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建中汤析疑

2016-01-28程佳伟温跃财

中医药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建主治津液

● 程佳伟 李 平 温跃财

小建中汤析疑

● 程佳伟 李 平 温跃财

小建中汤源于经方,目前认为其主治中焦虚寒证。本文试从《金匮要略》条文解析和方药分析等方面来论述小建中汤,认为其主治病机为津液亏损主,虚寒与虚热夹杂为次,可兼有营卫不合。

小建中汤 经方 病机

小建中汤源于经方,首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目前认为本方主治中焦虚寒证,如教材《方剂学》将小建中汤归为温里剂,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1];《伤寒论选读》认为其病机为中焦虚寒,气血亏虚,复被邪扰[2]。笔者对此存有不同看法,认为小建中方主治并非中焦虚寒,而是以津液亏损为主,虚寒与虚热夹杂为次,可兼有营卫不合。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 《金匮要略》条文存疑

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证的认识始于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3],他在解析“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条文时指出:“脉阳涩、阴弦,而腹中急痛者,当作里有虚寒治之,与小建中汤,温中散寒;若不瘥者,非里寒也,必由邪气自表之里,里气不利所致,与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除传里之邪。”

若按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条文思路,认为小建中汤温中补虚散寒,于理似通,但殊不知《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亦有关于小建中汤的描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条文中鼻衄、梦遗、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症状,为一派热燥之像,若小建中汤的功效果为温中补虚散寒,岂不犯寒寒热热之弊?

2 胶饴解

小建中汤方中胶饴用量最大,笔者认为,正确解读胶饴的功效,有助于理解本方的主治。胶饴又称饴糖、麦芽糖,由米、大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首载于《名医别录》,载其功效为“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千金要方》记载其功效:“味甘,微温,无毒。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卒嗽。”《千金翼方》记载同《名医别录》。饴糖为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味道比粮食本身更甜,粮食为人类长期食用,多不寒不热,或稍稍有寒热差异,总体为平性,而发酵多会增加药物的温性。

《方剂学》教材认为饴糖甘温质润,温补中焦,为不妥。饴糖味甘属土,“土曰稼穑”,能增加中焦化源,大补胃中津液,故能补中焦;饴糖性微温,本为平性粮食,经发酵变微温,能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故温中之力并不明显,过服饴糖,主要出现腹胀壅滞中焦的表现,而不是出现温热“上火”的表现。有学者总结饴糖的功效为“滋润而非温补”[4],笔者深表赞同,虽饴糖四气为“微温”,但饴糖大补津液,能够祛除因津液亏损导致的燥热、浮热,所以总体主治无明显寒热之别,重在甘滋补虚。

后世本草记载饴糖“大温”,笔者认为可能是受《千金要方》记载饴糖“补虚冷”的影响,此处“补虚冷”为描述临床症状而非病机,亦即“治虚乏、寒冷”,“寒冷”可能具体为四肢发凉,或腹中寒冷。饴糖之所以能治虚乏和寒冷,是因为它具有滋补津液的作用。津液是阳气的载体,若寒证伴有津液不足,单使用温阳药物而无滋补津液药物,则阳气无所依附而很快耗散,寒证难以解除。可参考《金匮要略》大建中汤主治即可很好理解饴糖“补虚冷”的功效。另外,《千金要方》也记载饴糖为“微温”而非“大温”。

3 组方解析

小建中汤由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6味药物组成,方中胶饴用量最大,配伍大枣、甘草均为甘味,大补津液,主治津液亏损;芍药用量6两,在方中用量亦颇大,芍药气味酸苦凉,能祛“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神农本草经》),具有去除腹中实邪、通畅营分和兼清微热的作用,对治因津液不足引起的血痹与腹中积聚;方中桂枝、生姜各3两,桂枝辛甘温,能“补中益气、利关节”(《神农本草经》),生姜辛温,能“温中”(《神农本草经》)、健胃。

综上所述,本方以胶饴等甘味药物滋补津液为主,配伍酸苦凉的芍药祛除因津液亏损导致的血痹、腹中邪气积聚及虚热,并选用辛温的生姜、桂枝,温中健胃,同时增强脾胃对甘滋药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津液的化生。另外芍药通畅营分,生姜、桂枝宣发和通畅卫分,有助于脾胃生成的津液布散至周身,并可调和营卫。所以以方测证,小建中汤的主治病机以津液亏损主,虚寒与虚热夹杂为次,可兼营卫不和。

4 经典条文解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病是指因过劳(劳神、劳力、房劳)而大量消耗气血津液,甚至伤及阴、阳的一种疾病。本条所描述的症状较多,看似复杂,却可以津液亏虚一线贯穿:“悸、咽干、口燥、四肢酸疼”,为津液亏损不能濡养四肢、口咽部及心神;“衄、梦失精、手足烦热”为津亏产生虚热,虚热内扰,出现鼻衄、梦遗与手足烦热;“里急、腹中痛”为津液不足,腹中血痹内生,及津亏阳气耗散产生虚寒,不通、不荣、不温煦导致腹中疼痛、腹直肌紧张。针对条文所描述的病症,仲景选用小建中汤对治,小建中汤大量甘味药物滋补津液除虚热,芍药除血痹止腹痛,兼以生姜、桂枝温中健胃,确为正治之方。亦或有疑问,条文描述虚热之像明显,虚寒不明显,是否桂枝、生姜过量,需要减量?不用。津液的滋补需要温热药物促进津液的化生,桂枝、生姜不单单为温阳散寒所设。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腹中急痛,并非中焦虚寒导致,小建中汤中芍药用量颇大,具有良好的止腹痛的效果,而芍药所治疗的腹痛为津亏大量亏损,产生血痹,不荣不通而痛。若中焦虚寒导致的腹痛,芍药则需减量或不用,仲景明言“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5 临床应用

根据小建中汤以津液亏损主,虚寒与虚热夹杂为次的病机,临床加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为增加温性药物,如加黄芪、高良姜、干姜、蜀椒等,这样会增强小建汤温中散寒的作用,目前临床中对于中焦虚寒的治疗多为这种加减法。二为增加甘滋药物,或因饴糖不易购买而调整为其他药物,如加黄精、山药、蜂蜜等。三为增加清热药物,如加黄芩、石膏、知母、生地黄等,以治津亏虚热严重,或夹有实热,具体可结合桂枝白虎汤、炙甘草汤、竹皮大丸方证参考,目前受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影响,这种加减应用不多,临床上值得重视。

[1]贾 波,李 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82.

[2]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6.

[3]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26.

[4]闫志新,葛凤琴.小建中汤“温中”质疑[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51-52.

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230000)

猜你喜欢

小建主治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小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基于药品标准的维医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最怨的就是你
最怨的就是你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