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立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经验*

2016-01-28兰真真

中医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周教授薤白通脉

兰真真,李 盼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周立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经验*

兰真真,李盼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周立华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周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状态医学的角度解读了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病机,发现无论是气血阴阳的亏虚,还是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其最终的病理状态都是血液的瘀滞状态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故以活血化瘀祛痰为治则,自拟通脉定悸汤,消除引起早搏的病因而使心律自平。

周立华;中医师;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药疗法;通脉定悸汤/治疗应用

周立华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周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余,擅长治疗心悸、心力衰竭、中风、眩晕、头痛、失眠等疑难病症,以心脑同治、针药并用、心身并调为诊疗特点,喜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多系统、多层面剖析医学问题。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周教授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室性早搏即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激动起源于心室任何部位的心律失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室性早搏,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称之为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自觉心慌、心动过速等,临床上常以冠心病病史与心电图表现作为诊断依据。在古代医籍中虽无冠心病室性早搏这一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历代医书中关于心悸临床症状特点的记载,冠心病室性早搏当归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情志波动或劳累易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对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各家众说纷纭。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有“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认为心悸因为宗气外泄。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怔忡论治》中提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惭成怔忡,怔忡不已,变生诸证……皆心病之候”,认为血虚则心无所养,渐成怔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中记述:“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论述了水邪致病的理论。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心藏脉论》中记载:“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认为阳气外出是引起心悸的主要病因。但唐容川认为:痰是引起心悸的主要病因病机,如《血证论·怔忡》中记载:“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动不安,宜指迷茯苓丸……”虽说历代医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认识各有侧重,但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实为痰饮火瘀阻滞。

周教授不拘常法,一改常规的辨证论治,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冠心病室性早搏形成的机制,以辨病机论治为法,临床上收到了可观的疗效。周教授从状态医学的角度[1]认为:无论是气血阴阳的亏虚,还是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其最终的病理状态都是血液的瘀滞状态导致的微循环障碍,致使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损伤及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应激性增高,导致缺血心肌细胞产生不均一电活动。鉴于此,周教授认为:痰瘀是引起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病机关键点。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故见胸闷、胸痛;痰瘀扰动心神,故见心慌、失眠等。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祛痰为原则,改善血液循环,纠正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故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基础方,配以疏肝理气之药以疏通气机,消除引起早搏的病因而使心律自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通脉定悸汤(瓜蒌10 g,薤白30 g,清半夏12 g,陈皮20 g,川芎20 g,丹参30 g,水蛭 3 g,三七5 g,甘松 15 g,柴胡12 g,郁金15 g,苦参15 g)。方中以瓜蒌、薤白、半夏、陈皮祛湿化痰,川芎、丹参、水蛭、三七活血化瘀,甘松行气定悸,苦参清热定悸。诸药合用,共奏祛湿化痰、活血化瘀、通脉定悸之效。

2 病案举例

患者,女,60岁,2015年5月12日初诊。主诉:频发室性早搏1个月。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24 h 室性早搏21 803次,ST-T段低平,心率变异性正常。症见:心慌、胸闷,伴晨起颜面和双眼上眼睑浮肿,活动后减轻,心前区易汗出,纳可,眠浅易醒,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结代。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西医诊断:冠心病室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处方:瓜蒌30 g,薤白15 g,清半夏10 g,陈皮20 g,川芎20 g,丹参30 g,水蛭 3 g,三七5 g,甘松 15 g,柴胡12 g,郁金15 g,苦参15 g,黄芪30 g,当归10 g,赤芍15 g,白芍15 g,生龙齿30 g。水煎,1 d 1剂,7剂。5月19日二诊,胸闷、心慌明显减轻,大便不成形,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滑。上方改瓜蒌10 g,加绞股蓝15 g、红景天15 g,7剂。5月26日三诊,心慌胸闷未再出现,颜面浮肿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稍厚,脉滑。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24 h室性早搏386次,ST-T改变。嘱其上方继服1个月。随访3个月余,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按综观本案例,周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讲,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是关键所在;从现代医学角度讲,患者冠心病病史10 a,结合动态心电图结果提示,可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室性早搏。故给予通脉定悸汤加减,方中以瓜蒌、薤白、半夏、陈皮祛湿化痰,川芎、丹参、水蛭、三七活血化瘀,甘松行气定悸,苦参清热定悸,辅以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生龙齿对症治疗。诸药合用,共奏祛湿化痰、活血化瘀、通脉定悸之效。二诊时诉仍见胸骨后烧灼感,大便稀,故加红景天、绞股蓝以加强活血化瘀、清热泻浊之效,减少瓜蒌用量以减轻滑肠作用。三诊时诸症缓解,嘱患者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3 小 结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控制早搏的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近年来,已有不少医者做出探索,如徐京育教授从温阳敛阳、活血通痹的思路出发,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2];余天泰教授亦认为十人九虚,主张“易温者多,可清者少”,自拟腐阳定悸汤,临床上亦取得了可观的疗效[3];白莉教授则认为冠心病室性早搏多表现为气虚,气虚难以推动血液运行,致使气虚为本,血瘀为标,选取益气活血散取得了一定疗效[4]。周教授从中医辨证治本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方法和病理生理方法,运用整体观念与系统体系方法,从状态医学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深层病机为痰瘀互结。然而,精气的亏虚,血津液的瘀滞,神志的耗伤,均可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闭阻心窍,发为心悸,同时形成的瘀滞状态又是精气衰退、气血运行无力的原因。因此,但见冠心病所致室性早搏者均可给予通脉定悸汤加减治疗,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阴虚者,加黄精、沙参;阳虚者,加肉苁蓉、菟丝子;火旺者,加黄芩、知母等。

[1]周立华.状态医学—创立新医学体系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1-22,35.

[2]李齐放,徐京育.益气温阳法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5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4):328.

[3]李军军.扶阳定悸汤治疗阳虚型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4]梁丽俊.益气活血散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编辑马虹)

2016-02-14;修回日期:2016-04-28

1001-6910(2016)07-0029-02

R541.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7.14

周立华,主任医师,zhoulihua1957@163.com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3B360104);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360005)

·名师高徒·

猜你喜欢

周教授薤白通脉
薤白 白薤露中肥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瓜蒌薤白配伍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出身寒门就是过吗
通脉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PLT、PAgR、D-D和TEG的影响
食小蒜益健康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低颅压性头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