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漏尿现象观察及处理

2016-01-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漏尿尿道口尿管

陈 沫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漏尿现象观察及处理

陈 沫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脑梗死;老年男性;漏尿

在老年科中,留置尿管常被用于老年尿储留、尿失禁、长期卧床患者,以保持患者身体及心理的舒适。但由于导尿管及男性生理结构的特殊性,漏尿现象的发生则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观察漏尿现象并针对性处理,对保持患者舒适、减轻医护人员及家属负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老年医学科一病区2014-08—2015-12中使用导尿管的男性患者43例,年龄79~94岁,22例为长期卧床且长期留置尿的患者,且均患脑梗死或老年痴呆,同时伴前列腺增生,其中9例因前列腺增生致使尿潴留而留置尿管,12例因手术而留置尿管,后两类为短期留置尿管7~15 d,拔除导尿管后皆可自行排尿;其余为长期留置尿管,每4周更换1次导尿管。其中发生漏尿现象14例。

1.2 导尿方法 操作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实施导尿术,动作应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检查物品备用及完好,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保暖,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用消毒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棉球不重复使用。先消毒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消毒外阴及尿道口,一手用无菌纱布固定阴经,一手持血管钳加持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20~22 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2 cm,将气囊中注入灭菌用水10 mL左右并轻拉尿管至有阻力后停止。

1.3 漏尿的观察 观察上述43例留置尿管患者,每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膀胱冲洗(2 h内)后引流出黄色尿液500~700 mL,观察14例中单发现有尿液浸湿现象,其中4例出现会阴部潮湿。

2 原因分析及处理

2.1 生理性原因

2.1.1 生理退行性变化:研究表明,因生理性退化而导致的漏尿现象占54%[1]。老年男性,特别是长期卧床者的会阴部肌肉弹性差,尿道括约肌松弛[2],在使用导尿管时,尿道括约肌纤维萎缩致收缩力差而导致漏尿。

2.1.2 膀胱废用性萎缩:膀胱具有储存尿及排尿的双重功能,在老年患者留置尿管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家属持续开放导尿管,致使膀胱失去储存功能,逐渐废用导致萎缩,在夹闭尿管时即可导致漏尿。

2.1.3 膀胱痉挛:神志清醒的老年患者在初次留置尿管过程中,由于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使膀胱括约肌发生不自主的收缩及舒张,使导尿管前端与膀胱内壁直接接触,导致膀胱内肌肉过度收缩致使膀胱痉挛,膀胱颈开放导致漏尿。此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留置尿管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其留置尿管的方式,以及留置过程中及留置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并告知患者留置尿管后会出的排尿感是由于尿管留置在尿道中而产生的,并非膀胱内的尿液不易排出。

2.2 导尿管原因

2.2.1 导尿管的型号: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在选用型号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如老年人尿道松弛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16~18R),如果选择导尿管较细,尿道与尿管之间存在空隙则会引起尿液渗漏;而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则可选用较细的导尿管(12~14R),在实施导尿术时减轻患者痛苦,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导尿管过粗则会压迫前列腺及尿道内的上皮组织引起感染,诱发漏尿[3]。

2.2.2 尿管留置位置: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健康教育时告诉患者及家属导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上行感染。案例中长期卧床患者占75%,剩余患者可自主活动。长期卧床患者处于被动卧位,在更换体位时,移动导尿管位置可致使导尿管在体内的位置活动,气囊不能紧贴膀胱颈导致漏尿。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经常调节患者的卧位后,应轻轻牵拉导尿管至稍有阻力,使尿管与膀胱颈紧密接触,从而有助于尿液的自主排出。

2.3 腹压增高 对于清醒患者,由于不适应尿管的留置,在有尿意的情况下,用力排尿,造成膀胱内压力过大使尿液随尿管向外溢出。由于导尿术只是在短时间内改善尿液不易排出的方法,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也很重要,对于清醒患者可在有尿意时开放尿管;但对于长期卧床、意识不清的患者,不能明确表达其排尿需求,夹闭导尿管时间过长,膀胱压力过大致使腹压升高而漏尿。更改患者夹闭尿管时间,清醒患者一般2~3 h开放尿管1次,排尿结束后夹闭尿管,锻炼其膀胱功能时可有尿意时再放尿;对于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刚开始1~2 h开放1次,后可逐渐增加为2~3 h开放1次,输液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放尿次数,及时放尿。

2.4 引流不畅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后尿液中絮状物增加,可堵塞尿管,造成尿液引流不畅。由于患者体位不当或引流袋放置不当,致使导尿管受压、扭曲、反折,致使尿管引流不畅。在协助患者翻身后及时查看导尿管及集尿袋的位置,避免导尿管折叠、受压。

2.5 饮食因素 老年人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饮水较少,体内易形成结石,膀胱内结石易堵塞尿管一端的引流孔,致使尿管堵管,使尿液顺尿管溢出。老年患者肠蠕动活动减少,消化功能减退,另外患者住院期间活动较少,极易引起便秘。由于肠道便秘压迫膀胱使膀胱内压力增大,腹压增高引起尿液漏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每日晨起适量活动,增加肠蠕动,减少便秘及结石的形成。

2.6 药物应用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功能下降,可造成尿液排出较少,水分大量存在细胞间质中,遵医嘱应用利尿药,引起尿量增加,需适应性改变放尿的次数,以防止漏尿。留置导尿是致使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4],尿路感染与上述原因并存并相互促进。留置尿管过程中应每日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进行膀胱冲洗,在冲洗过程中也要注意冲洗液的滴速等问题,其中冲洗液瓶内液面距离床面约60 cm,滴速一般为60~80滴/min[5]。当膀胱冲洗液滴速过快时,常引起患者强烈的尿意,迫使冲洗液从导尿管侧溢出;另外,老年患者膀胱容量减少,一次灌入太多的冲洗液亦可致使漏尿,应分多次进行冲洗。

3 结果

发现漏尿原因后及时对各个患者经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14例漏尿患者12例未再发现漏尿,1例漏尿现象减轻,1例失效。

4 小结

临床使用导尿管的技术日益成熟,在老年护理中,导尿管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只针对本科室出现的现象进行个案分析,根据老年导尿患者出现漏尿情况进行个体护理,改善其漏尿情况,对于增加患者舒适,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以及对于患者的疾病分析也尤为重要。

[1] 黄英群.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J].右江医学,2009,37(3):330-331.

[2] 唐黎.留置导尿管患者漏尿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3(10):22-23.

[3] 许楠.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 220-1 221.

[4] 谭创,黄良秀.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 671-1 672.

[5] 康黎.留置导尿患者漏尿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86.

(收稿2016-03-10)

R473.74

B

1673-5110(2016)23-0132-02

猜你喜欢

漏尿尿道口尿管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男性尿道口溢液是怎么回事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什么是处女膜病
不同方法清洁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