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6-01-26马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检测值糖化空腹

马杰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马杰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NIDDM组)、15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以及15例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空腹血糖检测。比较三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的关系。结果NIDDM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DDM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DDM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随空腹血糖检测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678,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是对糖尿病进行观察的稳定和客观的指标,对鉴别非糖尿病血糖升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1],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2%~3%。对糖尿病进行早期的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目前防止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关键所在[2]。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糖尿病患者、健康人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判断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30例2型糖尿病患者(NIDDM组)、15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以及15例非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的血液标本。其中NIDDM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8.6±10.2)岁;健康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45.8±12.4)岁;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男9例,女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7.3±11.6)岁。三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 三组均抽取空腹晨间静脉血4 ml,将其中的2 ml静脉血加入EDTA-K2抗凝管中待检糖化血红蛋白,将其余2 ml静脉血快速离心后待检空腹血糖。均使用迈瑞公司生产的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采取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的检测使用北京九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有操作均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3%~6%,空腹血糖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4~6.3 mmol/L。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的空腹血糖检测值、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NIDDM组空腹血糖检测值为(13.4±3.6)mmol/L,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空腹血糖检测值为(7.05±0.7)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检测值为(4.52±0.5)mmol/L,NIDDM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DDM组糖化血红蛋白为(10.9±1.8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为(4.12±0.38)%,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为(3.95±0.4)%,NIDDM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DDM组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随空腹血糖检测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678,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由于胰岛功能的减低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脂类代谢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3]。其临床诊断可通过血糖的检测得到明确。但是血糖的变化可以受到饮食因素、情绪因素等多种即时因素的影响,同时空腹血糖只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的即时变化,缺乏对糖尿病患者近期一段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整体反映,故单纯依靠血糖的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4]。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被认为是判断糖尿病得到控制程度的金标准,也是用来诊断以及管理糖尿病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5]。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己糖和血红蛋白两种成分通过连续的、缓慢的以及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生成的产物[6]。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呈现正比例的关系,并且糖化血红蛋白随着红细胞的死亡而消失。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一种长期的并且稳定的指标[7]。本组临床研究试验中,NIDDM组及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与NIDD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DDM组空腹血糖升高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呈正相关关系,与梁霄[8]进行的研究结论完全符合,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是对糖尿病进行观察的稳定和客观的指标,对鉴别非糖尿病血糖升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张敏,韩宏艳,张丽珍,等.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91-92.

[2]廖粤媛.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当代医学,2012,18(24):101-102.

[3]肖弘,王敏,李小盛.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与酶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对分析.检验医学,2010,25(11):888-890.

[4]李慧萍,安玉英,沙拉买提.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30-1731.

[5]邱谷,张曙晴,陈红梅.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其在2型糖尿病初诊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 2407-2408.

[6]徐建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8-29.

[7]张岩,谭延国,亢涛,等.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初探.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7): 1301-1304.

[8]梁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探讨.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87-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10

2015-10-14]

110035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职工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检测值糖化空腹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探究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效果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喝水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监测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