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手术542例临床分析

2016-01-27张瑞丽,郑春花,张海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宫腔宫腔镜



宫腔镜手术542例临床分析

张瑞丽1,郑春花1,张海静1,张晓鸽2,余欣1,韩亚辉1,朱继红1*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130041)

随着高新技术的深入,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发展迅速,宫腔镜作为微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传统的妇科疾病,近30年来,宫腔镜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它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和住院时间短、适用范围广,从最初的单纯宫腔镜检查术,到现在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宫腔镜治疗,已被广大患者所认可,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吉大一院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治542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同宫腔镜手术方法及预后。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01月至2014年08月,我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共有542例,已绝经患者121例,约占所有患者 22.4%,77.6%(421/542)患者未绝经,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平均年龄45.24±4.72岁, 60.1%(326/542)患者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21.6%(117/542)患者因体检时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5.8%(21/542)患者因不孕症就诊,12.7%(69/542)患者因腹痛就诊,36.3%(197/542)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贫血;56.3%(305/542)患者无明显合并症。所有患者均无急性生殖道感染及严重内科疾病等检查禁忌症。

1.2方法

1.2.1选用设备选用新进设备STORT。

1.2.2膨宫压力与电极设置①选择5%葡萄糖为宫腔灌流介质,同时电极为单级电极输出,输出功率为50 W;②选择等渗生理盐水为宫腔灌流介质,同时选择电极 为双极电极输出,输出功率为45 W。

1.2.3手术操作与标本处理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应用Hager扩张器逐级8.5-11号扩张宫颈,置入宫腔电切镜,观察宫腔全貌,依据术前沟通及术中情况,选定不同手术方式,B超监视手术过程。切除的病理组织送检病理科常规行病理检查。

1.2.4随访情况及随访内容术后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电话询问、随访,并填写问卷表。随访内容更包括:①月经情况包括闭经,月经恢复情况,贫血,腹痛,怀孕;②对所行手术的满意度调查;③ 术后复发及再发情况。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 对上述资料建议数据库,统计学方法采用P值。

2结果

2.1在选择宫腔镜手术的542例患者中,结果①: 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45.24±4.72岁,25岁以下患者约占3.5%(19/542),25 岁-55 岁之间的患者最多,约占82.1%(445-542)患者年龄在25-55岁之间,其中13.2%(72/542),患者年龄在25-35岁之间,37.3%(202/542)患者年龄在35-45岁之间,31.8%(172/542)患者年龄在45/55岁之间。55岁以上患者约占14.4%(78/542)。542例患者中,其中已绝经患者121例,占 22.4%,29.1%(158/542)患者合并高血压病,7.5%(41/542)患者合并糖尿病,4.4%(24/542)患者合并甲减/甲亢(治疗病情稳定后),2.6%(14/542)患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合并症,其中,16例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3例患者同时合并2种以上合并症。

2.2宫腔镜手术治疗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分析的542例患者中,结果②:异常子宫出血者44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其中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228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宫颈息肉(其中14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瘤型息肉)136例,诊断为粘膜下肌瘤者44例,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者5例,诊断为稽留流产者16例,诊断为宫角妊娠者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者12例;不孕症患者31例,根据术后情况,宫腔粘连者13例,纵膈子宫6例,子宫内膜息肉者12例;腹痛患者69例,术后诊断为节育环嵌顿者12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54例,诊断为宫角妊娠者3例。

2.3宫腔镜手术治疗的542例患者中,431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其中188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57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患者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16例患者诊断为稽留流产,12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7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宫角妊娠7例,5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9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其中71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8例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所有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年龄均在46-50岁之间,另外13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年龄分布在22-27岁之间,6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切除术,年龄分布在21-21岁之间。

