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尿常规分析仪尿蛋白

陈 岩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检验科,辽宁 抚顺 113008)

探讨在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

陈 岩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检验科,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 分析并研究临床不同尿常规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224例需要进行尿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镜检,对两组方法检测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尿检分析方法在临床检测中,其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有优势。结论 临床上为患者进行尿液检测,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方法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各有自己的特点,建议临床检测中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率。

临床尿检;化学分析仪检测;手工镜检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经常会涉及到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其目的就是检验尿液的尿常规[1]。主要通过对患者尿液的颜色、酸碱性和一些尿糖的定性对患者所患症状进行进一步的判断,以便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患者的尿常规检测较为重要,因此要求尿常规检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2]。目前临床上关于尿常规检测主要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传统的手工镜检这两种方法[3],关于哪种方法检测效果最好,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主要就此进行分析,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中,抽取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54.2±1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52.3±13.6)岁。两组患者对本研究均对本研究持知情态度,并同意进行本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分组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备两组患者的尿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镜检方式进行检测。采集患者新鲜尿液送归实验室检测,按照说明书对患者的尿蛋白、红细胞和包细胞等情况进行记录,然后采用加热醋酸发对患者的尿蛋白进行检验。采用离心管装患者尿液,并进行5 min的离心处理,之后将0.2 mL的沉渣保留,进行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最后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观察组患者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样采集患者新鲜的尿液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取适当的尿液并将试纸插入到防止尿液的离心管中,之后将滤纸取出并做好相关的清洁工作,对化学分析仪进行调整,按照说明书进行尿样检测。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情况进行观察,并作记录,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测结果如下:经过分析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检测中的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等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检测尿蛋白呈阳性的28例,红细胞呈阳性的33例,白细胞呈阳性的32例,对照组尿蛋白呈阳性的29例,红细胞呈阳性的34例,白细胞呈阳性的31例。两组患者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率比较,观察组的分别为:25.00%,29.46%,28.57%。对照组的分别为25.89%,30.36%,27.6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组两组患者的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98.21%,96.43%,94.64%,其中尿蛋白阳性不符1例,阴性不符1例,红细胞阳性不符1例,阴性不符3例,白细胞阳性不符2例,阴性不符4例。

3 讨 论

临床医学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临床检验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现如今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需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检验,尿常规的检测便是其中之一[4]。而为了更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以便于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检测结果作为支撑,那么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临床上对于尿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到了两种,分别是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传统的手工镜检[5]。长期以来对于这两种检测方式的优劣一直备受争议,所以为了确定这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判断哪种检测方法效果更好,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研究,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两组检测方法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互有所长,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分析能够得出,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所需要的尿量较差,检验的速度较快,而且能够避免因为人为等原因所造成的检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进而所导致检测误差产生。因此该检测方法能够确保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工作效率。但是该检测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检测具有局限性。而传统手工镜检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显微镜检测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分析,需要进行一系列处理,这种检测方法虽然所需要的尿液较多,也存在着一定复杂的工序,而且可能会因为认为因素造成一定的失误产生,但是检测方法更加具有说服力,能够清楚的对某项特别质变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够在检测中发现患者的其他问题。因为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的是纸条上的实际和尿液中所需要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进行检测,所以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虽然对于蛋白质和唐定性的检测结果不存在异议,但是从红细胞和白细胞来分析,其检测结构便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传统手工镜检是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沉淀,进而进行试管检测,其检测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尿常规不能取代传统手工镜检,而传统手工镜检在一些方面也不如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临床上为患者进行尿液检测,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方法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各有自己的特点,建议临床检测中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率。

[1]祝红娟.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9):5247-5248.

[2]黎文应,曾海深,游青青.尿常规检验中对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应用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3(2):326-327.

[3]郑爱君,郑慧蓉,徐丽燕,等.三种检测方法用于尿常规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18(10):4352-4353.

[4]陈雪梅.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结果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8(9):1634-1635.

[5]刘腊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4):1342-1343.

R446.12

B

1671-8194(2016)26-0153-02

猜你喜欢

尿常规分析仪尿蛋白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