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后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6-01-24祝长芝郭美荣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宁272000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急性

祝长芝,郭美荣,刘 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济宁 2720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后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观察

祝长芝,郭美荣,刘 娜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济宁 27200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后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费用、复窦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复窦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所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持久性的完全闭塞,进而引发血流中断,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中冠心病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1]。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多见的并发症类型,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一般护理与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于发病2~6 h之间来院就诊,常规溶栓治疗之后出现心律失常。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4~79岁,平均(65.3±6.9)岁。对照组男25例,女性16例;年龄43~81岁,平均(66.1±7.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采取同样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干预,给患者普通的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为:(1)成立行循证小组:由护士长带头,责任护士以及其他护士组成循证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2)提出循证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循证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确定循证问题。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在最为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结合85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提出循证问题。(3)寻求循证支持: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网络文献检索等方式明确问题涉及到研究对象,寻找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相关的证据,结合患者的愿望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4)循证护理实施: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快速识别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失常症状,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①加强病情观测:做好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在10%左右,大都呈现阵发性,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高达80%以上,其中频发室性早搏大多发生在发病的12 h内,尤其是发病后4 h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体征改变应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②急救护理:治疗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异常症状,做好急救处理非常关键。在床头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即使会出现合并症,是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低氧血症,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会加重低氧血症症状。在发病初期,给予患者鼻管或面罩吸氧,间断持续性的开展。加强血气变化的监测,嘱咐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氧气流量,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③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较大的打击,由于病情的痛苦大、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或多或少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患者的情绪,加强巡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性的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3]。④饮食护理:在进行饮食护理之前应积极向患者解释采取饮食干预的重要意义,发病急性期给予流食或半流质饮食,限制盐分、脂肪的摄取,给予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暴饮暴食;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指导,出院后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做好饮食控制、保持充分的休息、适当体育锻炼,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一旦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应当立刻来院就诊。情况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主动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复窦率;(2)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与“±s”表示,分别采用x2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对比

研究组4 4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4±2.6)天、对照组患者为(19.2±2.9)天;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7348.6±638.6)元,对照组平均为(9245.3±883.7)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44例患者的复窦率为95.45%(42/44),对照组41例患者的复窦率为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44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8例、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41例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20例、满意11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6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核心在于结合护理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获得循证支持后得到正确的护理决策,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通过结合科研结果与临床经验,能够促进直接经验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确保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更加具有客观性与可行性,同时能够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效率。本组研究中,对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最终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复窦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提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胡 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48-149,152.

[2]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等.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3]孙 静.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4):5355.

[4]王 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3.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6.08.107.02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