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2016-01-29孙永泰,李红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保护套受胎率输精



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繁殖力较低,情期受胎率一般只有50%左右,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迅速而有效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则是目前养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适时配种

奶年发情持续期较短,外部表现不很明显,所以目前国内外均根据母牛的发情规律,采取一个情期二次输精的方法。

实际生产中,一般不用通过直肠检查来确定母牛的适配时间,因为直肠检查易造成不孕症的发生(据报道,在不孕症中,有33%是因直检所致),当然对发情不正常或屡配不孕母牛则可通过直检进行发情鉴定。

为探索既在发情期配种受胎率高,每一个情期输一次精,又不进行直检,便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方法,笔者对538头奶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冷配最佳输精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发情结束后3 h内输精,情期受胎率最高达74.65%(106/142);发情结束后3 h至5 h内输精者次之,受胎率达72.86%(102/140);发情结束后5 h至8 h输精,受胎率为70.63%(89/126);常规输精受胎率仅为50.77%(66/130)。

所以,奶牛配种实践证明,应改变过去的常规配种方法,选择在发情期结束后3~8 h内给母牛输精,以提高其受胎率。

2精液解冻方法

精液解冻方法,应根据精液剂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颗粒冻精的解冻。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38℃~40℃的恒温水浴解冻法。根据冷冻精液的原理,随着解冻温度和冷冻颗粒精液解冻速度的提高,冷冻颗粒精液的解冻速度也随之加快,进而促使冷冻颗粒精液快速通过形成冰结晶危害的温度域(0~-60℃),以防止精子原生质发生再结晶。

为寻求奶牛冷冻颗粒精液的最佳解冻温度,以提高其配种受胎率,笔者对698头具有正常繁殖功能的黑白花奶牛进行了颗粒冷冻精液40℃、60℃、70℃的解冻温度与受胎率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水浴法解冻组,受胎率为56.45%(175/310);60℃水浴解冻组,受胎率为69.17%(83/120);70℃水浴解冻组,受胎率为86.19%(231/268)。60℃、70℃解冻组受胎率分别比常规40℃解冻组高12.39个百分点和29.41个百分点,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但在应用60℃、70℃高温解冻时,操作要慎重,待颗粒溶解3/4时,应迅速取出颗粒继续轻轻摇动,使精液充分溶解,要避免解冻时间过长。

细管冷冻精液的解冻。过去已有较多报道,如采用55℃ 8 s、75℃ 7 s、90℃ 5 s高温快速解冻法以及广泛应用且较安全的38℃~40℃水浴法等。笔者认为采用何种解冻温度应当根据配种当时的具体条件、季节来决定。晚春、夏季、初秋应采用75℃ 7 s或90℃ 5 s解冻;深秋、冬季、初春季节,应采用“体内解冻法”。根据笔者试验,体内解冻法明显优于常规解冻法,其原因是体内解冻的精子一经解冻后,一直处于恒定的体温环境中,细管内精液的温度变化为从液氮温度上升到室内(外)温度,然后升到体温。据报道,日本产的细管冻精用40℃温水解冻时,精液经15 s即可升温至4℃,18 s就可升到20℃,23 s升到30℃。若解冻时间稍长,过低的室内(外)温度将对升温的精子产生不良影响,使之发生冷休克,因细管内精液的温度变化由液氮温度上升到30℃,再降到室温,又升至体温,温度变化呈波浪型变化。

3应用输精保护套提高受胎率

母牛繁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在母牛配种输精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对母牛外阴部冲洗不干净,消毒不严格,致使输精器的前端将细菌等带入母牛子宫内,引患子宫内膜炎及流产,从而降低了繁殖率。

为了克服以上影响因素,受奶牛胚胎移植保护套的启示。笔者曾对245头无生殖疾病的奶牛进行了应用输精器保护套配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输精保护套配种,可使奶牛受胎率达63.35%(83/131),对照组为50%(57/114),提高13.35个百分点。所以,应用输精保护套对奶牛配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促使母牛产后提前配种受胎

母牛产后初次发情时间,受年老、体弱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引起母牛发情时间推迟,卵巢机能减退,生殖器官恢复缓慢,从而可明显影响母牛的产后发情时间。

为促使母牛产后提前配种受胎,缩短产犊间隔,除进行正确的饲养管理外,可对母牛进行常规的激素处理。根据笔者试验,在母牛产后25 d和40 d,分别肌注25 mg前列腺素F2a(PGF2a)和25 IU催产素,可明显提早母牛产后的可孕性发情时间,达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繁殖力的目的。

5结合胚胎移植提高繁殖力

胚胎移植技术可明显提高优秀母牛的繁殖力,在炎热的7-8月份,通过胚胎移植以代替人工授精技术,可明显提高受体母牛的受胎率。

众所周知,母牛在27℃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受胎率将有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机体新陈代谢发生改变,激素分泌受到一定影响,精卵结合发生障碍,致使母牛卵子不易受精。但是,如果向母牛体内输入的是胚胎而非精子时,则可免除卵子不易受精的影响。在输入胚胎的同时,再给母牛注射100 mg黄体酮,则可使胚胎移植的效果更趋稳定,提高繁殖力的效果显著。

孙永泰,李红

(辽宁省辽中县北一路75号110200)

农业部要求大力推进2016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

近日,农业部对2016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各地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畜禽屠宰法治化建设。抓好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工作,研究制定规范畜禽屠宰“代宰”行为、加强乡镇小型屠宰场点监督的管理办法,加强畜禽屠宰管理法规标准宣传贯彻。

二是做好畜禽屠宰资格清理。重点加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资格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一律不得继续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组织开展其他畜禽屠宰企业的资格清理工作,规范屠宰行业准入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关停不合格畜禽屠宰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执法。创新日常监管方式,通过兽医卫生风险评估、风险分级、信用档案、信息化等手段,提升畜禽屠宰监管水平。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重点加大对乡镇小型屠宰场点、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代宰”行为的专项整治,严防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

四是提升畜禽屠宰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畜禽屠宰从业人员培养培训机制,开展畜禽屠宰监管规范执法创建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健全完善应对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努力构建支持畜禽屠宰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五是推进屠宰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分析研究畜禽屠宰产业发展现状,科学谋划“十三五”畜禽屠宰产业发展。强化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科学引导畜禽养殖和肉品消费。加快转变畜禽屠宰产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冷链化流通、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快绿色化改造,提升畜禽屠宰产业竞争力。

《浙牧》摘

猜你喜欢

保护套受胎率输精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苹果将推内置触控板的 iPad键盘套
笔记本电脑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气温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安全指甲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