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喻琰:一把挂面的现代传承

2016-01-29陈小玮

新西部 2016年1期
关键词:挂面手工

陈小玮

回乡创业三年,她将工厂化手工挂面的年产值做到了1000万元,年利润逾百万元。

她说,挣钱不是全部,她的目标是将家乡的手工挂面推向世界。

从考上厦门大学,到辞职回老家陕西山阳创业,喻琰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待了六年多。

厦门留在喻琰身上的一个印记,就是对工夫茶的十足喜爱。在山阳电商孵化中心四楼的一间办公室,沙发在一个角围成一个L型,中心放一个宽大的茶几,几上摆着一套竹制茶海。一个弥勒佛茶宠端坐在茶海上,开水一浇瞬时变为金色,几秒后又退回原色。这个角落是喻琰谈生意、会朋友的场所。

“这是我们为年货节推出的一款火焰面,添加了甜菜粉,所以是红色的。过年吃一碗这样的面,寓意来年红红火火,讨个好彩头。”喻琰一边将一把装在透明塑料罐里的红色挂面递给记者,一边介绍着。

此前,记者虽然在市场上见过鸡蛋面、南瓜面、香菇面,但加土豆、核桃、绞股蓝、螺旋藻、甜菜的特色手工挂面,还是第一次见。

喻琰回乡创业,让老手艺人在厂房里操作,在保留手工面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新开发出了二十多个品种。

来自日本手工面的刺激

喻琰大学时一直在准备出国深造,但父母的工作没做通,大四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她加入到找工作的求职大军中。

从厦门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喻琰在厦门一家营销公司做起了实习生。实习期间,她独立完成的一项企划案,替公司做成一单500万元的生意。很快,她就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直到升职为公司项目部总监和策划部经理。

工作后,喻琰有一阵就像走火入魔了似地,看见任何一个产品,就想象它背后站着一个百万富翁。

“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产品,比如这个杯子。”喻琰拿起茶几上一个茶杯,对记者说:“只要有需求,产品就能做成,不一定非得是高大上的产品。”

如今,国内做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但三年前,喻琰回乡做农产品时,还很不被人看好。

“全国各地到处飞,赚钱不少,但始终都在为别人的品牌奔劳忙碌。”喻琰这样评价自己曾经的工作。上市企业老板的状态,最令喻琰心生羡慕。企业经营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到处考察新的投资项目,就像把车开上了高速路,老板只要把方向盘把握好就行。

喻琰也想过上老板们那样的生活,她说,“如果自己不创业,就只能永远给别人打工。”

2012年12月,喻琰下决心辞掉高薪职位,回乡创业。有句话说,“得资源者得天下”,喻琰认真思考后,认定自己的资源就在家乡。

在考察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喻琰在北京一家进口商店看到一款装在桐木盒子里的手工面,来自日本,二斤多一点,标价1680元。她仔细看了这款面,和家乡的手工挂面颇为相似。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就见过做挂面,两根杆子撑着面,下面的杆上还吊着酒瓶子,每根面极细,但都努力地撑着不断,看着像工艺品。”喻琰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了。

可是,老家农户做的挂面,用牛皮纸随便一裹,一斤只卖8块钱。

喻琰在网上查找日本手工挂面的相关资料,看到一家挂面的生产场所设在一个山谷里,环境如同公园。这家企业生产挂面,过去都是由老手艺人一道道工序逐个完成,十几道工序做下来只能出二斤面。后来开始流水线式生产,由老人调教出来的年轻女孩,每个人分工只做一个环节,大家共同完成面的制作。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让人对面生出一份尊重。

日本人做农家乐,让煮好的面从山顶流泻而下,食客围坐着用筷子夹面吃,还创有一项吉尼斯纪录。寻常在家里吃,煮好的面在盘子里也摆出小桥流水的艺术造型。“人家吃的是一种心境和氛围。”这让喻琰很是羡慕。

山阳有一个叫中村的地方,是“挂面之乡”,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被列为商洛市第二批非遗目录。

老艺人对喻琰说,做挂面对天气很依赖,夏季不能做,阴天下雨、刮风不能做,天气潮湿也不能做,盐水比例还要根据天气变化不断调整。一架面从和面开始,经过揉面、盘条、上杆、分扦、拉长、晾晒、分段包装等十二道工序,历时十八个小时。

“揉面是个体力活,要把拌好的面反复揉压,直到有气泡出现;盘条以三道为宜,搓条和盘条需要协作完成。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时把面挂到面架上晾晒,所以上杆绕条往往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开始了,每道工序都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面发酵,俗称醒面。”喻琰介绍说,手工制作挂面,耗时耗力一天,也只能做几十斤。

最初,喻琰设想的是由农户生产,她来做品牌以及销售。但实地考察后发现,农户大多没有专门的操作间,挂面晾晒也就在自家院子随便找一个地方,制作环境很难达到食品生产要求。

喻琰决定,创业第一步,先从办工厂做起。

传统技艺工厂生产

喻琰投资170多万元,在中村镇土桥村建起一个挂面厂。

很多人建议,厂子应该建在公路边,交通方便。但喻琰觉得这样车来车往灰尘太大,挂面要在室外晾晒,场地设在路边显然不合适。

选择在土桥建厂,可谓一石二鸟。喻琰说,这里有爷爷传下来的一个砖瓦厂,建厂场地是现成的。况且,砖瓦厂也正需要转型。

建于1983年的砖瓦厂,给喻琰留下了很多回忆。改革开放后,喻琰的爷爷奶奶在西安开了一家小餐馆,赚了点钱,回老家开办了砖瓦厂。爷爷当了村长后,砖瓦厂基本交由奶奶打理。

喻琰记得,有一次她到砖瓦厂看工人干活,爷爷问她看啥?她突然冒出一句:爷爷你好厉害!如果100个人,每人给你干上十年活,就等于你多活了1000岁。爷爷后来提起这件事儿,总说她的想法怪。

大约是喻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砖瓦厂因经营问题濒临破产,后来由她的父亲接手。父亲是学校的老师,砖瓦厂实际由妈妈操持,两年后还清了债务,开始盈利。

大二时,喻琰经常被反复出现的一个梦惊醒:自己家破产了,她上不起学。那一阵子,家里的砖瓦厂确实面临80万元的巨额罚款,后来总算顺利地走出了危机。

猜你喜欢

挂面手工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挂面怎么煮才好吃
可爱的手工小青蛙
山旮旯里挂面村
“妈妈牌”挂面
别迷信营养挂面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有关挂面,你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