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骨折术后老年性精神障碍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2016-01-29程五琴马兴爱王江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老年性耐药

程五琴 马兴爱 王江红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030800)



1例骨折术后老年性精神障碍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程五琴马兴爱王江红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03080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随之而来的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且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1]。老年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衰退性疾病,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部分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事比较激动,焦躁不安,增加神经障碍病症发病概率[2],具体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固执 ,睡眠颠倒,动作迟钝,言语啰唆,情绪易激惹或幼稚,重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次,体质差,抵抗力降低,容易并发同原有疾病无关的疾病,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及外伤骨折等。第三,不易合作,表现在检查、治疗和护理时不配合。同时对药物较敏感,易产生药物副反应。另外,病程进展缓慢,情绪抑制时常会自杀,多因并发症而死亡。我院收治了1例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在对其进行各项对症护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 87岁。主诉1个月前在家中行走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粗隆间骨折,于2015年6月6日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睡眠紊乱,胡言乱语,精神食欲均欠佳,无头晕,视物模糊、口角歪斜、恶心、呕吐、耳鸣及发热、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伴随症状。患者院外口服奥氮平片2.5 mg,每晚1次,效果差。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7月14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急查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结合病史诊断为:老年性精神障碍,腔隙性脑梗死,入院T 36℃,P 92次/min,R 20次/min,BP 120/70 mmHg,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耳听力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正常,双侧感觉对称,共济运动查体不合作,患者有抽烟史,双肺听诊啰音明显,心电图正常,主要症状为夜间睡眠差,精神极度烦躁,坐立不安,定向力障碍,对答不合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7月18日做痰培养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结果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感染。于7月30日再次进行痰液培养显示无鲍曼不动杆菌,患者解除隔离,科室同期无此类感染发生。8月6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主动要求出院。

临床护理

1.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①及时执行隔离医嘱。院感科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措施,强调注意事项,将患者进行单间隔离,专人护理,病室门口悬挂隔离标识,减少家属探视,在病历夹、病人一览表粘贴隔离标识,床头卡相应隔离种类内打钩。患者治疗护理用品全部置于隔离病房,诊疗操作、清洁消毒均安排在最后进行。②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诊疗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尽量做到专人专用,用后及时消毒;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做好终末清洁消毒工作,规范处置患者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保洁人员用专用消毒毛巾和专用拖布进行清洁消毒。床尾放置快速手消毒剂,对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宣教,要求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手消毒,加强手卫生依从性,从而提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力。③合理使用抗生素。此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为有效控制感染,在不破坏微生物生态平衡的同时,给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以达到尽快治疗的目的。

2.老年性精神障碍护理:①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方便的治疗环境,提供单间病房,方便各项护理操作,减少其他噪音以免影响其休息,患者骨折术后行动不便,卧床时间较长,为防止褥疮的发生,配备了气垫床,同时提供饮水机、电视机、暖水瓶、一次性脸盆及痰盂等必备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②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患者入院后情绪不稳定,考虑到抑郁或意识模糊状态下易发生摔伤,尤其是夜间病人睡眠差,烦躁、不配合,因此配备了床档。因患者有自杀倾向,所以周围严放危险物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下降,血液流动缓慢或可能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栓的形成,给予一级护理, 24 h专人守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防意外发生。③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此老年患者因精神症状有时会发生拒食、少食等情况,又因胃肠道生理功能退化或药物反应引起饮食失调而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加强饮食护理特别重要,给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补充水分,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夏季天气炎热,定期为患者更换衣服、床单被罩,保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及其他皮肤病的发生。④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及好转十分重要。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出现陌生感、恐惧感、孤独感,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病区情况、生活作息制度、主管医生等情况,尽快帮助其熟悉环境,尽量保持其心情舒畅,让患者感到有人关爱。当患者有内心痛苦需要倾诉时,应耐心倾听,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要求,让患者感到自己并不孤单[3]。考虑到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内心活动较为复杂,易产生多疑心理,在沟通时应揣测并准确把握患者心理,针对患者自身特点采用相应的沟通方法,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⑤切实保证患者的睡眠。睡眠障碍是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由于失眠,加剧了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保证病人睡眠对稳定病人情绪、巩固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老年患者内脏功能逐渐退化,如肾排泄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使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变慢,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长期用药可致蓄积中毒。同时,老年病人血浆蛋白降低,体液减少,使某些药物血浆浓度相对升高,药物作用增强,易发生药物副作用,甚至中毒。所以,治疗时应选用针对性强、作用较温和的药物,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及种类,确保患者的睡眠质量。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会逐年增加,我们必须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技能。护理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不仅要遵循一般精神病患者护理原则,而且要有爱心、耐心,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并观察分析老年性精神障碍特点,针对具体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这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入住我院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未发生其他并发症,解决了患者的睡眠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傅荷莲.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 (22):124-125.

[2]孙倩.浅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防摔伤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074.

[3]王秀花.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河南省老年患者多元需求与持续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

(收稿日期2015-09-21)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老年性耐药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老年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