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6-01-29臧雪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皮肌炎米特红斑狼疮

臧雪莲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臧雪莲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22例患者通过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下降,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并较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可行方案之一。

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来氟米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结缔组织病属于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红斑狼疮以及皮肌炎等,可能累及到全身肌肉、肌腱、神经以及滑囊等多个组织中[1]。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来氟米特属于异唑类化合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在于免疫抑制和抗增殖[2],对于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选择来氟米特对难治性结缔组织并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为51岁,平均为(36.6±7.2)岁;病程在3个月~9年,平均为(2.6±0.9)年;所有患者均满足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3例,患者出现多器官和系统受累,其中5例应用甲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治疗无效,另外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有效,但是一旦激素减量病情反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满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使用甲氨蝶呤治疗16周之后仍然达不到缓解标准;皮肌炎患者4例,存在明显的皮损症状,采用激素、硫唑嘌呤等药物治疗无效。

1.2方法:针对22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达到缓解标准的情况,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治疗1个月之后逐渐减少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直到控制在7.5~20 mg/d,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干预。

1.3观察指标: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病情活动度指数进行评分:静止期为0分、1~5分为轻度活动状态、6~10分为中度活动、超过10分的情况下评价为重度活动[3]。②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其晨僵时间和疼痛情况等。③皮肌炎患者对肌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为1~5级。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6.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均数±标准差与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t值及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由治疗前的(138.3±61.5)mg/d下降到(83.6±54.7)mg/d,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时间由治疗前的(32.5±8.3)min降低至(12.6±7.2)min,对比前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无压痛或者活动疼痛症状、疲劳感消失、未出现关节或者腱鞘肿胀现象,均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

2.3对于皮肌炎的临床疗效:4例皮肌炎患者治疗前的肌力评分为(1.4±0.3)份、治疗后达到(3.5±0.7)分,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此外,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肌酶异常上升的症状消失。

2.4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本组2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中2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和1例纳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

3 讨 论

来氟米特是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剂,主要作用在于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以及酪氨酸激酶的产生,从而抑制淋巴细胞活化而产生的免疫反应[4]。该药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等免疫介导的疾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中大多采用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或者无法耐受、激素无法减量等[5],难以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通过来氟米特能够较好的控制病情,本文中,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的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改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明显降低,产生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6]。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且有一部分患者疗程充足的情况下疗效不佳,也无法耐受柳氮磺吡啶等药物,基于此对患者使用来氟米特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具有较好的作用。皮肌炎是一种累及全身皮肤与肌肉的免疫性疾病,患者同时还有体液免疫异常[7],很多情况下常规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部分患者对于常规的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没有明显的反应,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本文中,对4例难治性皮肌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后肌力水平明显上升,皮损症状消退,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且该药相对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来说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提示使用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与观察,能够产生较高的临床成效。

[1]张光峰,徐婷,张红卫,等.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5):3641-3645.

[2]徐峰,李锋,冯树芳,等.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15例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1):697-699.

[3]李敬,于为民,李荣山,等.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及来氟米特的干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2):47-51.

[4]李志军,徐亮,李向培,等.白芍总苷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致肝功能异常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3):169-172.

[5]顾晴,熊长明,柳志红,等.结缔组织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120-122.

[6]孙钰,姜红堃,姜红,等.来氟米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5):342-346.

[7]屈飞,崔艳茹,徐镜,等.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128-131.

R593.2

B

1671-8194(2016)26-0192-02

猜你喜欢

皮肌炎米特红斑狼疮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揪出癌症的亲兄弟
米特与地图精灵
皮肌炎皮疹与间质性肺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