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6-01-30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41期
关键词:服装服饰传统工艺手工

新闻链接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为了加强纺织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今年8月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该办公室的成立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进一步在纺织行业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并使传统技艺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得到传承与创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加快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据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张家洲介绍,我国已公布的各级非遗项目品类繁多,纺织类非遗具有自身显著特点:

一是底蕴深厚、品种丰富。纺织类非遗是国家已公布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涉及门类最多、覆盖面最广、品种最丰富的一类,主要包括各种纺、染、织、绣等传统工艺和各种民族服装服饰。历史传承及民族、地域特色鲜明,主要通过手工制作完成。

二是促进就业、精准扶贫。纺织类非遗遍布各民族、各地区,生产形式灵活多样,对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精工细作、彰显个性。纺织传统工艺的核心是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手工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无可替代的特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化和产品品质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纺织传统工艺也正在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转变为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

四是亲和百姓、融合生活。纺织类非遗与大众生活具有天然的融合性,纺织传统工艺涵盖衣食住行。国家目前大力倡导振兴传统技艺,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纺织类非遗本身就是通过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来呈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纺织类非遗具有走进现代生活、融入现代生活的天然优势。

五是绿色环保、拓展性强。纺织传统工艺大多采用天然原材料、植物染色进行加工制作,制作过程绿色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时,纺织类非遗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和衍生性,适合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丰富产品和相关衍生产品,增强纺织类非遗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服装服饰传统工艺手工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电脑服装画
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图案和色彩分析研究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
2016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日程表
手工DIY
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