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区2008年~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2016-01-29张伦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幼托肠道病毒特征分析

张伦泉

(宁德市蕉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宁德 352100)

某区2008年~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张伦泉

(宁德市蕉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宁德 352100)

目的 了解宁德市蕉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蕉城区2008年~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5年蕉城区手足口病发病11975例,重症72例,年发病率347.18/10万,重症率6.01‰;疫情呈持续高发的态势,而且病例分布广,人口密集的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聚集性疫情23起110例,均发生在幼托机构;每年发病有二个高峰,分别为4~6月和10~11月;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5∶1,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11416例,占95.33%;重症病例以0~3岁为主,占94.4%,年龄越小重症率越高态势;病原学以EV71 感染为主占57.32%,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和CoxA16次之,2012年以后病原学以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为主。结论 手足口病为蕉城区主要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年龄、职业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重点为各类幼托机构和重点人群,要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 2008年5月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按丙类传染病管理,手足口病主要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008年~2015年蕉城区手足口病持续高发,为了解我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蕉城区2008年~2015年手足口病报告卡,人口资料来自蕉城区统计局,实验室数据由宁德市疾控中心提供。

1.2病例定义: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重症病例定义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和2010版)。

1.3数据处理: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2 结 果

2.1流行概况:蕉城区2008年~2015年报告手足口病11975例,重症72例,聚集性病例23起110例,无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年发病率347.18/10万,重症率6.01‰,实验室确诊232例占1.92%,病原学以EV71为主(57.3%)。2008年~2015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8140,P<0.05),2008年~2012年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2015年病例数持续在高水平。

2.2时间分布:2008年~2015年蕉城区每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8年的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总体呈双峰分布,1~3月份疫情呈低发状态,4月以后疫情呈逐步上升趋势,4~6月份形成第一个高峰;7~8月份发病明显下降,9月份后又开始上升,10~11月份形成第二个高峰;2个高峰期发病8109例,占发病数67.7%,2月份发病数最少(2.1%),6月份发病数最高(13.9%)。

2.3地区分布:全区17个乡镇都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前5位:蕉南街道、蕉北街道、东侨开发区、城南镇、漳湾镇,以上地区病例数共占70.23%;发病数较少的为洪口乡、石后乡、九都镇。

2.4人群分布

2.4.1性别分布:2008年~2015年蕉城区报告的1197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7082例,女性发病4893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的发病率为394.63/10万,女性的发病率为295.72/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5,P<0.05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4.2职业分布: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8830例,占总病例数的73.73%(8830/11975),其次为托幼儿童占22.48%(2692/11975),第三为学生占1.91%(229/11975),其他职业只占1.87%(224/11975)。

2.5重症病例:2008年~2015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975例,其中重症病例72例 ,重症率6.01‰。

3 讨 论

蕉城区2008年~2015年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2008年~2012年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2015年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年发病率376.05/10万,重症率6.01‰。

从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分析,蕉城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二个流行高峰,4~6月份形成第一个流行高峰,10~11月份形成第二个流行高峰,这可能是因为蕉城区夏秋季湿热的气候有利于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在外界生存和传播,从而对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发病低谷在1~2月份和7~8月份这与幼托机构假期或气候有关,与相关报道一致[1-2]。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可能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1]。23起聚集性病例均发生在幼托机构,也验证了人口密集场所易高发手足口病,幼托机构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也成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区域[1,3]。人群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1,3],可能是与男孩好动嬉闹、活动范围大,易于暴露并受到病毒机会感染有关,5岁组以下儿童高发,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为主,这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年龄特征相关,同时也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由于大部分幼托机构较拥挤,儿童接触机会多,老师和保育员对手足口病的认知不够,幼托机构晨检和消毒以及病例的隔离等措施落实不到位也可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4]。

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蕉城区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重症病例多为EV71。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①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社区、幼托机构、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健康知识普及;②加强幼托机构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幼托机构在发病高峰期要落实晨检制度并开展场地、玩具及周围环境的消毒;③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医院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落实病例登记报告,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手足口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1]卓水生.宁德市蕉城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37-38.

[2]刘振江,丁景昭,杨敏.南平市延平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44-45.

[3]王芳,方涛.2012-2014年杭州市拱墅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检测,2015,30(9):732-736.

[4]金晓红,杭和平,马正卫.2010-2013江苏省丹阳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23(40):4234-4236.

R725.1

B

1671-8194(2016)26-0098-02

猜你喜欢

幼托肠道病毒特征分析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穆夏艺术特征分析
规范幼托服务的现实意义及法律建议
英国首次将免费幼托服务扩展至寄养家庭
长庆的幸福密码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