但随着剖宫产技术逐渐完备,安全系数也不断提高,剖宫产率迅速上升,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围生医学工作者重视,准确地判定剖宫产指征,使剖宫产率得到降低,已成为妇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的确,剖宫产本来用于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等疑难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同时剖宫产术毕竟存在着多种风险,所以降低剖宫产率到合理的水平,一直是我院妇产科追求的目标。撰写本文目的,根据我院近2年分娩记录,对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举措,来达到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上升的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两年来选择我院分娩产妇共有7587人,其中2013年自然分娩有2765例,采用剖宫产术有1263例,剖宫产率为31.35%,农村自然分娩2020例,剖宫产术有923例,剖宫产率为31.36%;市区内自然分娩为234例,剖宫产术有153例,剖宫产率为39.53%;外地自然分娩为324例,剖宫产术为187例,剖宫产率为36.59%。在2014年自然分娩有2488例,采用剖宫产术有1258例,剖宫产率为33.58%,农村自然分娩1868例,剖宫产术有905例,剖宫产率为32.64%;市区内自然分娩为223例,剖宫产术有182例,剖宫产率为44.94%;外地自然分娩为397例,剖宫产术为171例,剖宫产率为30.11%。

1.2 方法与因素分析:通过对市区、城镇、外地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术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影响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导致剖宫产的因素主要分有:①病理因素:瘢痕子宫、羊水过少、产程异常、妊娠并发症、臀位、胎心监护异常等;②心理因素:心理觉得承受不住对阴道分娩疼痛,缺乏信心;个别认为剖宫产小儿聪明、也有人担心阴道分娩会使身体发生改变,影响以后生活,同时又有择时生育,迷信生辰八字等;③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导致胎儿过大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对夫妇要一个孩子,导致生育观发生变化,只有剖宫产才是最佳选择;随着监测手段的增多,异常发现率增加,临床却又缺少简易可靠的排脒假阳性的方法,从而导致“过度诊断”,即诊断胎儿窘迫而剖官产后胎儿娩出时状态良好[2]。加之医患关系紧张,产科医师大多采取保守的方法。

2 结 果

在2014年全年剖宫产1258例中,其中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主要因素比例如下:市区里的病理因素占49%,社会因素占41%,心理因素占9%,其他因素占1%;乡镇的病理因素占53%,社会因素占38%,心理因素占7%,其他占2%。

3 讨 论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明显偏高,除了具有明显的剖宫产指征,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等;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或胎儿监护异常等[3],经过检察与监测确定这些特殊病理因素,有必要进行剖宫产外,主要受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心理因素,经过我院耐心解释与劝说,通过宣传自然分娩可以提高婴儿的“质量”,可以避免产后综合征等,又先进的技术,如无痛分娩等,心理因素得到时有效的解决;影响最主要还是社会因素,受到当今社会计划生育的影响,有部分反正就一个孩子,就应婴儿享受高的待遇,剖宫产应是最佳选择;另一方面,有部分超生与抢生,为了躲避或争取时间,而主动采取剖宫产;还受社会的发展,产妇大龄化,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错过最佳生育年龄,选择了剖宫产;当然也有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大夫缺少经验,对剖宫产指征综合判断不到位等。

4 举 措

根据以上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分析,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4.1 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自然分娩的优势,能提高人们的认识。充分利用好本院的LED屏幕,板报,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存在的风险。通过讲座、宣传片等方式,宣传自然分娩益处,普及孕育知识;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孕妇心理辅导,增加自信。在待产时,通过各种观摩,引导孕妇和家属转变观念,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主动接受自然分娩。

4.2 加强队伍建设。产科医务人员素质是剖宫产能否降低的一个决定因素,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对剖宫产医学指征及是否剖宫产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改变医患关系,转变服务态度,对产妇给予心理、生理上帮助,做好产妇工作,耐心细致地安抚工作,让其充满信心,从而避免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4.3 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充分利用好先进设备与技术也能从技术层面减少剖宫产。如利用先进设备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指导,使病理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还要利用设备与技术,进一步确定剖宫产的指征,增强自然分娩能力,减轻自然分娩带来的痛苦。

剖宫产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妇产科学一些难题,使新生儿的病死率降低,是一大进步,而1989年~1998年美国剖宫产率在20.7%~22.8%[3],相比之下,国内剖宫产明显偏高,而随着国内剖宫产率增高,产妇面临着越来越多问题,如剖宫产综合征、子宫内膜炎等,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人为干预的绿色分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晓露.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与分析[D].武汉:湖北医学院.

[2]谭惠民,陈拉妮,曾燕.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迁[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8):657-658.

[3]袁劲进.吴仕元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变化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7):880.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153-01

猜你喜欢

剖宫产率举措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导乐分娩中应用分娩球160例的临床观察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缩宫素引产与欣普贝生引产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探析
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
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5年的变化分析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