2.4542例患者中,接受术后随访患者396 例,随访率为73.1%,随访时间3个月-12个月不等,失访患者146 例,失访原因:①部分患者自觉无明显症状,无意愿复查;②家位于较偏僻的山区,复查不方便;接受随访的患者中,有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有58例,占14.6%,其中发生月经稀发患者29例,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者7例,发生宫腔粘连患者16例,继发性不孕患者3例,术后宫腔感染2例,发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患者为高龄肥胖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2.5宫腔镜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①手术患者中,月经总体改善率约92.3%(219/238),阴道流血量少为5.52%(13/238,)阴道流血量同前者2.15%(6/238),行二次宫腔镜手术治疗,为其中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92例,达到闭经者87例,点滴状阴道流血5例。②贫血纠正情况?接受随访的118例患者中,47.5%(56/118)患者有中重度继发性贫血,术后47.2%(55/118)患者贫血改善达到9g/l以上,52.5%(62/118)患者有轻度继发性贫血,术后49.1%(58/118)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达到11 g/l以上,贫血总体纠正率为96.5%。③腹痛缓解情况 52例患者中,80.7%(42/52)患者腹痛情况改善,15.4% (8/52)患者腹痛明显好转,仅有3.8%(2/52)患者腹痛症状未见明显好转。④不孕症治疗的21例患者中,5例已成功妊娠。⑤92例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后随访率92%(84/92),患者术后无明显阴道流血约占80.9%(68/84),19.1%(16/84)患者自述术后少量阴道流血,100%(84/84)患者对宫腔镜手术满意,⑥12例宫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11例成功完成子宫内膜癌根治术,⑦对宫腔镜手术满意度分析:85.3%(338/396)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或者满意,11.9%(47/396)对手术效果满意度一般,2.8%(11/396)对手术效果不满意。

3讨论

有学者认为:单纯的诊断性刮宫术对症治疗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具有明确治疗意义,但因盲视操作,施术者对子宫腔的形态、子宫内膜病变的范围和程度难以了解,更不能进行病变的定位取材,常遗漏一些较小的局限性病灶,也无法明确分期[1],即使在刮宫后宫腔内有粗糙的感觉,或者临床上诊断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时,宫腔镜检查仍可能有息肉或病变组织的存在,甚至有癌前病变及内膜癌可能,它使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直视放大观察宫腔图像,对宫腔内的占位性病变和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异常具有很好的识别性,实用性更高。

宫腔镜作为微创手术,手术适用年龄广泛,年轻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及不能耐受重大手术创伤的老年女性,均能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年轻患者疾病类型主要子宫内膜息肉、稽留流产、纵膈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宫角妊娠等疾病为主;中年患者疾病类型主要以功血、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节育环嵌顿等为主,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多,不能耐受重大手术,其疾病类型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为主。各个年龄段患者均可行宫腔镜手术治疗,适用年龄广泛。

宫腔镜手术对于治疗妇科疾病的适应症也更为广泛,从最初的宫腔镜检查术,发展到目前的全面广泛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肌瘤,宫角妊娠,子宫内膜/宫颈息肉,宫腔粘连等等,段华、夏恩兰等[2]分析了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功血上治疗意义,其文章中分析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4.5%,本文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2.3%,两者总结的结果相似,说明宫腔镜手术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失血效果明显;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能有效改善不孕患者的生殖预后,也能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3],与本文中总结的经宫腔镜手术后,患者成功妊娠5例,有效改善不孕患者生殖预后的结论一致;有报道[4]90例患者绝经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价值,分析导致绝经后出血的宫腔内因素,镜下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肌瘤及息肉,本文中宫腔镜治疗121例绝经患者,其主要的镜下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宫颈息肉及子宫内膜癌,两者结论基本一致;另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本文中分析了经宫腔镜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92例患者,子宫内膜切除术使患者达到根治性的治疗,术后随访无明显阴道流血,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手术创伤小,贾在梅[5]分析的文章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疾病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技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快,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输血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两文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意义一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宫腔镜下确诊子宫内膜癌也应用于临床,本文中统计检出的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宫腔镜下明确的定位活检,将切下的病灶送病理,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术后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子宫癌根治术,杨淑玲[6]指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合病理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通过镜体直观检查出病灶所在,使诊断更加明确,减少了漏诊率。

宫腔镜手术风险较其他妇科手术风险较小,但各种术后并发症仍存在,月经稀发及宫腔粘连仍是术后主要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莉,王玉珏,高雪梅.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896.

[2]段华,夏恩兰,于丹,等.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301.

[3]崔淑丽.宫腹腔镜治疗子宫纵膈1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2273.

[4]郭银树,段华,李长东.宫腔镜诊断与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9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

[5]贾在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疾病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33.

[6]杨淑玲,申爱荣,娄华,等.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9):910.

(收稿日期:2015-02-18)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1-0101-03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0718)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