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2016-01-27屈振宁山富彦郑怀仁王镜山冀胜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螺钉股骨出血量

屈振宁 山富彦 郑怀仁 王镜山 冀胜辉

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屈振宁 山富彦 郑怀仁 王镜山 冀胜辉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Gamma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DHS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干角丢失度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钉和DHS内固定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效果相近,前者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优于后者。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Gamma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病例常见骨折类型,老年骨质疏松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手术是治疗此类骨折的主要方法。DHS和Gamma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均有所应用。比较二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对选择手术方式较为重要[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观察DHS和Gamma钉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同时排除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过程患者、陈旧性骨折患者、合并有股骨头等部位骨折患者、合并有严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60~69岁13例,年龄70~79岁15例,年龄≥80岁2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60~69岁12例,年龄70~79岁14例,年龄≥80岁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一般情况等确定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实施Gamma钉治疗,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对患侧髋部进行适当垫高。对患肢进行牵引后固定,在C臂X线先观察骨折的复位情况。从股骨大转子顶点开始向近端取4~6 cm的切口,实施钝性分离,股骨大转子顶部实施暴露,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留骨膜的完整性,进行开孔、扩大,把导针插入,确定导针定位在髓腔内后继续进行扩髓,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Gamma钉,连接导向器,确定进入深度,拧入加压的拉力螺钉和远端螺钉,确定各钉具体情况后把封闭螺帽在钉尾拧入,而后对切口实施缝合处理。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待麻醉成功,做好体位处理后,确定骨折对位对线情况良好。而后在髋关节外侧取8~10 cm纵行切口,逐层分离,股骨上段暴露,DHS定位器下把打入导针。进一步扩髓,把主钉置入,选择合适的DHS钢板,在锁定螺钉下进行锁定,而后再置入空心钉预防旋转。而后处理切口,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后常规处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颈干角丢失情况、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断裂、髋内翻)发生情况,记录两组住院时间。采用改良Merle D Aubigne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分为优、良、可、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颈干角丢失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68±6)min、切口长度(5.1±1.2)cm、术中出血量(75±15)ml]、住院时间(11.4±2.6)d;对照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69±10)min、切口长度(8.2±1.7)cm、术中出血量(105±21)ml]、住院时间(10.5±2.4)d,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干角丢失(2.87±1.01)°,对照组颈干角丢失(2.88±0.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0例、骨折延迟愈合0例、内固定断裂0例、髋内翻0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0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断裂0例、髋内翻0例)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为93.3%;对照组优良率(优24例、良3例、可3例、差0例)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措施中,动力髋螺钉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均有应用。DHS内固定治疗时,DHS的抗弯性较强,能够对骨折端实施动力和静力两方面加压,利于骨折端愈合[2]。但DHS并不适合多数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固定治疗过程中钢板可因疲劳而断裂等并发症。Gamma钉内固定治疗时,Gamma钉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拉能力,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旋转效果,对髋内翻等畸形有较好的防止效果[3]。

综上所述,Gamma钉和DHS内固定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效果近似,前者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方面优于后者。

[1]江海轮,任郁郁,谭庆力.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35):41.

[2]张立,苏伟,赵劲民.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的危险因素.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10(12):1-5.

[3]刘存欢,张建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5(11):1627-16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35

2016-01-22]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屈振宁 王镜山 冀胜辉);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山富彦 郑怀仁)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出血量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