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6-01-27张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食管癌阳性率阴性

张锋

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张锋

目的评价血清P53抗体水平检测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53抗体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肿瘤直径>3 cm和≤3 cm患者的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肿瘤病理分级、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53抗体水平能够作为食管癌诊断及对其病理分期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血清P53抗体;食管癌;术前诊断

食管癌在消化道肿瘤中较为常见。有研究显示,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多个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等存在密切关系[1]。而P53抗体主要因肿瘤细胞出现坏死后进入血液,并超过机体免疫耐受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IgG)等物质。且有文献报道称,存在较高特异性的P53抗体能够作为恶性肿瘤的分子诊断标志物[2]。本文通过对10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P53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P53抗体在食管癌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61.2岁,其中>60岁42例,≤60岁58例,全部患者术前均予以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未见远处转移情况,均符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无患者术前应用放化疗治疗。100例患者中高、中、低分化分别为28、50、22例,Ⅰ、Ⅱ、Ⅲ期分别为11、46、43例,其中44例瘤体直径≤3 cm,56例瘤体直径>3 cm。另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6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纳入研究的入选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制订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体检者和观察组患者均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进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样标本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P53抗体水平进行检测,P53自身抗体试剂盒由上海通蔚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参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对两组受检者的P53抗体水平进行记录分析,并观察食管癌患者性别、不同年龄段、肿瘤大小、WHO级别、不同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的P53抗体水平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血清P53阳性率情况;并对观察组患者病理特征与血清P53抗体的阳性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P53阳性率比较 对照组血清P53抗体阴性50例,阳性0例,阳性率为0;观察组P53血清阴性66例,阳性34例,阳性率为34%,观察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病理特征与血清P53抗体的阳性情况 观察组72例男性患者中阴性47例,阳性25例,阳性率为34.7%;28例女性患者中阴性19例,阳性9例,阳性率为32.1%。>60岁42例,阴性28例,阳性14例,阳性率为33.3%;≤60岁58例,阴性38例,阳性20例,阳性率为34.5%。肿瘤直径≤3 cm 44例,阴性29例,阳性15例,阳性率为34.1%;肿瘤直径>3 cm 56例,阴性37例,阳性19例,阳性率为33.9%。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肿瘤直径>3 cm和≤3 cm患者的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级中Ⅰ期阴性10例,阳性1例,阳性率为9.1%;Ⅱ期阴性37例,阳性9例,阳性率为19.6%;Ⅲ期阴性19例,阳性24例,阳性率为55.8%。高分化阴性23例,阳性5例,阳性率为17.9%;中分化阴性31例,阳性19例,阳性率为38.0%;低分化阴性12例,阳性10例,阳性率为45.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6例中阴性21例,阳性25例,阳性率为54.3%;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4例中阴性45例,阳性9例,阳性率为16.7%。观察组中肿瘤病理分级、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管癌死亡率在我国肿瘤中居第四位,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约为25%,因其死亡率较高,尽早的进行确诊和外科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方式[3]。同时,术后食管癌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也是引起其死亡的重要原因[4]。因此,寻找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尽早确诊疾病和了解肿瘤分期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P53抗体属于突变型P53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激发作用而形成的自身免疫反应产物。有研究认为,P53基因与人类肿瘤存在密切联系,一旦其发生基因突变或发生蛋白表达异常,就会使机体失去对细胞增殖的控制,并无法修复细胞DNA的损伤,从而引起子代DNA的损伤,并引起细胞癌变[5]。突变的P53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并丧失正常功能,导致机体产生针对P53的抗体。有文献报道显示,在人体的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均可检测出P53抗体[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肿瘤直径>3 cm和≤3 cm患者的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肿瘤病理分级、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P53抗体阳性表达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食管癌的肿瘤病理分期及分化情况,同时在早期诊断食管癌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1]李晓燕,李林蔚,王文玉,等.食管癌相关基因4通过P53通路诱导食管癌细胞G1期阻滞.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3):553-555.

[2]李昀,张军航,安军,等.PLCE1调控P53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82-86.

[3]黄志军.食管癌、癌旁组织中P53、MDR-1基因的表达.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782-1784.

[4]李向利,宋会新,李志锋,等.食管癌组织中P53、HPV的表达变化及意义.山东医药,2011,51(38):43.

[5]侯向生,王玉香,郑慧禹,等.食管癌P53与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0):1091-1094.

[6]任玉.食管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p53的相关性研究.医学综述,2014,20(8):1494-1495,14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25

2016-01-22]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心外科

猜你喜欢

食管癌阳性率阴性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