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萎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9李颂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7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丹参

李颂滨

(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瓜萎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颂滨

(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分析采用瓜萎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22例胸痹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号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61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医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瓜萎丹参汤联合治疗胸痹心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9%。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瓜萎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病痛折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瓜萎丹参汤;常规西医;胸痹心痛;临床疗效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目前中医采用瓜萎丹参汤能够有效地养血理气、散结化瘀,将该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法治疗胸痹心痛,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观察我院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分析瓜萎丹参汤联合西医常规法治疗该病已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22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61例。其中观察组男39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2±3.21)岁,病程为2~16年;对照组男40例,女21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为(53±2.86)岁,病程为3~1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可达到胃部、前胸、肩背等,甚至窜及少阴、手厥阴等部位;心电图运动实验呈阳性,且休息室心电图出现明显缺血现象。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每次剂量为100 mg,每天1次;口服尼莫地平片(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每次剂量为40 mg,每天3次;静脉滴注(250 mL生理盐水+40 mg硝酸异山梨醇酯),每天1次。另外,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具体治疗,如下肢浮肿患者,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等[2]。3周为1个疗程。

1.3.2观察组(瓜萎丹参汤+常规西医疗法):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瓜萎丹参汤,药方组成为:瓜萎、丹参、桔梗、当归、川穹各15 g,石菖蒲、桂枝、砂仁、生甘草、薤白、枳实各10 g,细辛3 g。加减治疗:下肢浮肿者,可在方剂里添加木通、茯苓等利水渗湿药物;口唇发绀者,可添加赤芍、三七等消肿散瘀药物;失眠心悸者,可加茯神等静心安神药物。用法:水煎取汁服用,每天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3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标准拟定[3]。显效:患者的心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下肢浮肿消失,口唇不发绀,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较治疗之前得到明显缓解,口唇发绀程度减轻,双下肢浮肿情况显著好转,心电图ST段有所回升;无效:患者的心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较治疗之前并无改变,有的甚至情况加重,心电图ST段未有改变。显效和有效共计为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26例(42.62%)、有效32例(52.46%)、无效3例(4.92%)、总有效率95.08%。对照组:显效20例(32.79%)、有效28例(45.90%)、无效13例(21.31%)、总有效率78.69%。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可以发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胸痹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西医上多采用阿莫西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尼莫地平来治疗胸痹心痛,对加速患者血液流动、促进心肌供血、预防心绞痛和血栓等方面起着有效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从中医角度上讲,胸痹心痛的产生是由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造成的[4]。中老年人心阳不振、阴虚火旺、血脉失职致使患者心痹阻心脉;由于过饱伤脾胃,痰郁、血瘀促使痹阻心脉形成胸痹;肢体阳虚、寒邪入侵,致使血运不畅,也会形成胸痹。因胸痹心痛以阳衰为虚、痰瘀为实,故而需要从散结化瘀角度进行治疗。瓜萎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效果,丹参可活血化瘀、安神清心,二者可以起到清除痰瘀的显著效果。在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瓜萎丹参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胸痹心痛患者采用瓜萎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张燕丽.丹参与丹皮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变化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4,31(1):127.

[2]王天玲.益气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心绞痛60例[J].陕西中医,2013,34(2):131.

[3]张艳,冯志强,刘景峰.浅谈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9.

[4]易青山.瓜蒌丹参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胸痹心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3):60.

R256.22

B

1671-8194(2016)27-0183-01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心痛的感觉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袁海波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探讨
试论《内经》关于心痛病证的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