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2015年某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溶媒不合理用法

陈 娟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2014年~2015年某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

陈 娟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通过了解我院门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讨论合理用药方案,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树立医院行业正气和良好形象。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的门诊处方24000 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230张,处方合格率99.04%。结论 按三级医院处方合格率达99%,我院门诊用药的属合理范围(不考虑处方量情况下),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临床药师应加强用药指导,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处方点评就是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方法之一[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我院临床药学室按照处方点评制度,抽取每周二门诊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当月反馈到院医疗质量管理组和绩效考核组,并按季度公示不合格处方,现对我院230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以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的门诊中西药房处方24000张,以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注射剂临床配伍检索表及PASS合理用药分析系统,对处方用药合理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主要问题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并分析和总结。

2 结 果

共抽取处方24000张,统计不合理处方230张,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①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的78张,占33.91%;②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13张,所占比例为5.65%;③药物用法、用量不当的54张,所占比例为23.48%;④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的18张,所占比例为7.83%;⑤重复给药的30张,所占比例为13.04%;⑥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如应做试敏的药物未标明试敏结果的37张,所占比例为16.09%(注: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及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书)。

3 分析与讨论

3.1药物选择不合理:本医院开具的药方药物选择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据统计,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主要表现为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开具二甲双胍缓释片;诊断糖尿病,开具头孢丙烯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开具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这种药不对症的现象严重延误了患者治疗,损害了患者的经济利益。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以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较多,如患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开具阿奇霉素分散片,一般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病程具有自限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不主张抗菌药物的使用,除经临床诊断证实存在细菌感染的之外。

3.2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当:本医院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表现在:①复方酮康唑栓,用法写成外用;②注射用头孢唑啉粉,用法写成口服使用;③硝酸甘油片,正确用法为含服,却错误的写成口服;④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却将其用法写成静脉滴注等。避免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当处方的出现,医师需要在开具(录用)处方时进行认真地复核,同时多读药品说明书了解与掌握药品的正确用法。

3.3用法、用量不当:药品的用法与用量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用法不当药品失效,用量不足则效果不明显,用量过大一方面造成药品浪费,另一方面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此外还会增强人体抗药性。我院开具的处方在药品用法、用量方面主要表现为剂量过大、给药频次错误和溶媒选择错误[6]。具体如:

3.3.1剂量过大或过小:典型的剂量过大处方如头孢呋辛钠,依据说明,成人用量为0.75~1.5克/次,每天3次,也可以1.5~3克/次,每天2次,但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而处方单上医师注明为3.0克/次,每天3次,则明显超过剂量。又如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00毫克/次,每天1次,说明书用量在50~150 mg;甲硝唑每次0.1 g,每天1次,对于成人来说,用量则显得过少。此类问题的较多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医师对说明书的权威性与法定性认识还不够。

3.3.2给药频次错误:主要表现在缓、控释制剂及半衰期长的药物一日多次给药。如二甲双胍缓释片,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格列美脲、依巴斯丁片、缬沙坦片、奥美拉唑等每天3次给药。其他一些中药制剂如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西黄丸、蛇胆川贝液、十一味参芪片、康妇炎胶囊等应每天2次给药,而医嘱多每天3次给药。青霉素类、短效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甲硝唑、氨曲南、克林霉素等血浆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日2~4次给药,而门诊多为每天1次给药。

3.3.3溶媒选择错误:溶媒用量不合理,如注射用头孢地嗪钠2.0 g+NS 500 mL,每天2次,说明书用法为40 mL溶媒20~30 min内输注,还有溶媒的选择错误,如氨茶碱、香丹、洛铂、胺碘酮等正确溶媒葡萄糖注射液,实际处方开具氯化钠注射用;而奈达铂、依托泊苷、阿昔洛韦、红花黄色素、泮托拉唑、依达拉奉、呋塞米等应选用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而医师开具葡萄糖注射用做为溶媒。

3.4药理拮抗与配伍不当:如地衣芽孢杆菌胶囊与抗菌药同时服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是以活菌的形式通过胶囊包裹服用后进入肠道,对肠道内的葡萄球菌、酵母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当同时服用抗菌药时,抗菌药会将肠道内致病菌杀死,从而使地衣芽孢杆菌胶囊的药理作用丧失。因此,这两种药品最好不要同时开具,或开具时注明间隔2~3 h服用;又如中药醒脑静、舒血宁、丹参川穹嗪等中药注射剂不宜加氯化钾等化学注射液静脉滴注。山莨菪碱与多潘立酮合用,产生拮抗作用。

3.5重复用药:药理相同的药品同时开具,常见的为中药处方。有些中药处方中含有多种药理相同的成分,这些成分同时使用时导致一些药物剂量过大,从而产生不良反应。如益心复脉颗粒和芪参益气滴丸均含有黄芪。又如头孢西丁和甲硝唑合用抗厌氧菌,两种药品均为抗生素类药品,头孢西丁对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强度不如硝基咪唑类,在妇科疾病和剖宫产术后,可以视情况联合使用这两种药品,但是也可以不联合使用。

3.6其他:如未严格执行药物皮试 直接开具处方药品的,如含青霉素的药物、头孢菌素类药及破伤风抗毒素等。

4 讨 论

综上可见,不合理处方危害极大,患者的疾病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使疾病延误,严重者甚至致残、致死。因此,医师开具的处方是否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应用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表明我院合理用药仍是主流,极少数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等方面[5-6]。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最后一道屏障,临床医师药师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认真阅读药品使用方法,药师应该严格审核医师开具的药方是否合理、科学。作为药品的开具房,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管理,促进药师与医师的交流,并建立健全药方开具规章制度[7]。以往大部分不合理处方是处方无诊断,由于我院对电子处方系统已进行改造,未输入临床诊断信息已给予提示,现在此类错误已经避免。过去医师习惯用法“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电脑中无此类字段也避免类似错误发生。总之,医师和药师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建立良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

[1]陈靖辉.我院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北方药学,2012,9(2):85-86.

[2]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

[3]卫生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S].卫生部令,第28号.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

[5]王光明,王志高.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房,2008,5(19):339-340.

[6]刘红华,万雄飞.门诊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30):168-169.

[7]El Mahalli AA,Akl OA.Effect of adopt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illness guidelines on drug use at a prima-ry health care center: A case study from Egypt [J].J Fam Community Med,2011,18(3):118-123.

R969.3

B

1671-8194(2016)26-0112-02

猜你喜欢

溶媒不合理用法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作”与“做”的用法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特殊用法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