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40例临床观察

2016-01-29蹇明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消化道复发率内镜

蹇明盛

(云南省安宁市人民医院胃镜科,云南 安宁 650300)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40例临床观察

蹇明盛

(云南省安宁市人民医院胃镜科,云南 安宁 65030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治疗的4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4.8±17.2)min,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5%,术后出血率为5%,并发症概率为7.5%;经治疗后40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间均无原位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运用在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中有效、安全,并且可整块切除,临床治疗中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小,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可推广治疗。

内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研究对早期肿瘤预防和治疗观念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被广泛使用在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治中。内镜下剥离术属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有一次性将病灶切除的优势,有研究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当前治疗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式[1]。为研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治疗的4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治疗的4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7~62岁,平均年龄(45.33±8.51)岁。4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包括胃癌患者18例、肠癌患者8例、结肠9例、十二指肠部位5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器材:使用OlympusGIF、H260、Q260、1T240型号的内镜,手术相关附件包括针型刀、注射针、圈套器以及IF刀等。

1.2.2方法:①在内镜下将病变组织找到,对黏膜部位进行染色,染色结束后在边界容易分辨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步操作。使用针式切开刀在病变部位的0.5 cm处进行点状环绕标记,对黏膜进行注射,保证病变全部抬起。在标记点0.5 cm处使用IT刀或者针刀环状切开刀黏膜下层中,使用IT刀逐步把黏膜剥离或者使用圈套器把病变黏膜全套实施电凝电切。病变组织将黏膜回收后使用常规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②如术中出血可使用内镜下电凝止血方式进行止血,止血设备为使用热凝固活检钳,对创面或者切缘非喷射状渗血,将混合电流功率设置为80 W,以热凝固钳先端的接触部位进行电凝治疗3 s。

1.3观察指标[2]:4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我们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包括病灶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原位复发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经内镜下剥离术治疗后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观察。观察后发现,40例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在43~181 min,平均时间为(84.8±17.2)min。其中40例患者中病灶完全切除38例(95%)。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出血率为5%,发现出血后及时给予患者热活检钳进行电凝止血,在内镜下均止血成功。患者术后并发症状:穿孔1例(2.5%)、狭窄2例(5%);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间均无原位复发。

3 讨 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借助内镜下的专用器械以及其他设备对早期消化道癌剥离、环切的一项技术[3]。内镜下剥离术扩大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范围,临床治疗中可一次性完整的切除直径>2 cm以上的早期癌病灶,包括消化道黏膜下层、黏膜下层、黏膜下已有肌层以及胃肠道病变等。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部位病变检查率不断增多,并且消化道不同位置的治疗并发症以及难易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但经多方面研究后认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临床中的优势为痛苦小、复发率小、恢复快、创伤性小、治疗费用低以及住院时间短等[4]。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4.8±17.2)min,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5%,术后出血率为5%,并发症概率为7.5%;经治疗后40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间均无原位复发。将本次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对比后发现,其结果基本一致[5-6]。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运用在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中有效、安全,并且可整块切除,临床治疗中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小,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可推广治疗。

[1]姚平,胡学军,符玉章,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22例[J].广东医学,2011,32(23):3102-3103.

[2]徐威,姚平,徐美东,等.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29-130.

[3]孙曦,张修礼,卢忠生,等.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切除的效价比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15-17.

[4]姚礼庆,陈巍峰.提高我国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治水平[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7):649-653.

[5]刘奉,刘新景.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13):118.

[6]张健,康倩,汤珊,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8):957.

R735

B

1671-8194(2016)26-0055-01

猜你喜欢

消化道复发率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眼内镜的噱头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