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庆城县养羊专业合作社疫病防控

2016-01-30传卫军马杰韩冰毅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5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养羊病羊传染病

传卫军 马杰 韩冰毅(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45100)

浅谈庆城县养羊专业合作社疫病防控

传卫军 马杰 韩冰毅(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45100)

近几年庆城县实施“百村千社万户”养殖工程,不断扩大养殖群体,大力创办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养羊业仍面临着几大难题,主要是融资难、养殖场地费用高、粪便处理问题、羊产品深加工问题以及疫病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疫病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疫病;防控

庆城县在抓好羊产业发展、扩大养殖群体的同时,大力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但随着养羊产业的发展,羊场疫病的控制问题也凸显出来。提出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常见羊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羊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发病特点和多发的诱因

很多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防疫消毒设施,因设防不到位,隔离消毒没有日常化,群体诊断防治的思路不清晰;引种不规范,管理不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问题给传染病治疗增加难度,不利于传染病防控。

2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常见传染病

2.1 羊梭菌病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发生的一类传染病,其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等病。

2.1.1 羊快疫

是由腐败梭菌引起,该菌脏器触片,尤其是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后镜检,常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

2.1.2 羊肠毒血症

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肠毒血症造成的突然死亡,死后肾脏软化,故本病称为软肾病或类快疫。发病突然,病羊腹痛、肚胀,常离群独立;全身颤抖、磨牙,头颈向后弯曲,口鼻流沫,体温一般不高,常昏迷死亡。死后剖检肾脏肿胀,软化如脑髓样,触压时易朽烂,这一特征变化具有诊断价值[1]。

2.1.3 羊猝狙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属于最急性传染病,常与羊快疫混合感染。

2.1.4 羊黑疫

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若维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其特征为皮肤呈黑色和肝实质性的坏死。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静脉显著郁血,皮肤外观呈暗黑色,故名“黑疫”。

2.1.5 羔羊痢疾

由B型魏氏梭菌(有时C、D型)引起的初生羔羊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出血性、溃疡性炎症,四肢疲软,无法正常站立,呼吸受到阻碍,嘴角有白沫流出,四肢频繁抽动,并且会在逐渐昏迷过程中保持头脑向后的姿势,一旦羊体温降低到死亡临界点,在短时间内羔羊就会死亡,对养羊业的危害很大[2]。

2.2 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其特点是病羊口角、口唇等处黏膜皮肤形成丘疹、溃疡、脓疱和结成疣状厚痂。

羊口疮的临床症状为羊患病后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口角、口唇和口内等处黏膜出现红点、微肿、热、痛,吃料时出现不适,吃一下停一下且缓慢;慢慢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继而结痂,结痂逐渐由红变为黑色,延伸至面部,面部出现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羊咳嗽、消瘦、绝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最后衰竭死亡[3]。

2.3 羊痘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感染山羊和绵羊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羊以发热、全身性起痘为典型特征。

羊痘潜伏期一般为6~8d,长的达16d;体温骤升至41~42℃;典型临床病变为皮肤黏膜出现痘疹。病羊全身均可能发生痘疹,特别是在口唇、尾根、乳房等少毛或无毛部位最易发现。痘疹开始为红斑,1~2d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痘疹,随后痘疹逐渐扩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质地较硬。痘疹有两种变化,一种逐渐变为水泡,如无继发感染,则结痴脱落。如有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疮。另一种直接结痴脱落,痴皮脱后留下星状疤痕[4]。

2.4 羊布病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污染环境。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3月龄以上性成熟羊只极易感染。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布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潜伏期一般为14~180d。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5]。

布病主要依据实验室诊断,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判定。

2.5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支原体肺炎,俗称“烂肺病”,其特征为肺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炎症。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呈地方流行性,接触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羊只营养缺乏,容易受寒感冒,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发病后病死率也较高。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病初体温增高,可达41~42℃,极度萎顿,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呼吸急促而有痛苦的呜叫。急性型最常见,病初体温升高,继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性鼻漏。4~5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黏液、脓性并呈铁锈色,高热稽留不退,食欲锐减,反刍减弱或停止,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眼睑肿胀,流泪,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口半开张,流泡沫状唾液。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期多为7~15d,有的可达1个月。幸而不死的转为慢性。亚急性或慢性型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轻微,体温降至40℃左右。病羊声音嘶哑,间有咳嗽和腹泻,鼻涕时有时无,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临死前耳根冰凉[6]。

