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江红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2016-01-29武明云指导老师侯江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7期

武明云 指导老师:侯江红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



侯江红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武明云1指导老师:侯江红2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

【关键词】侯江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亚康颗粒;日常调护

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是小儿常见病,小儿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过于频繁,一年中超过一定次数者,即成为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1]。RRTI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目前抗生素、激素等综合治疗虽能有效控制症状,但难以防止其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扶正祛邪、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侯江红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河南省中医院中医儿科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擅长小儿肺系疾病及小儿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导师长年临床观察发现,RRTI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两次呼吸道感染发生之间的非急性期,以调理脾胃、运脾和营为主,通过扶正固本,补气固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减少疾病发作。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侯江红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古医籍中记载的体虚感冒与本病接近,多与小儿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喂养不当、调护失宜;少见风日,不耐风寒;用药不当,损伤正气;正虚邪伏,遇感乃发等因素有关,造成屡感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又作,往返不已。小儿易肺脾肾常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喂养条件的改善,儿童过多食用高热量食物,良久会导致酿湿生痰,引起脾胃运化失常,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不能滋养于肺,固护肌表,肌表空虚,抵抗力下降,稍感邪气即可引起外感病的发生[2]。

西医学认为,RRTI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主要由先天发育失常、蛋白质丢失、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用药不合理、缺乏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遗传等多因素导致的营养物质缺乏和免疫功能紊乱。临床研究表明,RRTI发病原因中饮食因素最大,偏食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饮食不调导致机体缺乏营养物质,给机体免疫功能带来影响,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

临床表现

0~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3~5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6~1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要间隔7 d以上,即为RRTI[1]。以反复感冒、发热、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伴有多汗、夜眠欠安、睡时露睛、消瘦、面色萎黄、纳差、腹胀、易乳蛾为主要临床症状。在临床跟师过程中发现RRTI患儿还会有遗尿、口臭、爪甲不荣、易急躁等伴随症状。

转归

侯江红教授认为,对于RRTI患儿若是仅仅运用西医抗感染、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的治疗方法,容易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小儿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而反复发病,缠绵难愈。处于这种状态的小儿更容易向疾病的方向发展,出现厌食、偏食、便秘、泄泻、湿疹、易过敏等抵抗力降低、脾胃不和的亚健康体质,进一步发展会形成“土不生金”“肺卫不固”的肺脾气虚证,形成恶性循环,成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理基础。

调治

1.药物调理。侯江红教授一贯推崇《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念,在临床施治中,擅长在RRTI的非急性期从脾胃调理,以亚康颗粒(槟榔10 g,焦神曲10 g,黄芩10 g,炒白扁豆10 g,茯苓10 g,炒牵牛子10 g,栀子10 g)为基础方,方中茯苓、炒白扁豆为君臣,健脾渗湿;佐以黄芩、栀子清泻上中二焦火热;炒牵牛子、槟榔、焦神曲以消食和胃。全方共7味,主入肺、胃、脾经,全方调脾助运、化湿消滞而不伤正。临床上治疗RRTI患儿时需随症灵活加减。若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汗盗汗、食少纳呆、舌体胖且有齿痕等疾病后期肺脾气虚的患儿,可加生黄芪、防风、生白术、桔梗等补气固表之品;若兼见消瘦、五心烦热、易躁易怒、发育迟缓、舌红少津等长期反复患病以致肺脾阴虚的患儿,可加生地黄、麦冬、五味子等药物,以益气养阴;若兼见易口舌生疮、手足心热、晨起口臭、眼屎过多、舌红苔黄腻或厚腻等积滞日久以致心脾积热的患儿,可加连翘、白茅根、生大黄、桑白皮、地骨皮等药物,以清热泻火。纵观全方,体现了侯江红教授从调理脾胃入手,而起到培土生金、滋养肺卫的作用,则邪无以干而病无以生。

2.日常调护。侯江红教授认为,小儿生理的调护与药物调护同样重要。临床常见到部分家长对小儿盲目进补,导致小儿脾胃实证易感者增多,所以饮食保健中应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粗茶淡饭,将满1岁时尽量断奶,尽早添加辅食,儿童吃饭定时定点,增加辅食的顿数,煮粥时宜添加少量食用碱,有利于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对于伴有长期反复咳嗽的体虚患儿,平日可采取“三叶足浴疗法”,即用艾叶15 g,苏叶10 g,枇杷叶10 g,泡脚至微微汗出为宜,易受寒者可予艾灸身柱穴(大椎穴下3个胸椎即第3胸椎下的凹陷)保健调理。同时强调患儿平日要动静结合,保证足够的日照时间、运动量及睡眠时间,才能更好地提高患儿抵抗力,减少RRTI的发生。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岁,体重15 kg。2014年10月16日因“反复感冒2年”就诊。家长代诉:患儿近2年来体重未增长,每月感冒1~2次,每次10余日,发病时发热,畏风恶寒,咳嗽,大便干,小便正常。查小儿精神差,形体偏瘦,面色萎黄,舌红苔白腻,脉浮数无力。辨证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属肺脾气虚兼心脾积热,方用亚康颗粒加大黄3 g,射干6 g,枳壳6 g,连翘10 g,甘草3 g。15剂,每日1剂,服用5 d停药2 d,热水冲服。2014年11月30日复诊:面色好转,体重有明显增长,轻咳,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数。方用亚康颗粒加姜厚朴3 g,白茅根15 g,桑白皮10 g。16剂,每日1剂,服用4 d停药3 d,热水冲服。随访半年,患儿只有上呼吸道感染2次,精神可,体重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例2.患者,男,1岁10个月。2015年3月12日因“反复呼吸道感染1年”就诊。家长代诉:患儿近1年来反复感冒或咳嗽,每月1次,平日汗多,大便不化。现症见消瘦、面色萎黄、手足心热,咽红,舌红苔白。侯江红教授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属心脾积热型,方用亚康颗粒加炒白术10 g,补骨脂10 g,白茅根15 g。15剂,每日1剂,热水冲服,服用5 d停药2 d。2015年5月9日复诊:面色萎黄减轻,体重明显增加,便质改善,仍有汗多、手足心热症状,调整方为亚康颗粒加青蒿10 g,焦神曲10 g,枳壳6 g。12剂,每日1剂,服用4 d停药3 d,热水冲服。半年后随访,近半年未有呼吸道感染症状,面色好转,汗多症状减轻,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体会

RRTI常常旧感初愈,新感复起,容易继发,多是由于临床医生在治疗这一疾患时不能统筹肺脾功能的结果。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易感外邪,伤于乳食。又因脾胃乃后天之本,脾乃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肺脾同源,培土方可生金。侯江红教授强调“治未病”的思想,注重整体调节复感儿的体质,以调理脾胃、扶正固本为基本法则,祛邪不伤正,对患儿体质的恢复有一定的优势。药物调理时间上遵循季节变化,在冬末春初、秋末冬初交替时节调理为要,考虑与小儿缺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患病急性期可以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冲服,服药周期每周都有2~3 d的休息期,充分给予患儿机体自我恢复调理的时机。调理期可以将药物蜜炼成膏,长期服用,巩固疗效,增强免疫力。临床上应注重随症加减,辨证施治,每获良效。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1-83.

[2]申冬冬,侯江红.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从调理脾胃入手[J].辽宁中医杂志,2008,10:1504-1505.

[3]顾晓东.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9):95.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