2.6 羊螨病

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羊表皮内或体表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根据发病季节(秋、冬和初春多发)和明显症状(剧痒和皮肤病变)以及接触感染,大面积发生等特点可以做初步诊断,确诊需从健康与病患交界的皮肤处采集病料,疥螨病患畜还应用凸刃刀片在病灶的边缘处刮取皮屑至微出血,将病料带回实验室检查,发现虫体才能确诊。

3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常见传染病防控

3.1 科学的饲养和严格的管理

3.1.1 高素质的员工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选好、用好饲养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诚实守信、勤恳踏实的饲养员和懂技术、勤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

3.1.2 健全的消毒制度

生产区大门口设消毒池,对进出车辆消毒;场区内设消毒室对进出人员及工作衣、工作鞋等防护用品消毒。生产区、生活区环境每周喷洒消毒1次,消毒药物每月更换1次,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圈舍带活羊消毒,各类羊舍每周用安全可靠的消毒药带活羊喷雾消毒1~2次;空圈舍消毒,先清理杂物、粪便、清扫顶棚、墙壁等,然后清水冲洗地面、墙壁、食槽后喷雾消毒 [7]。

3.1.3 健全的兽医管理制度

兽用注射器、针头、体温计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纱布包裹在蒸汽中消毒0.5~1h备用。刀、剪、保定绳等器械用后洗净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尸体剖检室或剖检尸体的场所应立即进行消毒;要严格按照规定用药,防止产生交叉耐药性。

3.1.4 科学规范的引种

种羊尽量从优良的种羊场引进,引种的羊场数量要适宜。引种羊时要按照检验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

3.2 科学的免疫制度和免疫程序

3.2.1 疫苗的保存和使用

用国家或农业部指定的生物药品厂家生产的疫苗;根据疫苗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在免疫接种前对疫苗进行仔细检查,严格按规定的方法稀释应用和操作;做好免疫档案登记。

3.2.2 科学的免疫程序

羔羊15日龄内唇黏膜注射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羊口疮);30日龄肌肉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和三联四防苗;60日龄尾根皮下注射羊痘疫苗。使用2种以上的弱毒苗时,应间隔规定的时间,防止疫苗之间相互干扰[8]。

3.2.3 科学的疫病监测和净化计划

疫病监测在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疫病的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免疫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现疫病,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3 做好废弃物、污水无害化处理和灭蚊蝇及灭鼠工作

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将病、死羊只尸体和废弃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出,避免病原向外扩散。定期开展灭鼠、灭蚊蝇等工作[9]。

3.4 疫病发生后的措施

当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生传染病时,主要针对消灭传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和提高羊群对传染的抵抗力等3个环节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传染病消灭在萌芽时期,或将其控制在最少的发病头数以减少损失。

3.4.1 及时发现疫情并尽快确诊

如果有几只羊同时或先后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应当怀疑为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如经过兽医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认真执行他们提出的防治办法和措施。

3.4.2 紧急防控措施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封锁、隔离、扑杀等防控措施。将易感羊分为病羊、可疑感染羊(无任何症状但与病羊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接触)和假定健康羊,并对假定健康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3.4.3 环境卫生整治

严禁其他动物出入;必须出入的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并经有关兽医人员许可;病畜的栏舍及其污染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病畜粪便、垫草要经过发酵处理或烧毁。

病羊尸体要妥善处理,搬运尸体的人员、工具等在尸体处理完后均要严格彻底消毒[10]。

4 体会

总之,以现代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检验检疫技术为指导,健全的卫生防疫和严格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制度为保障,做好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化养羊,促进养羊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

[1]周志平.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9):70.

[2]达古拉.北方地区羔羊痢疾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112.

[3]张明党,律祥君.山羊口疮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2):169.

[4]郭秀梅,袁清国.山羊痘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2):174.

[5]陈军.羊群布鲁氏菌病的净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9):54.

[6]周志平.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9):120.

[7]卢广新.浅谈常见羊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3):114.

[8]赵宏斌,张振荣,羊传染病常用疫苗使用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81.

[9]徐富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2016(3):13.

[10]柳国利.羊病预防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2):58.

传卫军,男,甘肃省庆城县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养羊病羊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